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的故事,先生的诗和远方

2020-11-25赵一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赵一波

[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诗《好的故事》首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这篇散文诗,教师要读透文本,理解它的结构之巧、语言之精和表达之丰,体会作者表达的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以读代讲、借助资料和拓展语境等途径,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怀,感悟文章的表达艺术,从而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策略;以读代讲;拓展语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31-0007-03

《好的故事》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专题的第二篇精读课文,选白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野草》是鲁迅先生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成文于1924年至1926年之间。对近代史稍有了解的人,大抵清楚那是一个极为动荡的社会环境。“在经历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中和陈源论战,与‘当局‘文人学者等生命搏斗过程中,鲁迅先生开始从内心深处的记忆中寻找‘闲静以抵御外在的纷扰……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钱理群《与鲁迅相遇》)所以,与那些措辞辛辣,极具战斗性的杂文集相比,《野草》更侧重于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对内心的追问和对生命存在的思考;而就语言风格而言,《野草》显得更为精致、更富诗情。这些特质在《好的故事》一文中表现得比较典型。

一、文本解析

《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一首散文诗,是《野草》中描写“梦境”的经典篇章之一。课文描绘的是一个“昏沉的夜”里“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事”的場景。文章从“昏沉的夜”讲起:“鞭炮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手捏一本《初学记》,闭了眼睛,靠在椅背上,半睡半醒之间,作者“遇见”了一个“好的故事”;接着,又以细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这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后,写这个“梦境”的破碎,但作者“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全篇文字精美,构思精巧,极富象征意味和强烈对比的表现方式,使得整个文本极具表现力,这对当时的新文学散文诗领域具有开拓意义。刚刚接触鲁迅作品的六年级学生,对入选教材的这篇散文诗,该读些什么呢?

(一)结构之巧

作为一篇散文诗,《好的故事》篇幅不长。课文从“昏沉的夜”开始,中间部分是对梦境——“好的故事”的具体描述,最后又以“昏沉的夜”结束。首尾呼应的结构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并无难度。不过,稍有阅读鲁迅作品经验的人,不难发现这样的显性“闭环”结构之下暗含作者要表现的从“现实”到“梦境”再回到“现实”的表达逻辑。囿于当时言论不自由的写作环境:“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言)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写到过许多梦境,从《影的告别》到《秋夜》,从《死火》到《一觉》等。他描绘的梦境往往带有现实的痕迹(如本文中的故乡风景),但描摹梦中的景象又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所以梦境又往往是朦胧的、模糊的、游移的。这些对刚刚接触鲁迅作品的六年级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相关资料的介入来帮助学生阅读。

(二)语言之精

鲁迅先生的文字向来以犀利、晦涩、沉重著称,但这篇《好的故事》语言风格整体上呈现出色彩明亮、刻画细腻的特点。这类特点的作品在《野草》中并不多见。如: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浆,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藻萍游鱼,一同荡漾。”

这样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这样的文字隽永、细腻、诗性,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文学巨匠的语言表现力。抛开表达的内核,单是这充满画面感的诗化语言,就足以让人咀嚼、涵泳一二。因此,作为散文诗的文体特性,恐怕在教学过程中是需要有一定体现的。

(三)表达之丰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好的故事》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

首先是对比。现实与虚幻的对比,即“昏沉的夜”与“好的故事”对比。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这是一个“昏沉的夜”:灯火渐渐地缩小,四周的鞭炮声,身边的烟雾等,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昏沉的夜。但接下来作者描绘的则是“蒙咙中”看到的一个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这“昏沉的夜”当然是作者身处的现实之境;而“好的故事”则是梦中之境,是作者向往的美好愿景。因为感情基调的不同,两者的语言风格也大相径庭:叙述“昏沉的夜”的文字显得沉郁,而“好的故事”的铺陈则是明亮。这类对比是显而易见的。“昏沉”的现实与“美丽”的梦境背后,是作者身处现实却依然向往美好的真实心境。这是教学中需要紧紧把握的一个“文本秘妙”。

其次则是象征手法。如果无法理解象征这种表现形式,的确是很难读懂鲁迅先生的文字的。失却了象征的解读,跟鲁迅先生的文字是相“隔”的。比如,从表面上看,“昏沉的夜”描写的是当时夜晚的环境,象征的则是当时黑暗的现实;而“好的故事”“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和寄托”(课后阅读链接——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显然,在这个“好的故事”里,蕴含着鲁迅先生的精神追求。

