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视域下小学排舞教学实践研究

2020-11-26黄向阳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5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进校园运动

黄向阳

(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广丰小学,广东 中山 528400)

2004 年,排舞运动传入中国,最初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开展。截至今天,“阳光排舞进校园”活动已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推广开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且围绕“排舞教学”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将排舞运动与学校体育有效融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1 排舞运动及其自身特性

1.1 排舞运动

排舞属于全球化健身运动类别的一个分支,英文叫Line dance。Line 就是排和线的意思,dance 是舞蹈,翻译过来就是排成排跳的舞蹈。它起源于美国20 世纪70 年代的Western Country Dance(西部乡村舞蹈)。排舞既可以集体共舞,又可以个人独享,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从排舞运动自身特点来看,其兼具拉丁舞的热情奔放和国标舞的优雅舞姿,集合了舞蹈、体育和艺术于一体,有着广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大众性。目前,“排舞运动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也使得排舞运动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1.2 自身特性

结合排舞运动的特点,其自身特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多样性。排舞运动的开展,音乐是根本要素。排舞运动之所以在今天备受欢迎,一个主要原因是源于音乐的多样性。不同时期的经典老歌、不同国家的音乐等多元音乐形式都可以成为排舞运动的基础音乐素材。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网络歌曲也成了排舞运动创编的主要参考内容,这使得新时代下排舞运动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与时俱进,具有多样性特征 。以广州番禺区石岗小学为例,其在推广排舞运动的过程中,包含了国家推广的规定套《绿旋风》《小苹果》《舞动中国》以及舶来品《哇卡哇卡》,共计4 套排舞,并且在自主创编中又出现了以啦啦操风格和踢踏舞风格为主的排舞,足见排舞运动所展现出的多样性。第二,普及性。“阳光体育”运动、全民健身运动等,都促使排舞运动进入大众视野,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展现出了排舞运动本身的魅力。排舞运动的覆盖对象广泛,结合不同的音乐就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锻炼和健身需求,且简单易学,对舞蹈基础无明确要求,经过短期的练习之后即可参与其中。普及性的特征,让排舞运动的价值得以凸显。第三,表演性。排舞运动的最初形式是双人舞,但随着排舞运动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模式,一块空地、一首音乐便可以开展排舞运动,且对规模上没有限制,突出了以表演为核心的排舞运动特性。排舞运动进入校园,学校也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活动,如排舞创编比赛、表演赛等,以多种方式实现对排舞运动的有效推广,吸引了广大学生参与到排舞运动中。

2 “阳光体育”视域下小学排舞运动的开展价值

2.1 教育价值

小学排舞运动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1)符合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对小学生而言,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全面倡导“阳光体育”的今天,如何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排舞运动的形式较为灵活,风格多样,在小学阶段的普及和推广优势明显,能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的转变提供基础条件。(2)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体育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排舞运动的自身特性对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小学生无论是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还是在课下的生活环境中,排舞运动都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参与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以不断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2.2 锻炼价值

排舞运动展现出的锻炼价值主要包含2 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身体健康方面,从近年来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看,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一些指标呈连年下降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缺乏有效锻炼,学校所能够提供的锻炼内容较为枯燥、单一,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小学生的锻炼效果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展排舞运动是一项科学选择。排舞运动符合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其自身特点也决定了这种新的形式必将受到小学生的欢迎,成为“阳光体育”开展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在心理健康方面,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表现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相比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排舞运动凭借自身的开放性、大众性特征,表达的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点对当代小学生来说难能可贵。参与其中,既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能够激发小学生本身对真善美的向往,增进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3 人文价值

排舞运动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融合,对小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一方面,促使小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理解终身体育的理念。终身体育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对当代小学生来说,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至关重要。排舞运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小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促使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让这种新的体育理念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增强小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美育教育在新时期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排舞运动集合了舞蹈、音乐等内容,是一种体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将排舞运动引入小学体育教育环境中,能够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3 “阳光体育”视域下小学排舞运动教学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影响排舞运动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在教学观念上变革,才能够提高排舞运动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排舞运动的持续发展。在“阳光体育”背景下,排舞运动进校园活动在持续推进,要想获得观念上的转变,与学校和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学校要转变传统观念。小学教育阶段,体育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有限,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体育学科一度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局面。“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新的内容进入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效果,学校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为此,学校要对排舞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发掘排舞运动进校园所能够带来的诸多便捷特性与优势,并为其提供便利性的条件,为学校体育教育环境的改善和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上的转变。体育教师要全面了解排舞运动,并以小学生为核心,针对性地制订可行性的方案与计划,要将排舞运动的价值和有效性融入体育教育体系中,带给小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学校和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会加快排舞运动在小学校园中的发展。

3.2 多渠道强化教师排舞运动专项能力

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排舞运动教学有其独有魅力的原因是因为其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得以发展。虽然排舞运动本身并不复杂,但对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也需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和学习,不但要强化知识储备情况,还要强化技能素养,即提高和强化教师自身的排舞运动专项能力。具体而言,在理论方面,教师要通过多途径参与到排舞运动的相关学习中来,认识排舞运动及其专业理论知识,在排舞运动实践与尝试中创新求变。理论知识的储备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够达成目标。在专项能力方面,既需要教师去接触和学习,也需要学校方面提供支持。一方面,在校内可以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排舞运动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为体育教师提供培训,让体育教师接触到更多的、全新的排舞教学新方法,在适应排舞运动与教育领域融合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小学生的运动需求。另一方面,为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与排舞运动开展较好的学校寻求合作,学习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成功经验带回本学校来,以促进本校排舞运动的健康发展。

3.3 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尝试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小学生好奇心强,单纯的示范和模仿的教学方法显然缺乏吸引力,难以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多样化的尝试。例如,在开展小学排舞运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微课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将排舞运动和动作技巧以短视频的方式向小学生传递,使小学生更好地把握动作细节。相对于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更新颖,也更有效。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使用游戏活动的方式,鼓励小学生参与排舞运动的创编中来,发挥出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结合不同的音乐,赋予排舞运动别样魅力,最终目的是展现排舞运动的价值,增强小学生的参与感。

3.4 积极倡导排舞运动文化进校园

排舞运动进校园,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排舞运动校园文化。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优势,借助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平台,进行排舞运动的有效宣传,使小学生了解排舞运动是什么,形成一个系统认知。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竞赛、排舞运动竞赛等多元化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排舞运动文化氛围,促进排舞运动进校园得到高效推行。

4 结 语

排舞运动进校园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该活动与“阳光体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排舞运动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进校园运动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不正经运动范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