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调与培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11-26常熟市辛庄镇经济发展局
陈 波 常熟市辛庄镇经济发展局
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对摸清全国的人口总量情况、人口老龄化情况、人口的基本结构状况和地域分布情况有重要意义,七人普和十年前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相比,全国的人口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历次人普中,七人普规模最大、情况最为复杂、内容最多,完成这些繁复的工作离不开奋战在人普工作第一线的“两员”的基础工作,“两员”的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政治觉悟、调查技巧、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将直接关系到人普的数据质量。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选聘好人口普查“两员”进行有关探讨。2010年至今,笔者参加了六人普、三农普、四经普、七人普等全国性大型普查,在总结四次全国大型普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辛庄镇在此次七人普选调和培训“两员”的实际操作经验与存在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两员”选调的现状和问题
开展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两员”作为人普工作的实际执行者,是贯彻落实普查方案的具体执行者。要做好普查工作的基础在于“两员”必须深入理解指标的内涵,了解如何填报普查表,作为对填报内容审查的第一责任人,是确保人普基础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两员”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责任感、调查技巧、工作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人普能否顺利开展,影响源头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是人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两员”选调难度大
七人普工作因为疫情开始的比较晚,较以往的普查时间更紧、任务更重。比十年前的六人普,平均工资增长明显,相对而言“两员”补助比较低,在短期内招聘到有热情、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两员”难度非常之大。无论是派出所借用的人员、社会招聘的人员、村居场外聘人员,在文化程度、工作能力、指标理解能力、工作责任心上参差不齐。大部分临时选调的“两员”对人口普查的业务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短时间内培训上岗开展上门调查,难度相当大。
(二)七人普工作任务重
按照七人普工作方案的要求,按照80户或者250 人划分普查小区,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员。一般情况,普查员在摸底调查阶段和正式入户登记阶段需至少两次上门调查,如果遇到住户不在家或者住户不配合等特殊情况,普查员往往需要多次上门。人口普查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任务重,“两员”因为临时抽调,部分“两员”在培训之后因为自身工作、家庭等原因半途就离职,“两员”的变动直接对七人普的连续性和数据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三)辛庄镇户籍和常住人口状况复杂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相比较于十年前的六人普而言,我国的人口的现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具体来说,人口出生率持续低迷,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员跨区域流动增多,在户籍上体现为人户分离、空户、挂靠户口、租房户等各种类型大量增加。本乡镇还存在婚俗“两头蹲”的情况,情况更加复杂,“两员”对各种实际遇到的状况甄别难度非常大。
(四)“两员”工作时间长、报酬低
“两员”从8月份综合试点开始就已经进入“战备”状态。按照普查方案要求,9月份发放普查物资,10月份专业培训、开展摸底调查,11月份正式入户登记,12月份普查指导员开展长表登记、质量抽查,“两员”实际工作时间跨度长达5个月,但是其薪酬和补贴通常只按照普查人数计算,报酬相对较低。
二、“两员”选调的要求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历届人口普查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全部数据必须用电子终端设备采集。“两员”不仅要懂普查业务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移动终端和手机小程序的操作。
(一)服从管理,具有团队意识
能够服从统一管理,按照普查进度合理安排普查工作开展,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沟通交流的经验,善于做思想工作 亲和力高,政治觉悟高,并熟悉本普查小区情况。
(二)业务能力强,经培训能够使用电子采集(PAD或智能手机)独立开展工作
电子设备的使用和普查指标的多样性决定了“两员”要有一定的文化,建议选调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且熟悉本普查小区住户情况的“两员”。
(三)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工作
能胜任繁重的入户调查工作,建议选调年龄不超过65岁的人员。“两员”上门时应衣着整齐得体,态度随和友好,佩戴好普查员证件。
(四)认真负责,工作细致
人口普查对象十分复杂,“两员”应具有较强的于人沟通能力,待人和气,作风正派,具有奉献精神,为群众所信任,有责任心,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遵纪守法.遵守人口普查条例和统计法相关规定。
按照签订的保密协议,对涉及住户信息内容能守口如瓶,绝不能泄露普查相关内容。
三、“两员”选调的主要途径
(一)从各村居场工作人员中选调