最后是奇特的想象。现代文学初期的语言表达风格,在这篇《好的故事》中得到体现。这对初次接触鲁迅作品的六年级学生来讲,也是值得稍加玩味的。

二、教学思考

(一)以读代讲,直面文本“好”的语言

王富仁先生曾说:“鲁迅先生的作品要读懂,对我们一般人来讲,是极为困难的。但阅读、欣赏、接受语言作品的基础不是懂,而是可感觉性,可感受性。”笔者认为,这种“可感觉”“可感受”恰恰是学生直面文本时的第一直觉。就教学策略而言,读应该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尽管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习惯与现在不完全一样,个别词句甚至还比较晦涩,但因为篇幅不长,加上语言富有诗性,是比较适合学生品读的。

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先扫清字词障碍,感受语言的独特性——这与课文写作的年代有关;其次,再浏览全文,疏通文本的基本脉络,把握文章的“昏沉的夜”-“好的故事”-“昏沉的夜”的基本结构。要重点引导学生选读“好的故事”(梦境)部分,感知“美丽,幽雅,有趣”在什么地方,并结合课文中具体的描写语段来简单说一说。对其中“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等个别语句还可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面面想象,以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作者想要表现的“美丽,幽雅,有趣”。至于文章中对“昏沉的夜”的主旨把握,也需要通过反复品读文章的头尾部分,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等方式进行感知和体悟。

总之,就《好的故事》这个文本而言,大量的、不同形式的读仍然是学生抵达内容理解、主旨体悟的不二法门。

(二)借助资料,理解文本“好”的故事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一文的学习来看,体现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把握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但就鲁迅作品而言,如果少了参考相关的历史背景、鲁迅的生平经历、名家们对其作品的解读经验,是无法真正“可感觉”“可感受”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设计相关资料的出示节点,引导学生学习借助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以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逐步将之迁移运用至其他阅读经历中,激发学生从课内学习到课外学习的延伸。

在疏通全文脉络,感知“好的故事”意境之后,就要着力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昏沉的夜”和“好的故事”的含义,以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你是怎么理解‘昏沉的夜的?作者明明写的只是一个梦境,为什么又说‘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这两者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昏沉的夜”,学生可从文本中提取到的信息十分有限,教师可以适时提供相关的背景: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热忱、最忠实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

写作《野草》时期,鲁迅生活在北京。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时局动荡不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最黑暗的时期。处于极度苦闷中的鲁迅当时心境很颓唐,但他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他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

在阅读以上两则资料后,“昏沉的夜”的含义在学生的脑海里逐渐丰满起来。学生开始认识到:“昏沉的夜”象征的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状。这时候,他们就很容易理解“梦境”的含义。让学生试着自己说一说对“好的故事”的理解之后,仍然需要通过借助课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一步立体地理解“好的故事”的深刻内涵。

(三)拓展语境,体悟作者“好”的愿景

教学行进至此,从结构上看,似乎已经趋向圆满。但好的语文学习不能停留于文本上,而应当试图超越文本。钱理群教授认为,在阅读鲁迅作品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传达一种导向——鲁迅是一个“真”的人,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當然,作者的“真”是通过文本表现出来的,那就让我们再次回归文本,从不同维度去感受作者的真,体悟他“好”的愿景。

教师可这样引导:“通过刚才的解读,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描写了现实的‘昏沉和梦境中的‘好的故事。梦既然已经醒了,那就回归现实吧!但作者又是怎么做的呢?从中你能感受到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再次浏览课文,去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品味一番。”根据情况,适时出示句子:

“我正要凝视他们……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在品读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尽管身处黑暗,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引入本单元“日积月累”中鲁迅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地理解和感悟: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教学的深度。我以为,不可过高地渲染鲁迅先生的崇高地位和精神价值,因为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想要让他们立体地读懂鲁迅无异于揠苗助长。这也并非本单元教材设置的首要目的,而且无论是《好的故事》还是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其表达的多元性、深邃性、模糊性常常是莫可名状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有清晰的教学定位——以鲁迅启蒙学习为依归,让学生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一种亲近感,有一种好感,为未来的持续阅读、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