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羽毛球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0-11-26李德成
李德成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任务上有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作为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之一的羽毛球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如何在时代背景下,让学生在学习羽毛球专业知识基础上,更好地学习体育相关知识,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提高中综合身体素质,是当下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性工作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职业院校教学研究及工作经验,对当下职业院校羽毛球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
1 职业院校羽毛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兴趣不足
目前,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科技,都与教育存在密切联系。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补课、兴趣班等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教育常态。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都希望能考上理想大学并找到一份好工作,对选择职业院校进行深造学习的家庭和学生来说无非是希望学到一门技艺,方便日后步入社会找到一份工作。就学习而言,学生更希望在职业院校中学到更为专业的知识,而非如羽毛球一般的非必要性技能。此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对虚拟的互联网世界尤为感兴趣,如网络游戏、社交软件、自媒体软件等,多数学生除了日常学习之外,极少将时间用在运动和锻炼上,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教学不感兴趣,仅仅把体育课当作是一门赢得学分的课程。当然,职业院校中也有许多爱运动的学生,但是他们更青睐篮球,这主要鉴于篮球运动的刺激性、内在魅力及参与度,导致相对小众的羽毛球运动并不是很受欢迎,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尤其男生对羽毛球运动兴趣普遍表现不高。
1.2 教学硬件配备不足
职业院校培养方案主要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因此体育教学课时安排上存在明显不足。加之羽毛球属于小球运动,且球质较为轻盈,运动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风力影响。对于场地和经费本就较为紧张的职业院校来说,室内运动场所配备明显不足。本研究调查的职业院校不少男生均表示,有时候想打羽毛球,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在篮球运动受限时,想去打羽毛球,但是学校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对女生来说,绝大多数女生表示相比较为刺激的篮球来说,她们更喜欢羽毛球,但是女生运动能力不明显,室外羽毛球场除了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存在受伤的危险,想顺利开展羽毛球运动,想在学校找到合适的室内羽毛球场所甚为困难。
1.3 教学软件配备不足
软件配备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笔者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调查及访问得知,许多学生表示体育教师在开展羽毛球教学时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即在室内课堂上讲授一些关于羽毛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到下一堂课才进行室外运动,有时因为天气不好而延后或者取消室外运动。不少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方法较为老套,课堂教学与室外体育实践存在脱钩现象,导致不久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后续运动锻炼中就忘了。许多学生表示,室内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旧沿用照本宣科方式进行教学,导致许多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存在抵触情绪,继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定然能引起其兴趣,学生也希望教师能赋予课堂更多活力。
1.4 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笔者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进行访问得知,他们均表示职业院校羽毛球师资力量配备存在不足。学生认为教师羽毛球专业能力不足,教学过程较为笼统,学生不能更为系统、专业地学习羽毛球相关知识。教师表示,职业院校教师招聘中主要看中教师学历,并未对教师专业、从业经验进行深入考核,且体育教师招聘中以硕士学历为主,这就导致许多体育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运动实战经验,甚至有些教师并非对羽毛球或其他某一类运动较为擅长。调查发现,多数职业院校体育教师都身兼多门课程教学,甚至许多体育教师在专业学习中从未主修过羽毛球,这显然不利于羽毛球教学工作开展,继而导致学生羽毛球学习仅仅停留在招式上,而未具备真正羽毛球运动实力。
2 职业院校羽毛球教学发展策略分析
2.1 提升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青少年的支持,每一位殿堂级的运动员都是从青少年阶段艰苦锻炼过来的,亦是从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里挑选出来的人才。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羽毛球国际水平,就必须提升国民整体羽毛球素质,而职业院校任重而道远。首先,以政府为引导,宣扬中国优势体育项目羽毛球,鼓励家庭从小培养学生羽毛球锻炼。其次,以学校为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例如,筹备更为专业的羽毛球社团,让对羽毛球感兴趣的学生有一个可以发挥的场地。最后,以教师为引导,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羽毛球知识,让学生从心里爱上羽毛球运动。
2.2 重视体育技能培养
一方面,政府要在就业方向对职业院校学生给予政策支持,如通过体育特色人才引进、公务员招考加分等方式,让每个家庭和学生看到职业院校学生在具备一定体育技能基础上的就业前景。另一方面,学校应自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之初就为其制订缜密的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避免学生因迷茫而对专业学习失去信心,其中可以包括羽毛球技能培养内容。
2.3 增加场地建设
政府方面,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的室内外羽毛球场地。学校方面,应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学生对各类体育运动的爱好情况,并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研讨学生需要室内羽毛球运动场地的数量,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上为羽毛球教学及学生室内外运动配备足够的运动场地。其中,室内羽毛球场地建设中需要综合考虑场所的复合使用,即运动场所的多用性。
2.4 优化羽毛球教学师资力量
首先,政府和学校应为职业院校引进更为专业的体育教师,其中包括专业羽毛球教师,如退役后的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为职业院校羽毛球教学带来更为专业化的实战经验,还能提高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其次,加强职业院校羽毛球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继续学习,学校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羽毛球理论知识学习和友谊联赛,继而保证教师综合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