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歌剧咏叹调《杨柳之歌》的演唱处理
2020-11-25周尚芮芃
周尚 芮芃
摘要:歌剧《奥赛罗》是威尔第的歌剧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歌剧里面,几乎每一首女高音咏叹调都称得上是经典之作。特别是女主角黛丝迪莫那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杨柳之歌”尤其受歌唱家的青睐。歌剧《奥赛罗》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奥赛罗》的基础上改编出来的一部经典歌剧,“杨柳之歌”是这部歌剧中的女主人公黛丝迪莫娜临死前的一个经典唱段。在这个唱段中,采用的形式是唱歌者自述和对话的方式。黛丝迪莫娜借助母亲的一个侍女芭芭拉的爱情悲剧故事描述了自己发现深爱的丈夫对她的态度转变后内心所产生的惶恐和不安,显露出来的悲情和恐惧在这个唱段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文章以歌剧《奥赛罗》中咏叹调“杨柳之歌”的演唱处理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探讨有关“杨柳之歌”在演唱技巧、情感处理、艺术风格方面的把握。同时选取了三位女高音歌唱家苔巴尔迪、卡娜娃、弗莱尼的演唱版本进行比较研究,用比较的手法,对他们的演唱处理进行分析,在总结和归纳三位歌唱家对原作内涵的共性表现和演唱风格的各自特色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不同版本的有益实践经验,探讨对声乐歌唱者的启示和意义。并总结她们三人的各自特色,进一步加深声乐表演和二度创作的规律、特点的认识和把握,从而进一步为演唱好威尔第歌剧咏叹调提供参考。
关键词:威尔第;歌剧;杨柳之歌;奥赛罗;演唱处理
一、歌剧《奥赛罗》中黛丝迪莫那咏叹调“杨柳之歌”的演唱处理
(一)准确掌握咏叹调“杨柳之歌”的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通常要具备灵活的呼吸、咬字、换气等基本要素。就“杨柳之歌”而言,灵活自如的呼吸、恰到好处的换气、合理把握歌唱语言、保持声音线条的连贯是唱好“杨柳之歌”的必不可少的演唱技巧。
关于呼吸:掌握正确地呼吸是我们演唱“杨柳之歌”的基础。一般来说,科学的呼吸在歌唱过程中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乐句的变换而跟着发生变化。
关于换气:在唱歌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换气非常重要,因为不当的换气必然会影响歌唱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关于歌唱的语言:歌唱艺术包含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即语言和音乐。在歌曲表演艺术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对于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使歌曲更具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中强“mf”快速的渐弱到“PPP”,是黛丝迪莫那情绪爆发的体现,这一句由中强到弱,最后用“ppp”的力度用说话的方式(parlanto)念诵着“她总是用这简单的歌调来结束故事”。
关于声音线条的连贯:意大利人将声音线条的连贯称作 Bel legato(美的连贯),认为这样的声音才能真正做到打动人心。演唱好“杨柳之歌“的前提就是要保持声音线条的连贯。
(二)准确演绎咏叹调“杨柳之歌”的人物情感
准确的情感表达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是高质量演绎声乐歌剧作品的必要条件。就咏叹调“杨柳之歌”而言,情感的準确演绎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部歌剧中,女主角黛丝迪莫那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细腻的人物,所以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应该准确抓住人物情感的把握。在这首咏叹调中,威尔第通过加入了一些场景式的对话来向观众精准地表达出女主人公黛丝迪莫那的内心世界。这首咏叹调显得是如此的悲伤又时刻充满着一种恐惧。因此,在演唱的时候除了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外,还要能根据台本准确塑造出女主人公黛丝迪莫那的性格及形象。
(三)准确把握咏叹调“杨柳之歌”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的准确把握是演绎作品的一个比较高层次的要求,是更有难度的。
“杨柳之歌”是威尔第经典歌剧《奥赛罗》中的第四幕的开场女高音唱段,在这首咏叹调中,威尔第通过加入了一些场景式的对话来向观众精准地表达出女主人公黛丝迪莫那的内心世界,使这首咏叹调显得如此的悲伤又时刻充满着一种恐惧。因此,在演唱的时候除了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外,还要能根据剧本准确塑造出女主人公黛丝迪莫那的性格及形象。
二、黛丝迪莫那咏叹调“杨柳之歌”三种演唱版本比较分析
“杨柳之歌”作为一首著名的咏叹调,一直受到很多著名歌唱家的钟爱。她们的演唱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每个歌唱家的版本都会给我们不同的借鉴和指引。本文选取了雷娜塔·苔巴尔迪、弗莱尼、卡娜娃这三个演唱版本,她们各具特色,下面将进行简要比较分析。
(一)三位艺术家简介
本文选取的三个歌唱家演唱的版本,分别由雷娜塔.苔巴尔迪(Renata Ersilia Clotilde Tebaldi)、卡娜娃(kiri Te Kanawa)、弗莱尼(Mirella Freni)演唱。
(1)雷娜塔.苔巴尔迪(Renata Ersilia Clotilde Tebaldi)