因他们熟知本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并且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是“两员”选调的最好选择。
(二)从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中选调
为确保人口普查顺利进行,可以抽调本单位的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七人普工作中。
(三)从小区内部人员中选聘
本小区的楼组长、业务会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对小区情况熟悉,入户方便、与住户沟通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并且这部分人通常比较热心,参与人口普查的热情较高。
(四)从网格员中选聘
网格员的日常工作性质决定他们通常是最熟悉本区域情况的人员,只需要在沟通方法、工作技巧、指标解释、信息录入方式、小程序操作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就可以快速投入到七人普的工作中来。
(五)招聘志愿者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广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七人普,动员年轻有责任心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到七人普“两员”的队伍中来。
四、破解“两员”选调与培训难点的对策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人口普查成效如何,离不开高质量的“两员”队伍。建立一支有政治觉悟、有责任心、吃苦耐劳、业务精通的基层“两员”队伍,是顺利开展人口普查的组织保证,征“精兵”,选“强将”,才能促使七人普登记工作顺利开展。
(一)人员到位是关键
人普“两员”的选聘应该未雨绸缪,早做安排,一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储备“两员”的备用人选。例如,从人口抽样调查、全国经济普查、全国农业普查等调查工作中发现的优秀调查人员保持联系,储备有经验的普查员队伍,确定长期合作关系,这些人员调查经验丰富,对指标也容易理解掌握。二是在一些大型企业或者有集宿区的企业,可以采用借调企业原有职工加入到“两员”的方式,由普查机构发放补贴。企业职工更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高普查的数据质量。三是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这些人员有社会经验,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可以提高积极性,对其子女入学等有所帮助,能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便于人普工作的开展。
(二)培训到位是基础
对人普“两员”开展系统的业务培训是顺利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的基础,对七人普从摸底调查、入户登记、到指标解释等能涉及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开展全面细致的系统培训,对每一项指标不厌其烦的细致讲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每个普查员都能掌握。培训工作要突出实效性,保证能学以致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为抓手。一是培训应当人性化、接地气。各级普查机构针对的对象不同,培训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对于乡镇“两员”,培训是短暂的,培训后马上就是上岗,针对上门的实际情况,开展接地气的人普培训是务实的刚需。二是选择有调查经验的授课的师资。对乡镇而言,对“两员”开展培训的老师也才刚刚接受上级培训或者参加上级试点工作,在对普查细则和各项指标还没有吃深吃透的情况下就对“两员”开展培训是不负责任的,应当尽量选择有过重大普查经验的老师,自身能够熟练掌握人普的各项工作要求、各项指标解释,对人普的教材能做到烂熟于心,才能使培训效果事半功倍。三是培训结合试点。人口普查工作不同于日常工作,因为时间性特点,人口普查的培训时间很短,要求很高,应该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训。辛庄镇在人口普查培训过程中除了强化指标概念讲解外,更着重加强培训了“两员”如何敲门,如何沟通等入户技巧的培训。培训会上除了上述讲解还结合了特殊案例分析、现场提问、课后测试、组织考试、普查员试填、现场答疑等多种方式,以便“两员”加深理解,活学活用,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立即开展了试点工作,巩固培训成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费到位是保障
充分保证“两员”的收入和付出成为正比,例如可以参考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对“两员”的积极性调动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两员”中。“两员”的工资支付应当与其实际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相挂钩,可以参考企业用工方式,将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相结合。毕竟普查登记不一定一次登门就能成功登记,很可能需要多次上门登记,在采用计件工资的同时,适当参考计时工资,鼓励多劳多得,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奖惩分明,提高“两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障普查数据质量。在做好基础物资保证的同时,在全镇村居场中开展“优秀普查员”等评比活动,对优秀的“两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同时,对基层普查员的优秀事迹开展宣传,让大众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七人普工作的开展情况,更理解和支持“两员”的工作,配合做好入户登记工作,又可以对“两员”产生心理激励,从而更加积极的投身到人普工作中去。
总之,七人普工作虽然千头万绪、面广量大,但只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人普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