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 中国场地自行车发展探析
——基于SWOT 分析

2020-11-26张文亮王兰兰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5期
关键词:竞赛运动员体育

张文亮,王兰兰

(1. 天津市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天津 301636;2.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367)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刚要》)的提出对我国场地自行车发展具有目标导向作用,充分发挥《纲要》价值内涵将为我国场地自行车的发展提供全新的价值观点,有利于中国场地自行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探寻可持续发展策略。2019 年9 月8—12 日,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暨全国场地自行车青年锦标赛在天津自行车馆顺利举行,全国各省(区、市)及香港特区共有20 支代表队约450 名运动员参赛,这也是东京奥运会积分赛和中国国家队参加亚锦赛的重要选拔赛。以此为契机,在赛事举办期间笔者专访了各代表队教练员,从SWOT 分析法这一角度探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 (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并充分借助这一模型的分析原理,全面考察体育强国建设中中国场地自行车的发展前景,进而提出具体有效的应对和实施策略。

1 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中国场地自行车发展SWOT 分析

1.1 优势(S)

1.1.1 有一定成功的训练实践从本次赛事女子项目250 m 个人计时赛、500 m 个人计时赛、争先赛、凯琳赛来看,名将钟天使和香港选手李慧诗依旧实力强劲,浙江的陈飞飞、山东的庄伟也有不俗的表现。这些都有赖于我国有关专家学者站在战略制高点将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作为我国在奥运会自行车项目上的突破口。2016 年,宫金杰和钟天使搭档在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团体竞速赛中拿到了历史上的第一块奥运金牌,虽然只是个别项目,但这也象征着我国场地自行车项目在国际地位的崛起。这一成功的训练实践,再加上对该成功训练实践的科学认知,将有助于我国在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项目上摘金戴银,大力发挥其长板效益。

1.1.2 政策保障助力发展 《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发展、加快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体育政策规划制定等工作。在重大工程专栏中提出了九大工程: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普及全民健身活动、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构建国家体育训练体系、科技助力奥运、升级体育产业、建设体育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和建设体育社会组织。政策的保障将使中国场地自行车的发展从方方面面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1.2 劣势(W)

1.2.1 保障团队配备欠缺从参加2019年“午侗杯”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暨全国场地自行车青年锦标赛各参赛代表队人员构成可以获悉,各代表队中专职科研人员较少,只有浙江队和广东队有配备,具有场地自行车专业知识和科研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比重低,侧面凸显出在信息收集、医疗、恢复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1.2.3 规避风险能力不足场地自行车比赛需要运动员具备全面的专项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包括赛前的准备热身、赛中竞速时的自我保护、训练后的疲劳恢复、医务监督都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场地自行车项目水平的不断提高,但伤病的出现率也有所增加,伤病成了制约运动员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项目本身要求高速度、高强度、高竞争的特点外,与平时训练技术动作的规范也有很大的关联,主要包括高对抗情况下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对骑行技术的把控;复杂的人员赛道上如何能够利用个人技术和能力化解比赛中出现的高风险因素。

1.3 机会(O)

1.3.1 推动训练理论工作不断优化升级全面科学的训练离不开训练理论的支撑,场地自行车涉及的基础技术“多、繁、杂”。截至2019 年12 月,在中国知网以“场地自行车”为关键词共检索出普通中文期刊文献134 篇、核心期刊文献35 篇、博硕士论文32 篇。我国学者研究场地自行车的文献多集中在体能训练、踏蹬技术等方面,但基本也呈逐年递增的状态。我国学者谢云(2011)提炼出场地自行车制胜因素“快、稳、灵、多、搏”及其相互关系,清醒认识项目制胜规律,对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尤为重要,也是检验评价训练效果的科学保障。李昕(2019)全面介绍了当前自行车运动的竞赛、规则要点和裁判方法,对自行车项目的竞赛运行管理、竞赛规则的理解、裁判工作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中国场地自行车相关理论研究整体上呈现向好的趋势。

1.3.2 推动体育科研综合服务模式新探索场地自行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在备战东京奥运中,国家队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大数据应用等“黑科技”助力奥运备战。此外,场地自行车耗材包括比赛场地地胎、头盔、训练轮、牙盘、组合附加把、飞轮、封闭轮、五叉轮、双皮条等,都渗透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纲要》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综合服务模式涉及专项训练、体能训练、营养品补充、膳食干预、训练负荷评估、康复设备、机能监控、心理干预等,这些都将加大体育用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逐步提升体育用品供给能力,推动体育产业新动能。

1.4 威胁(T)

