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念下的“大学德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2020-11-25刘媛
刘媛
摘 要 本文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探索“大学德语”课程改革的途径与实践,阐释该理论体系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综合运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方法,在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汇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深入探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德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 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大学德语 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75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Bloom's classification theor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roaches and practice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llege German, explain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comprehensively uses the methods of hybrid teaching and flipped classroom, and fully mobilizes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realiz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Bloom's classification theor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German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f rum; college German; teaching design; mixed teaching
0引言
本杰明·S·布鲁姆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學教授。他的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及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念令他蜚声遐迩。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在认知领域,布鲁姆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原理,将人类思维由低到高分为六大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总体上看,认知和理解两个基础层次主要是对知识的识记,然后经过各种手段领会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发生有意义的连接。应用和分析模块则建立在基础阶段之上,对知识能够产生迁移并且运用,分析知识背后的原理以及与原有知识的联动。综合与评价则是指向具有创造性的产出。
自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以降,国外很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相关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各学科教学研究越来越多地参考和运用布鲁姆理论为指导,教学过程则可根据上述六种思维层次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我国人才培养目标、评价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大学德语”课程的实践研究中文献较少。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工具;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考核目标和方式。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六大认知层次,本文将主要对教学设计的教学工具与方法进行探讨和阐析。目标是力求提升学生对于德语学习的兴趣与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当前大学德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讲授的“填鸭式”教学现象提供解决思路,为大学德语课堂与思政教学的融汇提供启迪。
1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关于大学德语教材的使用,目前的教学方式多是将课本中的文章当作讲解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点的媒介,而对于其中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之。而殊不知,不同国家,不同国情,未知的异域风貌、异国生活和思维方式是激发学生对于外语学习兴趣的助燃剂。如果只注重本身出版教材时就已刻意填充的知识点,而忽视文化背景的层面,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而且错失了现阶段教育战略中改革课程思政重要的起锚点。站在教师的角度,应当首先在备课时具备审慎的眼光,合理判别所使用教材中的文章是否具备进一步分析、探讨和激发学生认知火花的潜力。如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不合适,可以从德国媒体等方面为学生寻找符合主题阅读材料作为补充。
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基础上,“大学德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和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在传统的德语教学模式中,常常首先重点讲授语法、词汇等知识点。这样“填鸭式”教学无法体现小班语言授课的优势,并且会导致无法训练和掌握分析、评价以及创新层面的能力,甚至会令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能够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在网络教学任务发布后,可将识记和理解部分的知识点也布置在网络平台(例如通过PPT、微视频、测试等方式),安排学生在课外完成,课堂上的时间则侧重于知识点的运用、分析和评价。如在课外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可在班级微信群、讨论贴吧等公共平台提出,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老师也可给出答案示范。这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点的积累与生发,另一方面可以令学生检测自己与身边同学学习程度的差别。而在课堂上,则可以将中德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背景,如讲解德语饮食起居、教育医疗体系等相关的阅读文章提供给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对比中德文化理念差异的积极性,因此就不会再拘泥于之前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通过布鲁姆教认知过程高阶层次的运用、分析、评价等技能的训练,拓宽视野,锻炼思维。
例如可以根据相应德语教材每章节的主题,在安排对应的教学目标基础上,为学生在网络端提供两篇阅读素材,内容可以关于德国和中国文化、政治等。笔者在疫情期间,根据关键词检索,在德语新闻网站(如Spiegel.online、Zeit.online等),找到几篇关于德国方面对于中国新冠疫情暴发、采取措施等方面的探讨的文章,而文章的难度与所用的知识点根据课程要求进行相应的改编。阅读过程要求有主动的思考和对旧有知识温習。布鲁姆认知理论的第二层即理解,对德语文章传达的主旨和意图的把握一方面建立在之前识记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学生主观思考与辨别。这其中也涉及学生对于文章脉络和观点的分析,而根据经验,这一点因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程度而异,因此需要预先设置合适的问题,刺激学生先自主进行分析。所设置的问题应当能够使学生将阅读与之前所学、自身生活经历相联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状态,调动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分析是建立在理解之上对文章的进一步能动解剖,即对文章深度解读,分解德文段落,例如找出每段的主旨句、分别体现论点与论据的句子。对此可以设置相应的题目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以方便教师随时后台把控学生的进度。此外,还可以设定分析文章观点的题目,例如价值观的评判,对核心观点的看法(是赞成还是反对),如此一来学生不论是将题目答案写下来,还是在脑中设想答案,都会对德文材料具有进一步的理解。以上属于分析阶段,目标也是为课堂上推进布鲁姆思维理念最后高层阶段打下基础。
布鲁布认知思维体系最后一个阶段包括分析与综合,相对于之前阶段更为强调创造能力。如何将阅读过程中总结的观点及自己思考后生发的观点运用到课堂活动,譬如课堂讨论中呢?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深化处理?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在之前设置问题大方向上,抛入个性化、多视角的小问题,在设置问题难度时,应做到既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也可遵循布鲁姆理论原则,从简单逐渐到复杂。首先,根据提供的阅读内容,教师先模拟对文章信息的比较、分类、分析,阐释,从部分和整体两角度对信息进行分解和总结。提问甚至可以小到某个德语单词在上下文中的含义、本身的词义、在相应国家情境中的语义,都可以提出来,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在设计问题时,不能仅局限于初级认知阶段的问题,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当更多地鼓励、激励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的线上环节完成,而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时机,例如通过辩论、小组发言等方式,将高级认知阶段的问题引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判体系。在阅读相关文章时,问题导向即是引领学生反思德国媒体呈现的中国形象,从而与“大学德语”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剖析在全球化及特殊抗疫的背景下,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及时变迁,另一方面对比中国媒体所塑造的中国大国和平崛起的形象,进一步思考和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践与成效。阅读不可一味地对信息进行全盘的接受,应引导学生从现象推及到原因、影响,使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形成自己的立场,进而产生情感和行为上的改变和升华。
此外在后期训练时,还可以通过写作(如撰写报告、阅读笔记)等方式进行自我观点的加工与呈现,不拘泥于形式。即归纳总结课堂上与同学、教师之间探讨和生发的观点,按自己的逻辑排列重组,提炼出更具独立思考与价值观的论证。在评价和综合的过程中,没必要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有所畏惧而避讳不谈,其实这是生活中,更是教书育人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事实,就好比房中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不谈论从不影响它的存在。知识是越辩越明,文化、历史、核心价值观的探讨能为参与者提供更多思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仅是学生,所谓教学相长,老师亦如此。学习外语本身即打开了一扇看待另一个世界的窗户,从来不是为了下定义和对现象盖棺定论。并非以灌输统一的、非黑即白的价值观为目的,而是力求为学生带去相对客观、积极有度的影响,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符合高校人文价值观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
2 结束语
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方向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问题,具备问题意识。讲授式教学虽然适合德语基础知识的讲解, 但仅仅“传道受业解惑”的模式面对现今成长在数字虚拟时代的零零后的大学生已明显不够,穿插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交际法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布鲁姆教育分级理论对于“大学德语”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十分前瞻的指导意义。
课题项目:本文受2020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A10GY20D003)资助
参考文献
[1] (美)布鲁姆,著.教育目标分类学第1分册认知领域[M].罗黎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 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 勾占宇.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新乡学院学报,2017,34(10):74-76.
[4] 霍学深,贺清.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对测绘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05:146-147.
[5] 齐半连.布鲁姆的教育理论简介[J].外国教育研究,1985(3).
[6] 祝珣.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4(9).
[7] 祝珣,马文静.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