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课”标准的混合式俄语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应用

2020-11-25陈佩佩

科教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金课混合式教学应用

陈佩佩

摘 要 “金课”是高质量课程的统称,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俄语混合式课程建设需要高度重视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既是对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知识的有效整合和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混合式教学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时间更具弹性,评价体系更加客观。本文将对标“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以石河子大学俄语实践课程为例,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块教学实践。

关键词 金课 混合式教学 俄语实践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68

Abstract "Golden class" is a general term for high quality courses, which has the standard of "high level, innovation and challenge". In the information-based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Russian hybrid curriculum needs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is not only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ussian professional basic stage knowledge,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Blended teaching can enrich teaching resources,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make learning time more flexible and evaluation system more objective.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golden class", this paper takes the Russian practical course of Shihez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module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golden class; mixed teaching; Russian practice course; application

1 “金课”标准下的俄语混合式教学

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课”这一概念,指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打造“金课”。同年教育部吴岩司长提出高等教育打造“金课”建设,提出“高阶性,创新性,挑戰度”作为“金课”标准,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金课”是高质量课程的统称,以课堂为核心,涉及课堂内外,以“师生互动,关注过程,严格要求”为基本特征(陆国栋, 2018)。所以,“金课”的建设高度重视课堂的有效教学,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俄语学习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属性。工具性重视语言技能、言语表达、语法逻辑等;人文性强调借助语言学习锻炼思维能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俄语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建设应以夯实言语技能为基础,强化教学的育人作用,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同他人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借此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而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以石河子大学“基础俄语综合训练”课程为例,对标“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探讨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块教学实践。

2 俄语实践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基础俄语综合训练”为专业必修集中实践环节,开设于大二第二学期,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巩固学生在前三学期已经学过的俄语语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言语技能,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加深对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的了解,为后续提高阶段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总之,该课程具有长期性、受众广、重提升的特点。

原传统的“基础俄语综合训练”教学模式以面授为主,教学内容涵盖词汇、语法、言语礼节和国情知识。教学方式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习题演练(主要是全国俄语专业四级真题)这种理论结合实操的方式。该实践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有:(1)课时少,任务重。现有学时仅能保证部分核心知识内容的讲解和训练,提升和扩展知识的时间有限,能力培养和实操训练效果也有待于提高。因此在课堂上需要处理学习速度和学习质量之间的矛盾,学生常常重视速度,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语言知识的死记硬背,缺乏重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锻炼。(2)在线资源缺乏。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以纸质版的为主,网络上同俄语相关的电子资源虽然很多,但难度层次有差异,学生辨别能力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与课程相匹配的在线资源。(3)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勤,期末考试占到70%。因而出现了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比较单一,多将时间放在应试上,忽视了俄语学习的人文性。

3 混合式模块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1)重视高阶性。注重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达到最佳的视听学习效果;强调课程内容质量,教学内容的信息在深度和宽度上具有延展性,课程内容主要涵盖词汇分析、语法解析、言语礼节和国情文化四大模块,根据模块建设可视、可听、可学的在线资源库。

(2)培养创新性。外语学习过程中,需要将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到批判性的接受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依托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块教学方式,使得课程内容具备丰富性和趣味性,教学形式体现互动性和开放性,学习效果体现有效性和延展性,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适当的挑战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适当提升难度。这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师花费更多时间备课,同时学生也要有较多时间思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对相应问题有更多的思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为了更好地呈现具体操作,将以言语礼节模块中的“祝愿语”为例,展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祝愿语作为言语礼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的一种礼仪性语言,在促进双方的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进展情况如下:课前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教师录制的“祝愿语”视频(约12分钟),了解俄语祝愿语的定义、使用范围、所含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俄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祝愿语情景和用法;完成视频后的相關巩固习题;思考扩展性问题,比如中文中祝愿语的使用情况,同俄语中的使用存在哪些差异,哪些是各自的特色用法。课上教师讲解俄语“祝愿语”中出现的词汇和固定表达,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课前所观看视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并提醒学生注意容易混淆的地方;根据已经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制作PPT对视频中所留扩展问题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们可以针对报告内容进行提问。课后学生完成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作业和测试。

学生在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俄语语音、语调知识和一定的语法、词汇知识。因此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块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阶段性水平进而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这既需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也需要教师对该班级整体俄语水平的准确估量,做出有效的线上教学设计。

在俄语教学中,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往往是评优选优的重要指向性标准,学生学习俄语的工具性目的更为强烈,人文性的相对忽视提醒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注重思想的表达,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和价值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视语言学习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作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外语的学习最终是要用于实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活学活用,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使其很快进入语言环境,不断提升学习者的外语自我表达能力。

4 混合式模块教学的优势

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模块教学实践进一步扩展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在线教学设计。既是对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有效整合和提升,同时也有利于课程研究且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

线上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多种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操作网络各种软件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进行的相关讲解讨论有效地扩展和补充了相应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区分重点和难点,符合学生学习特点。

学习者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时间更具弹性。在线教学既方便学生和他人共享资源,也方便老师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习惯,同时方便开展多种形式的言语实践训练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评价体系主要考虑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同时又能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刺激学生学习动机,进而提升学习积极性。评价体系的设计涉及教学活动的各个关节,同时评价方式更为多元化。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即时提供学生学习数据,测验数据,作业数据等一系列信息,可以具体看到学生课程访问总量,单次访问时间,时长,学习资源分配时长,作业分数,正确率,错题部分等一系列数据。量化的数据有利于教师更加直观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5 结语

“基础俄语综合训练”混合式建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外语使用能力,促进知识的扩展,同时与之相关的实操训练能助力学生备考俄语专业四级。混合式模块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结合教学机制,结合专业专题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强调知识重点,开启课堂讨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者。总之,开展混合式模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俄语学习的高效化,切实提升学生的俄语学习能力。外语的学习最终是要用于实践,要注意培养学生活学活用,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使其很快进入语言环境,不断提升学习者的外语自我表达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校级混合式教学改革专项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基于“金课”标准的《基础俄语综合训练》混合式模块教学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JGH2020-34)

参考文献

[1] 冯智文.中国外语金课的内涵及其建设方略[J].外语教学,2020,41(02):59-63.

[2] 胡杰辉,胡加圣.大学外语教育信息化70年的理论与范式演进[J].外语电化教学,2020(01):17-23,3.

[3] 刘宏,孙玉华.新时代《国标》实施与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方向和新任务[J].中国俄语教学,2018,37(03):68-73.

[4] 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23-25.

[5] 于长春,刘扬,赵彤宇,姜娟,史慧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俄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2):189-191.

猜你喜欢

金课混合式教学应用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