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2020-11-25周岚
周岚
摘 要 酒店用工的压力不仅源于对用工数量的要求,更多的是在人才质量的供需不匹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虽然尝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但用人酒店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评价没有显著提高。通过对教学体系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体系与酒店岗位(群)能力要求尚不能完全匹配,造成人才培养目标难以达成预期效果。本次课题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查阅法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立足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构建了酒店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改善学生培养活动,提高酒店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群)的适应和发展能力,为适应行业发展转型提供思路。
關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 学生学习成效 综合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12.012
Abstract The pressure of hotel employment is not only due to the demand for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but also the quality mismatch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alents. Although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employers' evaluation of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has not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paper makes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factors in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finds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the student learn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hotel post requirements are disconnected from each other,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It mainly uses the interview method and th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to study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learning effect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and vocational spirit , the model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learning effect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s i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improving student cultivation, improving adap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s, and adapting to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major of hotel management; student learning effe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0 引言
大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是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及定位,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客观的资料分析与搜集,对大学生在完成一系列课程或者培养计划之后,能够证明其在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上具备了应有的能力。[1]它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所做的测量,也是学校育人质量的客观反映。笔者通过对杭州招用高职院校实习生的多家高星级酒店中的人力资源总监或人事经理访谈得知,酒店用工的压力不仅来源于对用工数量的要求,更多的体现在人才质量的供需不匹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以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为核心,注重培养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能力,以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群)发展的适应性。但从用人酒店反馈的情况看,酒店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评价并没有显著提高。为找出问题所在,我们对现有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教学实践符合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的要求,但是在对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上,还保留着较多传统的、单一的模式。评价体系具有导向性作用,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与酒店岗位(群)能力要求尚不能充分匹配,是造成人才培养目标难以达成预期效果的主要缘由。基于此,我们对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体系展开了探讨和研究。
以“大学生学习成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相关的文献,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本科教学具体课程的效果评价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等;以“高职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现代应用技术影响下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以及不同教学模式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在此结果基础上以“酒店”为关键词进一步检索,并没有发现相关文献。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大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指标构建和有效性等方面,主要研究对象是本科层次的学生; 第二,关于学习成效评价的讨论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第三,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献还比较欠缺。
1 构建高职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的思路
评价体系是由多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2] 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两门课程的简单体现,是学生经过完整的专业培养后的整体反映;体现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过程,对专业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认识,以及学生跨专业领域思维的养成。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构建时依据管理学中的SMART原则。其中:Systematical(系统性),指体现评价中各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Measurable(可衡量性),指要有具体明确的评价维度,评价指标可衡量;Applicable(应用性),指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合理可行;Reliable(可靠性),即为了保证评价目标的实现,获取准确的评价信息和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
借助于行业发展转型的大环境,近年来酒店专业建设在产教融合方面相对成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教师参与到日常教学和评价,知识内容的学习成效通常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转化和有效载体运用才能外显,甚至在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内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此,进行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的时间点确定为学生大三在企业完成实习课程的阶段。
2构建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体系
2.1 明确评价主体
高职教育“应用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要求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是由学校和企业根据学生受教育层次定位等因素共同来完成的。每项评价内容由酒店部门主管、岗位指导教师、同事、实习指导教师(校内)进行评定,作为彼此独立的评价主体,观测内容的会有差异。多元主体的评价,以最大限度体现数据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2.2 确定评价指标层级和数量
“强调技术、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是培养高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在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中对专业培养格能力要求包括: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满足宾客个性化要求;具有解决酒店服务、运营与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并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具有酒店前厅接待、客户关系处理、客房清扫与服务、房务部经济效益分析等酒店房务服务与督导管理能力;具有餐厅摆台、宴会设计、酒水服务、餐厅运转与管理等酒店餐饮服务与督导管理能力;具有酒店组织架构设计、酒店市场营销策划、酒店员工培训计划编制与执行、酒店员工绩效评价等酒店运营与管理能力等。[3]因此,将酒店专业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一级指标定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三项。这三项能力分别从三个评价维度来反映学生学习成效,它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最终形成步步深入、系统的学习成效体现。第一是基本能力,表现为成为酒店一般从业人员的基础能力,也是岗位适应能力的表现; 第二是专业能力,表现为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巧)完成某一岗位具体工作,是岗位胜任能力的表现;第三是职业发展能力,表现为任务组织、优化以及工作的反思、问题的解决、技术的创新等一定的职业潜能,具体包含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在与多家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部门总监访谈的基础上,根据酒店行业一线岗位工作特性得出酒店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排在前八位的按序分别为:职业适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探究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对近两年毕业后仍留在酒店行业工作的部分毕业生调研,经整理后发现,毕业生们认为重要的工作能力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协调安排、学习方法、理解他人、时间管理、解决复杂的问题等。其中在旅游相关行业,第一重要的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第二重要的能力是积极学习,第三重要的能力是理解他人;同时,根据酒店行业的特征以及专家建议对学生外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需要增加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在此基础上进行指标具体化,确定了十三个二级指标。
2.3 设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表》
聘请校内外专家,根据高职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指标建构要求和原则,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对一级和二级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明确具体评价内容,并且增加了一个加分项和一个减分项,如表1所示。
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体系中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比例由五家不同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共同打分取平均数确定。每项评价内容由酒店部门主管、岗位指导教师、同事、实习指导教师(校内)分别按完成工作任务的表现分别按30%、30%、20%、20%的权重在终结时给定成绩。
表1中优秀、良好等评价等级标准主要表现为:优秀,即明显超越本岗位任务的常规标准要求;良好,即能够偶尔超出本岗位任务的常规标准要求;一般,即基本达到本岗位任务的常规标准要求;差,即明显低于本岗位任务的常规标准要求,或工作中出现大的失误、疏漏。
为能够进行量化计算,专家采用模糊语言进行定性描述或打分方法将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转化为确定指标。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区间数表示这部分定性指标的规范化结果。由于模糊语言评价学习成效指标的可能取值为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四種,因此可以建立学习成效评价指标值定性评价、评分值、区间数之间的规范化映射,如表2所示。
表2 定性指标规范化
3 结论
高职学生学习成效主要是通过学习者的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格完善以及创新设计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来表现和测度的。根据管理学PDCA理念,评价体系不仅能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优劣,而且能反映学生学习成效欠佳背后的复杂原因,利用评价反馈的数据有助于引导学生改进学习过程;同时有助于学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科学管理服务的。
相较于以往的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弥补了专科层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研究的不足,对提升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提供借鉴。本文同时存在不足之处在于,仅对杭州市的高星级酒店展开调研,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此外,对构建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普适性未能得到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王祥兵.大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5.33(3):97-105.
[2] 徐静,等.国内开放存取认可度影响因素探究[A].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第23届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C].2015.
[3] 江小明等.对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