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真好》习作教学设计
2020-11-25朱丹蓉王铁青
朱丹蓉 王铁青
[摘要]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是“走近鲁迅”单元,其习作要素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习作题目是《有你,真好》教学这一习作,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读懂编者的思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捕捉习作初感、分享美好事件、练写场景片段、完成整篇习作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掌握选择材料、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方法,从而发现、表达生活的美好,使学生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习作教学;直接抒情;间接融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31-0012-03
【教材分析】
《有你,真好》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的习作题目。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指向习作的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侧重以事写人,表达情感。这样的习作重点,与本单元所安排的阅读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间,可以轻松地建立起联系。题目中,“真好”是一种自我感觉的状态,其表现出的内容应该是使人愉悦的、令人奋发的、激人向上的、引人向善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的能力,但在叙事写人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情感,缺乏方法和策略。因此,本课教学将紧紧依托习作教材的指导,集中围绕单元的习作要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来设计展开。教学重难点定位在“对印象深刻场景的具体描述中,如何表达情感”的方法指导上。通过交流组图欣赏、话题推动等教学打开方式,唤醒学生对《有你,真好》这一话题习作的内涵感悟和内容选择;通过联结回顾这一单元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事例选择和场景复现,感受具体事例中表达情感的方法,进而交流事件,聚焦场景;通过试写、评改场景片段,学习运用直接抒情、间接融情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评价手段上,将基于分享与欣赏,通过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阅读品评,渗透读者意识,使学生感受习作的乐趣,树立习作自信。
【教学目标】
1.能围绕习作题目和要求,确定分享对象,选择合适的事例表达自己对所写人物的情感。
2.通过试写评改和范例欣赏,学习运用直接抒情、间接融情等方法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乐于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捕捉习作初感,提炼选材要点
1.预热:配乐欣赏一组图片(为孩子打伞湿身的父亲、一起快乐玩耍的伙伴、疫情下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烈日下劳作的环卫工人等)。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温暖、美好的人和事,我们可以用文字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心声。”
3.揭示课题,交流初感:“‘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
教师随机提炼选材要点:
(1)从写作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角度看:可以是身边最亲近的亲人朋友,也可以是并不熟悉的陌生人。
(2)从表达原因、内容的角度看: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亲人关爱,可能是困境中的一次陌生帮助,可能是一次温暖的慰藉,也可能是一次人生意义的发现
【设计意图“有你,真好”是一个感性而温暖的话题,这里的“你”是本次习作的对象,要求学生通过事情写出这个“你”的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因此,写作对象的选择无疑是本次习作选材的重点。如何帮助学生选择最值得倾诉的写作对象,进而捕捉有价值的事例,教师通过组图欣赏唤醒学生对身边人物的美好记忆,通过交流初次感受、提炼选材要点的方式,有序地推动了习作对象选择的意义感和现场感。】
板块二:分享美好事件,定格深刻场景
1.联系本单元课文《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借助内容导图,回顾、交流课文中的事件和场景。
教材范例一
闫土给“我”讲新鲜事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教材范例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燃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2.學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回忆复现,教师随机点拨:“所选的事情可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如《少年闰土》中,闰土给“我”讲新鲜事),也可以选择几件情节并不完整的事情(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学生在交流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二度选择,填写“选材单”(表一),确定内容。
4.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分享,随机追问所述事件中印象深刻的场景。
【设计意图本单元语文要素中指向表达的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可见,素材的选择、定位决定着人物形象的深刻和丰满程度。本单元是“亲近鲁迅”专题,借助阅读课文《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种类型(完整过程的一件事情和情节并不完整的多件事情)的事件呈现,帮助学生打开选材类型的视野。同时,借助“选材单”的支架作用,帮助学生在二度选择中确定本次习作的人物、事情等内容。】
板块三:练写场景片段,点拨表达方法
1.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写作对象,从刚才交流的事情中,捕捉一个印象最深的场景,写一段话。
2.组内分享,交换阅读,圈画品评。
出示学习要求:
你从他的哪些语句当中,感受到了这个人的“好”?同时圈画出来。
3.学生分享练写片段,同伴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现场捕捉学生场景片段中的表达提升点,围绕“如何更好地融入情感”,展开点拨和引领。(随学情需要引入教材范例)
教材范例一:直接抒情。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少年闰土》
点拨:通过描写内心的方式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闰土在作者心目中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形象以及作者对闰土那丰富多彩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教材范例二:间接融情。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引导学生试着把文中的伯父改成“你”,感受第二人称的亲和度和读者的现场感。
点拨:通过细致描写鲁迅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方法,把场景写具体,从而间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出鲁迅对晚辈热情关怀、谆谆教诲的人物形象。
4.学生尝试选用直接抒情、间接融情等方法,展开二度修改。
5.反馈、分享学生修改之后的习作片段。
【设计意图 捕捉印象深刻的场景进行片段练写,既是《有你,真好》重点内容的一次聚焦和确认,也是表达指导的练习样本和内容载体。将融入情感作为场景片段试写、评改的习作欣赏点和表达提升点,引入范例欣赏,学习运用直接抒情、间接融情等方法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中“表达情感”的教学落地。同时,系统科学提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维方法,为习作策略的结构化提供了教学依托。这个板块的教学从选材、构思、表达的习作纵向路径展开思考,推进了习作对象、事情、场景的结构化,让学生完整经历从内容选择到事件聚焦、从场景片段分享到方法运用的习作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掌握这类话题的习作策略。】
第二课时
板块四:完成整篇习作,驱动精准评改
1.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写作对象以及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和场景,完成整篇习作。
2.选择分享的对象,和他一起交换阅读,然后结合“习作评价表”(表二),逐条对照标准进行互评。
3.统计各星级指数的人数,请获得五星级评价的学生分享习作经验,随机请获得二、三星级评价的学生提出自我完善的修改建議。
4.教师现场捕捉习作表达的提升点,围绕“习作评价表”的五项指标,展开点拨和引领,随学情需要再次复现《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场景片段。
5.学生根据“习作评价卡”的评价建议,展开二度修改。
6.反馈、分享学生二度修改后的习作。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习作评价卡”,把教材中的几个引导问题梳理改编成五项评价指标,对这个人的“好”、事例、场景、情感等问题具体回答,这样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更好地修改指明方向。同时,借助获得高星评价的学生经验分享和获得低星评价的学生自我修改的建议,实现不同星级学生评价的彼此碰撞,形成相互作用的力量。】
板块五:策划习作专栏,搭建分享平台
1.将作品张贴在墙报上的习作专栏上(或是以班报的方式策划习作专栏),供全体学生分享。
2.学生阅读专栏作品,评选出“最佳作品奖”“最佳真情奖”“最佳文采奖”“最佳进步奖”等奖项。鼓励学生将认真誊写后的习作,与文中的“你”分享。
【设计意图墙报(或班报)习作专栏这一分享情境的创设,既是对优秀学生群体作品的展示,也为那些还没“打开写作大门”的弱势学生群体搭建了一个发展平台。同时,作为指导之后的精彩亮相更多的是分享、提升和激趣,让学生在同主题习作内容的比照中,感受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从而更好地形成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板书设计】
有你,真好
人物——
——直接抒情
事情
间接融情
场景——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