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经济管理中工业统计的作用与优化建议探讨

2020-11-26张秀臣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统计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36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部门生产

张秀臣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统计局

前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销售是整个企业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销售情况体现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代表着企业最终的盈利点。销售指标会决定企业的生产方向,通过工业统计对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对企业扩展相关产品的销售市场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1]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工业统计的作用

(一)通过对产品销售指标的调查与预测,分析市场发展潜力,拓展企业的销售市场

针对产品销售指标的调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占有率,一种是市场覆盖率。市场占有率是指企业中某种产品在市场上所有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覆盖率越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就越强。在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如果价格和质量都与本企业相当,那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就是企业产品竞争的主要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工业统计对销售指标进行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对企业中竞争力较强的产品进行生产上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市场覆盖率则是指,企业中某种产品实际销售地区在该产品全部销售地区中所占的比重,市场覆盖率更倾向于空间上的销售指标对比。企业应该根据市场覆盖率的统计,分析出该产品适合销售的地区和范围,对销售情况较好的地区,增加产品投入,通过这些地区辐射周边地区,加大该产品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力。除了通过工业统计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产品增加投入以外,还可以利用统计分析其他互补类型的产品,明确企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根据销售指标预测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地扩展企业的销售市场,扩大企业的销售范围,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通过对产品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对生产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企业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发展。产品质量并不只代表研发质量和产品的性能等级,还包括产品在企业生产中的合格率、返修率、生产过程中的报废率,等等。企业要通过这些相关概率的统计调查,对生产管理进行监督,找到影响商品生产质量的因素,及时改进。加强自身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稳定性,减少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资源浪费的现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以侧面加强客户的粘度,增加客户忠诚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既为企业打造了良好的口碑,也增加了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对企业日后的生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对企业劳动者劳动指标的统计分析,发挥工业统计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加强企业劳动管理,提高企业劳动效率

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员工的有效劳动,企业不仅需要对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统计,还要将劳动成果数据化,通过数据统计对劳动效率进行分析。首先可以针对劳动人员的数量进行统计,对每个部门的劳动数量和生产构成做相关的基础调查。对部门的生产效率和人员构成进行简单分析,考察各部门的人员配置是否合理,避免部门中出现人员浪费和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对人员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除了对劳动人员的数量分配进行统计分析,还要对劳动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劳动人员的工作时间很大程度上与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挂钩,而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动者能否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生产成本以及销售盈利。企业要发挥工业统计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将每个人的工时利用效率与奖励机制结合起来,在同样的工作时间范围内,劳动生产效率高的工人会得到一定的利益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对劳动者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也要对出勤率较低的员工制定相关的处理措施,劳动者如果可以减少由于自身缺勤,导致企业停工停时受到的生产影响,可以适当放宽政策。但是劳动者如果不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企业损失,企业就要采取扣除部分奖金之类的惩罚措施。

(四)在企业中运用工业统计模式,有利于企业管理,预测公司的发展形势,参与企业的计划和决策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运用工业统计可以体现出企业多方面的发展趋势,可以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利润、人工支出、资金消耗等方面进行对比和计算分析,实现简单的资金核算功能,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统计功能遍布企业生产活动上的每一个环节,可以针对各个部分长期、稳定的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维持企业产发展。并且通过统计数据的更新,企业领导可以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模式,发现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完善的工业统计模式还可以根据数据变动及时发现销售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计划和决策。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工业统计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企业领导的重视力度,提升企业依法进行工业统计的意识

想要真正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发挥工业统计的作用,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对工业统计的重视程度。在目前的企业发展中,很多企业领导并不重视统计工作,认为统计工作只是简单地将数据行汇总,没有发现统计数据之间的趋势和关联,将统计工作安排的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实际效用。长期下来会导致企业领导认为统计这一部门在企业中可有可无,忽视了统计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发挥的价值,甚至有些企业将统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合并在了一起,重财务轻统计,只将统计作为财务的辅助工作。

企业领导要加强对工业统计相关知识的了解,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当下,统计在企业发展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企业领导要加强实行工业统计形式的意识,真正了解工业统计对企业发展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设置统计部门,还要明确各个部门的统计职能,对每个部门都制定相应的统计责任。让各部门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的统计数据汇总到企业的统计部门,由统计部门进行整体的计算和分析,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

企业领导还应该加强自身以及企业员工对于《统计法》的学习,了解统计工作的内容,保证企业的统计工作可以依法展开,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经济上的参考价值。同时还企业领导还要强调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保证统计工作的法制性,禁止企业中出现制造虚假数据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保证企业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二)提高工业统计的信息质量,加强工业统计的能力建设

工业统计的数据一定要及时进行更新,想要发挥统计数据的作用,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统计部门的数据都是来自于各个部门的基层人员,基层人员进行统计工作后,将数据信息传达给本部门的领导,再由本部门的领导集体汇总到统计部门,最后由统计部门进行数据分析。这样的工作流程,想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每个环节都快速、准确、稳定地进行交接,但是由于各部门的基层人员统计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容易产生数据偏差,这样就对后续的统计分析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因此,在企业进行数据统计时,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代替人工进行信息的录入和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采集分析相对于人工数据分析来说,大大减少了失误率,同时还能提高统计效率,减少了人员的管理成本。统计人员可以接利用计算机计算出的数据整理出统计图以及统计表,将统计数据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让企业领导和员工明确的了解到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

(三)完善工业统计基础,健全工业统计的管理体系

想要进一步优化工业统计在企业进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除了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要健全工业统计的管理体系。任何一个部门想要长期的、有秩序的维持下去,都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可以为部门人员工作提供相关制度的支撑,为统计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条件。[2]

制度管理体系的确立,可以让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中依据规章制度行事,保证了工业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同时企业也要健全对统计部门的监督机制,让企业的其他部门定期地了解统计部门的数据分析情况,各部门可以针对企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各自的建议,这样统计数据才可以真正的发挥它的参考价值,对企业发产生促进作用。

(四)增强统计人员素质,提高统计人员地位,实现工业统计工作的创新

企业经济管理中工业统计数据比较混乱、准确性差、效率低、无法保证时效性等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基层统计人员能力不足。因此,想要保证工业统计发挥效用,企业一定要针对统计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让员工了解统计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使统计人员有能力对零散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合并和整理,提高整个统计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对企业员工科普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改变企业员工以往轻视统计工作的思想观念。

企业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数据统计。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抽样调查、计算概率等方式代替传统的逐个将数据录入后再进行统计分析的工作方式,加快统计工作的进行速度,使统计工作的进行更加灵活,避免统计人员不停地进行机械化的工作,导致员工失去工作欲望。同时要大力发展智能信息处理的工作形式,培养统计人员通过当代技术开展统计工作的能力,转变统计人员老旧的统计理念,将企业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既可以方便企业统计数据的储存,还可以在企业需要相关数据参考时快速找到对应的数据信息,为企业需要提供参考。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实行正确的企业决策,统计部门的建设必不可少,企业领导要从多方面加强统计数据的利用,促进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部门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