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0-11-26

成才之路 2020年32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传动齿轮

王 芳

(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4)

“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机械零件、机械原理等诸多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全面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方法。中职教师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法,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准备

(1)设计问题。问题导向教学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且将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与研究的方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同时,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依据,合理选择、提出与导入问题,通过问题突出教材重难点。要设计具有层次的问题,以便学生讨论时迅速形成思路,做到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内容。

(2)合理分组。教师在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法时,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合理分组,即各小组平均分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学生,由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带领组员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而组员也要合理分工,如一部分学生负责提取教学资源中的有用信息,一部分学生负责记录小组讨论情况等。

(3)准备资源。教师在教学准备环节中要注重筛选和整理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例如,“机械基础”第四章齿轮传动是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可提前制作PPT,收集图片与视频,将学习问题打印成册,作为各小组的学习资料,分层显示教学内容,以便学生深入探究,全面掌握教材知识。

二、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教师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愉快接受教材知识,完成当堂课的学习任务。“机械基础”课程中机械原理与机械装置大部分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投入课堂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探究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机械基础”第四章齿轮传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导入新课:“几天前,普车房内有一台车床发生了故障,这个设备在运行时发出噪音,王师傅将主轴箱打开后,发现里面有一个齿轮已经严重磨损,所以他交给徒弟小李一个任务:根据写着齿数、模数等相关参数的纸条到仓库选择合适的齿轮,更换磨损严重的齿轮。小李来到仓库后愣住了……”教师通过以上情境为教学内容的引入做足铺垫,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自行车轴、风扇轴传动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齿轮传动,生活中还有哪些我们常接触的齿轮传动呢?”在此基础上,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汽车传动系统、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车轴齿轮箱等常见的齿轮传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齿轮传动的相关知识,为下一步小组学习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2)小组学习。在问题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小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梳理知识脉络,通过团队的力量攻克难题。例如,基于“机械基础”第四章齿轮传动创设的情境,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将学生分组,要求各小组对教材知识进行合作学习,并发放学习手册,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问题:轮系概念与定义;我们常见的轮系有空间定轴轮系、平面定轴轮系与行星轮系,说出各自具有的特点;如何在定轴轮系转向中确定各对齿轮的转向;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计算方法;齿轮轮齿的加工原理与方法;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与连续传动条件。各小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教师要求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分工合作,详细记录小组讨论情况,以便组长进行总结与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有效性,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3)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对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机械基础”第四章齿轮传动学习过程中,虽然各小组学生经过讨论分析、资料整合可以找出一些问题的答案,但这一章节的内容难度大,大部分学生面对抽象的齿轮知识不知如何下手。此时,师生互动可充分发挥促进与指导作用,教师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观察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与小组进行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了解各小组成员的想法,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把握课堂节奏。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在师生互动环节寻求教师的帮助,借助教师的指导画出齿轮结构图,进一步思考问题,保证小组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教学评价

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得到有效拓宽。例如,在“机械基础”第四章齿轮传动教学过程中,各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时,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在组内的表现,如个人发言、团队协作等,初步评估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针对性地予以学生帮助,让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得到有效培养。在各小组讨论结束后,小组长负责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组员适时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各小组的学习成果,重点讲解各小组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纠正学生的知识误区。在问题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一环节有利于教师准确评析课堂教学的优点与缺点,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也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复杂,且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不仅能够改变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而且有利于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传动齿轮
ABB传动
东升齿轮
ABB传动
CeramicSpeed DrivEn全新传动体系
齿轮传动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