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的运用和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11-25靳会敏申进平谢红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微课历史核心素养

靳会敏 申进平 谢红改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微课的制作和应用要落实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落实时空观念的培养,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注重史料实证,着力培养学生重证据的意识和处理庞杂信息的能力;突出历史解释,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解释方法,重视以史为鉴;抒写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微课;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1-0070-03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纪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于其具有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特点,更有可以反复观看、便于网络传播等优点,颇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笔者接触微课的六年多来,也制作了不少微课。现结合自己的制作和应用经验,谈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大部分。与传统的“三维目标”相比,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但核心素养更能反映历史学科的本质特点。笔者认为,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应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落实课程标准为原则,以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

一、渗透唯物史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历史课的课时较少,课堂时间又很紧张,难以对教材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知识点展开详细、全面、客观的评价。如秦始皇、项羽、曹操、李世民、岳飞、戚继光、李白成等历史人物,推恩令、科举制、全球化等重要知识点,往往让学生难以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是授课的重点、难点,如果仅靠教师说教不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微课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曾制作了一些有关民族英雄的微课。在微课中,笔者将岳飞和郑成功做了对比,清晰地让学生明白民族英雄“是指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又如科举制,这是很复杂的制度,又是教学重点,笔者通过制作微课,在5分钟的时间里,用生动的剪辑视频,让学生明白了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及其弊端,力图引导学生辩证看问题。类似的知识点还有全球化的利与弊等,提示学生要多角度去反思、评价,辩证看问题。

二、培养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一般是指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教师也应“力图从整体上掌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指引学生“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时序性的历史讲解,好处显而易见,可以使学生迅速理清历史的脉络,但是,纵向联系往往不够明显,影响学生对整体历史的理解。如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教科书和教师往往从国内意义讲述,一叶障日,不见泰山。为了说清新中国成立前后世界格局的变迁,笔者制作微课,从北约成立和新中国成立这同一年先后发生的两件大事,去解释它们分别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这就帮助学生构建了自己的历史知识纵横网络,同时使他们深化了对复杂历史事件的理解。

微课,不仅仅是讲解知识点,还包括对试题的讲解。制作一些讲解试题的微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内容,学会阅读与表达,进而落实课标的要求。因为好的试题都是对课标的落实。如针对2017年河北中考第30题有关铁路发展的历史试题,笔者精心制作了一个微课,详细说明了此题的解法。解答这道题,需要在详细阅读图表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的整理,廓清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历史事件的纵、横截面进行研读,进而归纳出铁路从欧洲走向世界、各洲间发展不均衡、发展迅速等特点。

三、注重史料实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历史的理解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价值观的基础。

平时,笔者常常有意识地跟踪史学界的最新成果。近几年,司母戊鼎改名、曹操墓和杨广墓的发现以及大运河申遗等与史学有关的事情,笔者都会制作相应微课,供学生课外学习,以弥补教科书相对落后的不足,做到与时俱进。这种微课效果很好,学生很爱看。

如针对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出现贴标签、脸谱化的庸俗学史的现象,可以制作一些微课,用丰富的史料、史学界的新成果去改变学生的认知。笔者从对曹操的评价、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慈禧太后的多面人生、袁世凯是否是窃国大盗等角度制作了一些微课,以利于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人物。史料是揭示历史真相的有效证据,更是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础。没有了史料,历史学就是空中楼阁。所以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以及如何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然后形成新的问题视野,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顺利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四、突出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它包括对史料的解读能力和观察能力、重证据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无论是对史实的解释,还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解释,都是历史教学和考试的范围。

历史学科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又是一门解释性的学科,在解释时必须要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方法。其中的“论”是指建立在解读和阐释史实基础上的,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提炼总结而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

以史为鉴,是历史教学的社会价值所在。历史学习不仅是为了记忆一些史实,还要为现实把脉,赋予历史事件自己的评价或者解释,以更好地发挥历史事件的借鉴作用。简单的课上说教、抄写教师得出的所谓既定结论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庸俗的催眠,学生也不感兴趣。

鉴于此,笔者运用有关苏联的数据、名家言论和围绕相关史实制作了“苏联解体的教训”的微课,借苏联解体的教训来思考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警示教育意义明显,而且结论并不唯一,让学生的思考不限制于条条框框。学生看微课后懂得,苏联解体是确定的史实,但苏联解体的原因则是历史解释,丰富多彩且不唯一。现在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市场经济改革、深化改革、深入反腐、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举措,就是从苏联解体中深深汲取了教训,其借鉴意义不言而喻。

五、抒写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家国情怀,对自己、对家庭、对家乡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爱是一脉相承的。

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微课制作的空间较大。如可以制作古代历史名人系列微课,以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可以制作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微课,以致敬伟人、追思伟人;可以制作有关抗日英雄的微课,以弘扬革命英雄主义;还可以制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如雷锋、焦裕禄等“双百”人物的微课,以抒写家国情怀……在沙河市历史名人方面,笔者曾制作了“宋璟”等微课,并在教学校本课程时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在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上,随着寻根文化以及宗族文化的兴起,笔者利用自己是打锅申氏第二十二世后人的便利条件,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研读文献,利用家谱、碑刻等资料,制作了冀南打锅申氏祖先起源于蒙古族的系列微课,探讨了元末明初打锅申氏的源流和迁徙原因。由于本地有很多学生为打锅申氏后人,所以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借机让学生分辨传说和史实的区别,通过家谱和碑刻等史料证据,让学生明白,有一分证據说一分话的重要性,并从蒙古民族远去的背影来印证元末明初民族交融的事实。这就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进而培养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历史不再是与己无关的空洞说教,而是身边的现实。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微课应该定位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辅助工具,不宜夸大,不应喧宾夺主地代替教师的课堂讲授。历史微课的制作,要以学生兴趣为引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历史课程标准,着力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俞月丽.例谈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5(16):95.

[4]马晨皓.微课在现代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5):141-142.

[5]徐凭跃.“史料实证”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6(6):34-36.

[6]李海军.例谈历史“微课”的制作与实施[J].西藏技术,2014(11):58-60.

(责任编辑 柳紫)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出版融合重点实验室、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的研究”(编号:RJB0320008)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微课历史核心素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新历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