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创作策略探究
2020-11-25刘文
摘要:在如今多重语境叠合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多层次的探讨与解读。其中,社会人文纪录片更是聚焦“大社会”中的“小人物”,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再现呈现普罗大众的生存现状。多样化的社会语境为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在创作策略层面还应保持视角、叙事、主题等方面的创新。
“所谓人文社会纪录片,是特指那些以普通人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为记录对象,主要从人文的角度去反映和展现的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从人文视角对社会各阶层人的生存状况进行纪录与观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观众在观看此类纪录片时能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认同感。
一、纵览社会环境,聚焦个体人物
赛莱说:“不论一部纪录影片是直接使用语言表述或是通过造型、通过材料的展示来表述;也不论观众是否被要求表态,影片制作者的态度是否明朗,被唤起的感觉只有一个:影片打开了一个眺望真实的窗口。一部非虚构影片总是在直接间接表现真实,同时尝试着在这个真实之中寻求真理。”既然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是打开一个“眺望真实的窗口”,那么我们所眺望的视角便是整个社会,通过窗口的范围将目光聚焦于个体人物的生存现实。
社会环境是纪录片创作的依托,纪录片更是社会环境的客观再现。社会环境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和纪录片内容的体现应该具有两个层面。第一,从宏观角度分析,纪录片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受到社会制度、发展、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从微观角度分析,每一部纪录片的选题都有其相应的领域,该领域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与发展等都成为影片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要处理好这两个层面的关系,才能达到“纵览”的视角与胸怀。
纵观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纪录片出现了一片兴旺的景象,选材面拓宽、手法新颖、类型丰富等新特点都是伟大变革在纪录片领域的体现。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引发的“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可以证实,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须将视野放大到整个社会环境之中。
重现不仅仅是用影像手段将人物呈现在观众面前,更是要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再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关注个体的人物,从社会环境的高度纪录普通人的生存发展。导演周浩拍摄的《高三》,将一年一度的高考重现的同时,更是把高三学子和高三老师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导演焦波创作的《乡村里的中国》同样是在我国农村大发展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下,用373天的拍摄,选择了山村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呈现了一部“故事性强,泪点多,笑点多,思考多,为农民说真话的”纪录片。
二、强调叙事纪实,呈现完整故事
“故事,是对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进行有趣的叙述或讲述,以吸引倾听者,无论他们是读者、听众还是观众。最基本的一点是,一个故事要有开端、发展和结局,要有富有感染力的角色、上升的张力,以及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的矛盾。”故事的作用在于能够吸引与本故事传递内容达到一定共鸣的观众,并让观众有观看下去的意愿了解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从而完成叙事。
在当今的纪录片市场,精彩而具有感染力的故事,是所有人追捧的对象。纪录片的故事需要创作者在长期的拍摄与创作中去发现,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场景中拍摄到有价值的镜头画面。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创作者要树立“完整记录”的意识,对于一个重要事件的拍摄要做到过程越完整越好,绝不吝啬相机内存,并保持长时间开机等待意识。
但這也并不是一味地开机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而要在“完整纪录”意识的前提之上增强故事意识,抓住事件发展的转折点、重要细节、人物情感变化等重要环节,从而为后期剪辑留出足够的创作余地。在后期剪辑创作过程中,更要带着强烈的故事意识,讲述一个精彩而具有感染力的故事。
三、增强主题意识,强化社会效益
“从严格意义上说,主题是一个特定故事的总体的潜在的中心思想,它往往阐述人类关于某方面的一个持续性观念。”人文社会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其具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并用纪录片所特有的真实性特征营造真实的意境,引导观众进行反思与自省。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应该是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构建的一个隐喻系统,一部优秀的人文社会纪录片所构建的隐喻系统更应具有真实的属性。这种真实属性的存在,让人文社会纪录片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也就是引导观众反思自省,甚至推动整个社会的反思自省,从而让其价值超越故事本身,凝练出具有普世高度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它的终极目的发挥其终极价值。
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问题的优秀的人文社会纪录片。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市卫计委联合策划拍摄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和《人间世第二季》,该片以医院为拍摄地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展现了一个真实人间事态。将医学技术的发展、医患关系的发展、重大医学决定的选择以及面对生死的人间百态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引发观众的思考。以侵华日军“慰安妇”为题材拍摄的两部纪录片《三十二》和《二十二》,用影像纪录最后一部分受到迫害的“慰安妇”的生活现状和对她们惨痛经历的回忆,将那段沉痛的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其在人权和战争方面引发的思考和产生的社会价值是超越国界的更是影响全人类的。
纪录片的主题还应该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以适应多重语境下不同人群多样化解读的需求。
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创作必须秉持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对问题深入探讨的意识,以及发现生活的敏锐嗅觉,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引发观众和社会思考,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题深刻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1] 崔晓涵.论人文类纪录片主题的深度挖掘与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 郭明,王浚丞.对新时代中国人文社会纪录片传播取向的思考[J].电视研究,2020(02).
[3]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 柯燕.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发展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6).
作者简介:刘文(1992—),男,山东安丘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