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应用

2020-11-25袁睿泽

科教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内在联系课程思政措施

袁睿泽

摘 要工科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能够充分发挥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并为思政教学带来强大助推力。文章分析了工科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现有情况下工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应用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工科高等数学 课程思政 内在联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77

Abstract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higher mathematic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and bring a strong boos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gineering higher mathematics cours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finds out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the engineering higher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targeted measures.

Keywords advanced mathematics for engineer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nal connection; measures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內容,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将“德”作为育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应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调效应。这一讲话为各大高校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方向,工科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更应当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推动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发挥。

1 工科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1.1 课程思政的理解

要想更好地发挥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首先就必须要对课程思政进行全面理解。当前学术界围绕课程思政开展了大量研究,不同学者研究的立足点不同,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是,课程思政并非指增设一门新的课程,也并非在原有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某项活动,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工科高等数学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紧紧围绕“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结合”的目标,深入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等全面融合起来,构建全课程育人的大格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2 工科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是一门集抽象性、规律性等于一体的课程,其中包含了很多内容,这些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合理对其进行运用,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实现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全面融合。例如,高等数学知识揭示的是普遍性规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较大的指导性价值和意义,数学教师通过对这些哲学思想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具备钻研精神;与此同时,工科高等数学还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如将华罗庚的例子引入到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学习伟大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工科高等数学课程中还有很多其它的思政教育元素,从数学领域出发探究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寻找数学学科与思政学科之间的内联系,是推动数学学科总体价值发挥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思政教育效果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内容,而传统模式下单靠思政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已经难以凸显其时效性、前瞻性等。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使各科教师共同承担思政教育的责任,在循序渐进中对学生思想进行引领和感染,则是一种“伟大的做法”。工科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生活性较强的课程,其内容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思政课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此也应当积极担负起思政教学的职责与任务。

2 工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现有情况下,我国很多院校都逐渐开始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大框架和体系,但是整体来看,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其中工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思政建设关注度不够。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只有得到师生的重视,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前我国很多院校虽然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列宣传,并做好基础建设,但是依然有很多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思想固化,过于注重课程的专业内容,而忽视对思政教学的规划。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思政教育的详细分析和引入,而且在对学生评价以及考核的过程中忽视思政内容,也导致学生思政学习的重视度低下。

(2)课程思政开展的方法存在缺失。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两者本身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不存在直接联系,这要求高等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向思政方面的倾斜,有意引入思政内容,并在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情况等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以实现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全面衔接。但是当前很多工科高等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忽视了思政课教育的特殊性,难以切实结合课程内容、学生情况等选择合理的切入方法,导致课程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3)缺乏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联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全方位为学生传递思政内容,帮助学生深入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理解,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德育水平,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联系,双方应当通过系统分析与规划,制定课程思政教育的框架,但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工科高等数学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时候都没有与思政课教师进行联系,双方之间相互割裂,导致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学习不够系统,难以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3 工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应用的措施

3.1 提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关注度

一方面高等院校要注重对课程思政的宣传与教育,通过系列讲座、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为教师们灌输课程思政的内容,提升教师们对这一教育的重视度;另一方面,工科高等数学教师自身也应当深刻理解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积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院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课程思政专家到校为教师们开展讲座,深化教师们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并传递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和技巧等;还要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实现教师们之间的有机互动,相互学习经验,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工科高等数学教师也要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数学思政”内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寻找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做好知识储备,以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另外,院校还要构建沟通平台,推动各个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联系,系统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规划,以期取得更为理想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3.2 从教材出发挖掘思政元素

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函数和极限、导数与微分、无穷级数等是主要内容,教师应当从这些主要内容入手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探索它们与思政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将唯物辩证法引入进来,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是核心内容,而高等数学中微分与积分就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个量的微分就是对这个量做出无限细分,以至于其对于原有的量来说趋于消失,这也是我们说的“化整归零”;而积分则正好相反,其是多个微小量的叠加,也就是我们说的“积零为整”。微积分公式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融合,也将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和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深刻认识唯物辩证法内容。再例如,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史的讲述,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高等数学课程也一样,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发展之路,并感受数学家们追求科学过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辛,激发学生不畏艰难追求科学的信心。如介绍极限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极限是如何产生的。从战国时期《庄子 天下篇》中的割圆术入手进行讲解,并引入牛顿和莱布尼兹的故事,使学生在系列学习的同时感悟科学家的伟大精神,树立奋斗的决心。

3.3 创新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

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为学习效果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工科高等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法上做好努力,结合学生情况、教学内容等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如下几个方法入手引入课程思政内容:

其一,微课教学法。微课教学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引起了很多师生的青睐,工科高等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传递数学知识和思政内容,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这需要教师科学制作微视频,凸显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之间的联系。如,在制作无穷级数有关知识点微视频的时候,针对数列求和问题,教师可以引入银行储蓄复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利息,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认识到“利滚利”的可怕,并引入“校园贷”“套路贷”等内容,启发学生理性消费,抵制享乐主义,远离非法贷款。

第二,小组探究教学法。工科高等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小组探究教学法的运用,多引导学生探究与思考,使学生在相互探究中深入对知识点和思政内容进行理解。这需要教师提前根据教学情况划分小组,设定探究内容,引导学生由数学知识的探索与思考找出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并进行深刻理解。

工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切入思政内容,数学教师应当敢于探索和尝试,通过不断努力找到与自身情况更为切合的方法,以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

项目名字:《工科数学》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项目号:SGKCSZ2020-930

參考文献

[1] 马晓剑.“互联网+”背景下数学类课程思政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9):29-30.

[2] 冯卫兵.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5):77-79.

[3] 姜爱国,王玉华.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04):52-55.

[4] 马佩,陈辉,常敏.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06):165-166.

猜你喜欢

内在联系课程思政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论传承红色家风与雷锋精神的内在联系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以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