1.4.1 高密度比赛条件下运动员体能的消耗近年来,重大赛事赛间隔时间短,使运动员经常处于高密度比赛条件成为常态。在系列赛事中保持或延缓竞技状态的消退,尤为重要,同时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考验,需要科学训练的理论指导。

1.4.2 后备人才“青黄不接”长期以来,自行车运动都是英、法等国的优势项目,竞技实力的洲际分布呈不均衡态势。李秀红(2017)对北京、伦敦、里约3 届奥运会奖牌分布统计得出,英国获得20 枚金牌,高居奖牌榜榜首;德国和荷兰各获得过2 枚金牌;中国等6个国家仅获得1 枚金牌;其余国家和地区均无金牌收获。从竞争格局来看,英国队优势明显。由各代表队青年组项目奖牌分布可以看出,各代表队后备人才储备均呈不均衡状态,相较于英、法等国强大的后备人才厚度,中国目前的青年组实力水平较为悬殊。除了钟天使、林俊红、李慧诗等成年组选手实力较强之外,青年组选手竞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我国男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差距明显,不具备夺牌实力。

2 基于SWOT 分析的中国场地自行车发展战略定位

中国场地自行车的战略定位既要主动出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握机会,也要正视劣势和不足,尽可能防范和规避潜在风险与威胁;既要在宏观层面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又要在细节处进行个性化设计并落到实处。

2.1 优势—机会(SO)战略

2.1.1 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中国场地自行车应牢牢把握女子项目这一巨大优势,实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备战指导思想。在巩固和提高原有优势项目女子团体竞速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项目的成功经验,实现以点带面,发挥长板效应,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战略目的。

2.1.2 拓展竞赛市场,完善竞赛体制

我国的场地自行车赛事发展缓慢,依旧停留在政府主导的全国锦标赛、全国青年锦标赛及全国冠军赛的阶段,很少有国际级赛事。应逐渐累积经验,不断拓展场地自行车的竞赛市场,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逐渐完善竞赛体制。

2.2 优势—挑战(ST)战略

2.2.1 落实教练、裁判员培养规划我国应不断加强与世界自行车强国的交流与合作,深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部署,以国际标准作为标杆,加快运动员向教练的转型,完善教练体系规划。

2.2.2 优化训练周期规划与参赛需求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更加激烈,且参赛密度增大,训练时间减少,对运动员能力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应系统分析运动员能力需求,有序规划其训练过程;加强竞赛分析,深刻理解参赛需求;科学选择参赛。

2.3 劣势—机会(WO)战略

2.3.1 加强专项理论研究场地自行车女子全能是集爆发力、速度、速度耐力的综合性项目,只有对其清醒的认知以及加强对其能量代谢特点的分析,才有助于我们掌握其制胜规律,才能够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学习来提高教练对专项理论和专项训练手段的认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训练理念进行训练。

2.3.2 打造复合型团队,构建科学发展的训练体系场地自行车复合型团队建设要注重多学科知识交叉与融合,通过专业特点和学科上的优势,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训练实践中的问题。优化科研服务保障模式,改善“几乎没有数据积累”“几乎没有基础体能”“几乎没有科技支撑”“几乎没有营养配餐”“几乎没有训练后恢复”“几乎没有外教团队”“几乎没有竞赛计划”7 个“没有”。融合科研、器械设备检修管理、医务、计算机人才等各行业的精英,以及中外教练汇集于同一团队中,组成一个互补、协调的教练团队,并且定期安排本土教练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是今后发展的大方向。

2.4 劣势—挑战(WT)战略

2.4.1 完善应急预案与解决方案,加强系统备战场地自行车项目参赛风险来源比较复杂,除了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参赛能力外,对赛前适应时、赛场地面的光滑程度、是否有不规则路面等系列问题也应提出应急预案与对策。严格细致地进行赛前风险评估非常重要的,要最大限度确保保障人员与保障团队之间的工作协同。

2.4.2 跨界、跨项选材,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注重爆发力研究,可从同一项群中进行跨界、跨项选材,以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

3 结 语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场地自行车的发展面临着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我们可通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和优化训练周期规划与参赛需求(SO 战略);落实教练员、裁判员培养规划、优化训练周期规划与参赛需求(ST 战略);加强专项理论研究、打造复合型团队,构建科学发展的训练体系(WO 战略);拓展竞赛市场,完善竞赛体制、 完善应急预案与解决方案,加强系统备战、跨界跨项选材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WT 战略)战略实现场地自行车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竞赛运动员体育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创新思维竞赛(3)
我们的“体育梦”
创新思维竞赛(6)
运动员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Sports Day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