APP下载

深耕科学沃土 厚植课程资源

2020-11-26胡玲莉

成才之路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笔者科学

胡玲莉

(江苏省南通市五山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资源如同教师教学的“米”,没有课程资源,教师将难以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便成为无米之炊、无本之木。课程资源是指所有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服务的内容。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科学课程资源就是科学课本,这是一种误区,科学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开发科学课程资源,丰富科学教学资源库,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探讨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策略。

一、重构科学教材资源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讲教材”。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用好教材,而不是一字不落地教教材,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遵循教材主线的同时,又要跳出教材框架的禁锢,适当地对教材进行重构。

重构科学教材是开发教学资源的重要方式。重构教材即对原教材进行筛选并重新组合设计,其目的是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教与学的需要,以提高教学的效果。重构教材资源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知识基础,把握学生认知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材全面通读,精心研读,仔细揣摩,参悟每一章节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学生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使之以新面貌、新内涵呈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材料。教师既可以把同一版本教材中的内容重新组合,也可以把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截取整合,从而提高教材的教学价值。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包括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不同的声音四个内容,而教科版中“声音”单元的内容更加详细,有七方面内容: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保护我们的听力。笔者在教学时,借鉴教科版教材,将其中部分内容迁移到相关教学中。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笔者就把“听声音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移植过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二、挖掘地域特色资源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域资源,这些都是科学教学巨大的潜在资源库。教师应积极挖掘,善加利用,不断拓宽科学教育教学平台,引领学生参观、考察、实践,从中汲取丰富的科学养分。

地域特色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可以让科学教学内容更富个性化。笔者在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科学教学。例如,“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植物,并能描述植物的形态和特征。笔者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到附近的苗木基地参观考察,美丽迷人的环境、种类繁多的植物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视野,充实了教学资源,让学生对植物的形态有了充分认识,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有的学生还把苗农赠送的植物带回家,自己动手培植,开展长期观察,记录植物的成长变化过程。在教学“电和磁”时,笔者除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外,还带领学生到科技馆,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探究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开发生活科学资源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科学来自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生活和科学情同手足、形影不离。生活给学生真实感、自然感、亲近感,生活科学更能带给学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生活中存在丰富的科学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将科学教学生活化,创设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事物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科学研究主题,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开展科学探究。如在教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时,笔者创设了“小明烧水”的生活情境:星期天,小明帮妈妈烧水。当他揭开锅盖后,一滴滴的水珠从锅盖内滴下来,他百思不得其解,“锅盖和锅里的水有一定距离,锅盖上为什么会有水珠呢?”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困惑。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是锅里的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就在锅盖内凝结成小水珠。当学生经过讨论解开小明和这么多同学的疑惑后,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模拟烧水过程,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明晰了水珠的成因。

四、跨界整合教学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开始用大眼光、多维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融合,用技术、工程、数学思维去解决科学问题等,跨界旨在交融互通,可以多维度、深层次开发教学资源。

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应当借助跨界思维,挖掘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他学科的内容迁移到科学教学中,实现学科资源整合,以丰厚科学教学资源,提高科学教学质效。例如,在教学“搭支架”一课时,笔者把数学中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识融合其中。在教学“关心天气”时,融入“生活中的负数”内容。

五、利用临时生成资源

有人把课堂比作成长的树林,在这片树林中,师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使得课堂具有生成性,随时会迸发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想法,而有的想法就可以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并发挥教学机智,将一些临时生成化作教学资源,为科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例如,在教学“七色光”时,笔者在组织“制造彩虹”活动时,原计划按照教材的设计组织教学,用手电筒做光源。但当天是晴天,阳光特别强,一个学生在活动时说:“老师,外面的阳光好刺眼,我们的手电筒不够亮,用手电筒制作彩虹的效果不够理想。”听到学生的建议,笔者灵机一动,决定让大家把水中的镜子对着窗外的阳光。于是,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就出现在白纸上,教学效果相当好。

六、结语

学生如同种子,科学资源如同土壤,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水分和营养,离不开肥沃土壤的支撑,教师在教学中要深耕科学沃土,厚植科学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注入充足的养分。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笔者科学
老师,别走……
点击科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科学大爆炸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科学拔牙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