雷娜塔·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于192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佩萨罗,在1948年的时候,苔巴尔迪回到了斯卡拉歌剧院并且成为了这个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
苔巴尔迪除了是一位优秀的抒情戏剧女高音外,对花腔的掌控也极为出色。她对气息的掌握非常娴熟,对半声技巧也能熟练自如,她发声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强制的紧张力,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柔润流畅,松弛自如。总的来说,苔巴尔迪无论是声音还是她的歌唱方法,在意大利美声中都是非常经典,如教科书一般,她塑造过的形象包括黛丝迪莫那都很经典,至今仍然是歌唱者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2)卡娜娃(kiri Te Kanawa)
在一段时间内,迪·卡娜娃有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称誉“世界第一抒情女高音”。她的声音在音色方面非常明亮,而音质方面则显得无比丰润、光滑、清丽、自然而甘美,这样的特点让她的声音与别的女高音歌唱家相比显得独具魅力。卡娜娃成名很早,但真正让她扬名国际乐坛的还是1974年她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临时顶替演唱威尔第歌剧《奥赛罗》,凭借这次演唱,她的声名达到顶峰。
(3)弗莱尼(Mirella Freni)
米雷拉·弗莱尼(Mirella Freni)出生于20世纪的30年代,在那个时代是意大利极富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第一次登上歌剧舞台是在1955年的时候,那次她在自己家乡的一个剧院演唱了歌剧《卡门》中的米卡埃拉,此后随着声名渐起,她开始在意大利各个地方的大剧院演唱。1960年对弗莱尼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一年她在格林德伯恩歌剧节中饰演了歌剧《唐·璜》中的采琳娜,这让她从此声名鹊起,真正得到了歌剧界的高度认可。1963年,她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饰演的《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当时引起非常大的轰动,从此也真正奠定了她在歌剧界的顶尖位置。1965年,她登上了所有歌剧演唱者梦寐以求的大舞台圣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他所塑造的“黛丝迪莫那”的形象也是歌剧史上非常经典的一个角色。
(二)三个演唱版本之比较
三位歌唱家都是黛丝迪莫那这一角色的经典演绎者, 并且这一角色都为三位歌唱家在歌剧界奠定了地位。1974年,卡娜娃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演黛丝迪莫那后,立刻使得她获得了“时代的伟大歌唱家”的称誉。1955年,苔巴尔迪在大都会歌剧院成功出演“黛丝迪莫那”之后,苔巴尔迪成为歌剧票房的保证,被誉为“满座小姐”。黛丝迪莫那也是歌唱家弗莱尼的经典保留角色之一。
从表1中的具体比较可以看出三位歌唱家在演唱速度、人声类别、个人特点上的不同。具体个人特点如下:
(1)卡娜娃塑造的戴斯迪莫那,乐感显得非常细腻,丰塑富而敏锐,并且她非常善于利用音色变化表达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剧情氛围起到烘托作用。不仅表现了黛丝迪莫那温柔的个性,同时也赋予了她具有“坚贞”性的人物形象,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她为爱情而牺牲的决心。
(2)弗莱尼塑造的戴斯迪莫那,在尊重原作的版本基础上赋予了女主人公更多的“温柔”,在演唱时速度适中,语气温婉,旋律十分连贯没有多余的装饰音,此外,在演唱过程中,很少加入肢体语言,形象的表现了黛丝迪莫那此刻的失落、低沉的心情。
(3)苔巴尔迪塑造的戴斯迪莫那,相对于卡娜娃和弗莱尼两位歌唱家来说表现出的失落与无奈,她赋予了女主人公更多的“执着”和“勇敢”。速度缓慢,语气、咬字和力度上也较前两位歌唱家来说更为丰富和夸张。
经过这些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三位不同风格的的歌唱家对“杨柳之歌”做了一些不同的处理手法,但她们同时也有一些相同点。比如,三位歌唱家在对黛丝迪莫那的性格把握上都非常精准,都把黛丝迪莫那对即将面对残酷命运的恐惧和为了爱宁愿牺牲的思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并且对黛丝迪莫那在这个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感情起伏表达得非常到位。虽然表演上各具特色,但她们都完全遵循了谱面上的的表情记号,从而把握了这首歌的基本风格。
三、结语
本文以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经典唱段“杨柳之歌”的演唱处理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的分析、比较,探讨了这首咏叹调在演唱技巧、情感处理、艺术风格方面的要求及特点。同时选取了三位女高音歌唱家苔巴尔迪、卡娜娃、弗莱尼的演唱版本进行比較研究,在对这三位殿堂级女高音歌唱家在原作内涵挖掘及演唱风格等方面进行归纳对比的基础上,探讨她们各自的二次创作特色,对她们的演唱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加充实了对咏叹调“杨柳之歌”的演唱处理的认识和把握。
参考文献:
[1] 贺星.威尔第歌剧《奥赛罗》的戏剧结构研究[J].文艺争鸣,2013(08).
作者简介:周尚(1988—),女,湖北武汉人,助理讲师,在职研究生;芮芃(1988—),男,湖北武汉人,中级,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