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缅古代交流史
2020-11-25和玥辰
摘要: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统一王朝蒲甘于1044年建立之前,这片土地上就已经存在过林阳、掸国、骠国等早期国家。缅甸与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交流也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说是整个东南亚地区除越南外,与中国最早开始交流的国家。本文旨在从历史角度分析和讨论中缅关系,涵盖了前蒲甘时期和统一封建王朝时期的交流史。
关键词:中缅关系;缅甸;中缅交流史
中国史书关于缅甸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但其中并未刻意提及缅甸,只是说它是从中国到印度(书中称身毒)要经过的一个地方。而提到中缅之间有交流活动的记载,见于《后汉书》,这个时候还没有对缅甸地区国家的称为,只是称其为“永昌徼外夷”,也就是说是永昌郡外的国家。记载称永元(汉和帝期间)六年,也就是公元94年,永昌徼外夷遣使者进贡犀牛和大象。
而永元九年(公元97年),就有了掸国遣使进贡的记载。公元120年,掸国国王向汉安帝献乐以及幻人(魔术师),后汉书里记载这种幻人可以从嘴巴里吐火,把头换成牛头或马头。他们自称海西人,因为海西又指大秦,可以说明掸国与汉朝当时就有贸易往来。
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骠国之前并未与唐朝有过交流,在听说南诏归唐后,就有心内附。贞元十七年(801年),舒难陀曾被派遣到唐献国乐,此年到达成都,韦皋又为他作谱。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舒难陀到唐朝贡,并且献乐十二首,乐工三十五人。据《宋史》记载,景德元年(1004年),蒲甘遣使同三佛齐、大食国一道来朝。崇宁五年(1106年),蒲甘入贡。在此前,蒲甘被视为属国的属国,但宋徽宗此次将蒲甘定为大国,按大国国礼接待。绍兴六年(1136年),蒲甘也曾遣使来朝,进献当地特产。
元朝立国后,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遣勘马刺失里、乞带脱因以及刘源出使蒲甘,要求蒲甘前来朝贡。而蒲甘是否应忽必烈要求来元朝贡,《元史》并无记载。
蒲甘王朝亡于1287年,霍尔的《东南亚史》说缅甸由于屡次在云南边境骚扰,1283年被元军打败,当时的国王纳拉蒂哈帕特逃往勃生。也就这一舉动使得蒲甘灭亡,北阿拉干独立,孟族首领塔拉布亚起兵反叛,虽然纳拉蒂哈帕特想要返回王都,但是为时已晚。此后就是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时期(1287-1531),虽然蒲甘已经灭亡,但是在1299年之前,蒲甘唯一一个幸存的王子克约瑞返回蒲甘,成为掸人三兄弟的傀儡,下文所说的缅王,指的就是克约瑞。1299年后,掸人三兄弟杀了克约瑞并且焚烧了这座城市。
忽必烈先前在缅甸置缅北行省和缅中行省,又于1288年废弃,将缅中合至云南行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缅甸才派遣委马刺菩提班等人来进贡方物。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缅国进贡已驯服的大象十头。元贞元年(1295年),
蒲甘阿刺扎高微班的进贡舍利和宝玩,同年还进献了三头驯象,第二年持续进贡。
据《明史》记载,明朝建立后,对于各地来朝者赐予钞币、金牌、冠服等。每当朝廷改元,就会颁给各宣慰司一道敕谕,一面铜铸信封,一百张以“文、行、忠、信”为号的勘合号纸。各宣慰司需要进贡或者参奏事情就填写后赴京。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时期设立的四夷馆,是中国最早的官方培养翻译人才的地方。据《增订馆则》记载,从永乐五年(1406年)起,为外国朝贡特设立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和通事。译字生主要从事文字翻译,通事从事口头翻译。到了正德中期(正德年间1505-1521),增设了八百馆,由于当时八百媳妇国(在今泰国)兰者哥进贡。到了万历中期(1582-1620),又设立了暹罗馆。当丙、云清、班思杰、康刺改、潘达速、已扯盼六名缅甸人在京朝贡后就都留在了缅甸馆教授缅文。
或许东吁之前就曾遣使入贡,但是清朝建立后,有记载的首次入贡是在乾隆十五年(1749年)。1752年雍籍牙王朝建立后,就开始频繁侵犯中国西南边境。从乾隆三十一年(1765年)起就有关于云南官军与缅匪交战的记载。1787年,缅甸内附并且进献了缅甸音乐。乾隆五十五年(1789年),缅甸国王孟陨遣使为乾隆皇帝贺寿,进贡驯象,请求皇帝封号,被封为缅王,中缅关系自此恢复正常化。1790年,因为缅王送回了羁留缅地的中国人,收到了乾隆皇帝的嘉奖。此后缅甸一直保持着对清朝的朝贡活动。清朝延续了明朝设立的四夷馆。
参考文献:
[1] 王巨新.清朝与缅甸、暹罗封贡关系比较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10(11).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 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 王博.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8] 赵汝适.诸番志[M].北京:中华书局,1856.
[9]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 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 D·G·E·霍尔.东南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作者简介:和玥辰(1995—),女,云南丽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