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庄镇基层政府防疫抗疫工作过程及思考

2020-11-25邓梅

时代人物 2020年20期
关键词:乡镇防疫抗疫

摘要:乡镇基层防疫抗疫工作是我国防疫抗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工作,本文通过对留庄镇基层政府防疫抗疫工作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沉基层政府的预警单位和机制、加强基层政府间的协助能力、加强科技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方式提升乡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乡镇政府;防疫抗疫

邓梅(1993.5---)女,学生,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策发展趋势研究。

一.引言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肆虐中华大地,乡镇基层防疫抗疫工作是我国防疫抗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相对分散开放的居住地、大量流动的外出务工人员、传统的拜年习俗和无日常卫生意识等都给基层防疫抗疫工作带来沉重的任务。此次防疫抗议工作是一次检验我国基层工作和基层工作人员的重要时刻,更是检验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大考。回顾留庄镇乡镇基层的防疫抗疫阶段,從中总结我国乡镇基层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和方式。

二.留庄镇防疫抗疫全阶段性工作

留庄镇防疫抗疫初期阶段

2020年1月末,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春节,然而在新春的第二天留庄镇采取了“锁村闭镇”的方式,扣动了防疫抗疫的“狙击枪”。时历新春,村里有走街串巷,给亲朋好友拜年的传统习俗。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商店休业,车笛声、鞭炮声,好不热闹的景象存在于过去。根据疫情防控会议工作的要求,由党员带头,立即展开防疫抗疫工作部署。

清点、筹备防护物资,设立闭村点。防护物资是保障防疫抗疫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清点防护物资,过滤不可使用的防护资源,筹备防护物资成为防疫抗疫工作的第一位。在物资不充足的情况,“借”、“调”、“捐”成为当时最有效的方式:“借”用本地村民的桌椅板凳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床铺;“调”用乡镇府政府办公室的物资党员带头,群众呼应,向工作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款、捐物。

闭村的关键是找到不让外人进村、不让本村人外出的要塞。留庄镇居民整体居住环境呈现出“大聚居,小分散”的状态,防控工作因居民“小分散”的状态增加了不少的困难。所以,本地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抓住出入村落的道路的要塞之地设点设防,同时针对散落的村户或集中管理或每天打卡报备:清点散落村户,检查本人及家人有无旅居史,有无大病、急病史,为其建立疫情阶段特殊信息卡,同时通过网络手段视频实时监控或者不定时走访检查、监督。

化整为零,化村为块,责任到人。为了细化防控工作,乡镇政府在原有村队基础上,一个村落为一个集合,将村落划片防控。要求尽快做到连户成片,连片成村,并做到每一片有负责人,做到“时时监督、日日上报”。每户一人,加入联系块内部的网络群,网络群用来排查外省旅居史人员信息,收集汇总身体异常人员信息、信息辟谣和物资信息的传递。

留庄镇防疫抗疫网络复学阶段

网络复学阶段是将复学工作和防疫工作结合,在安全有序的范围环境下保障好师生、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以师生通道为契机,做好防疫工作的信息统计。

将教学工作与防疫工作结合。通过学生联系到学生家长及与学生密切接触人员,筛查学生与学生家长旅居史,做好防疫工作的信息统计、心理疏导工作、安排好学生学习生活,将日常生活丰富化,将脑袋丰富化,做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紧密将扶贫工作与网络复学结合。网络复学要求师生之间建立起网络空间平台,在疫情防控阶段,村两委拿出特别防控专项资金为贫困的学生提供学习产品和防护物资,或者组织村内专科以上的人员对小学生进行补课,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网络复学与扶贫工作结合,做到“富口袋,更富脑袋”。

留庄镇防疫抗疫复工复产阶段

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指示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实行全国范围的复工复产。起先由村两委核实情况后出具健康证明材料,紧接着在全国范围内办健康码。由于不同的省份疫情状况不同,防控手段及程度也不同。导致外出返乡人员较多,返乡工作人员则采用居家隔离与定点隔离相结合。电子健康码上线,乡镇健康码全覆盖成为了乡村基层防疫工作的重点。

防疫抗疫常态化阶段。乡镇工作按照日常防控的要求:居民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出入公众场所须戴口罩、出示健康码、量体温、消毒;群众聚集性活动需要上报;其他地区进出入的人员需要提前向村委报备。时刻保持警惕但不能“草木皆兵”的防疫抗疫的常态化是场“持久战”。

乡镇当前阶段防疫工作的重点向国外旅居、拥有护照和签证的人员转移。乡镇拥有签证和护照的人员数量相对庞大且分散,追踪、询问、提醒相关居民及亲友近期做好防护、不要到国外出游、有序回国。按照原有的村队模式,网格化管控,做到防疫到人、通知到位、意识深入、行踪及时上报。

三 关于留庄镇防疫抗疫全阶段工作的思考

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在防疫抗疫中,党和国家带领人民群众敢为人先冲在第一线,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我们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党员在每个防疫点协调人员和物资,在辖区各检查点设立党员先锋队、成立志愿服务队,构建完整的防控工作体系,鼓励大学生、军人、返乡农民工参与到防疫抗疫中来,形成优良社会风尚。

下沉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单位和机制

县级单位作为应对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单位,并不能满足基层群众对日益增长对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下沉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单位、应急预警能力和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资料库是必要的。

下沉乡镇政府的应急预警能力:提高乡镇基层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应急预警能力,将危害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建立乡镇基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导致乡镇之间差异化明显,容易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也不尽相同。风险评估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首要工作,各个乡镇基层政府要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估乡镇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对有效防范、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资料库:建立乡镇基层发生过的与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资料库,分为专业的信息库和应急专家库,专业的信息库主要包括发生过和最可能发生的实践案例、处理方案和注意事项。专家信息资料库主要包括预防专家、当地医疗、消防、县市级政府的联系方式和相关专家的专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协调建立统一乡镇基层政府协作平台

我国乡镇政府数量众多,行政范围较为宽广,行政边界众多且较为模糊,同时乡镇基层公共设施较为落后,不完全具备重大公共事件的预防、排查和应急标准能力。加强乡镇基层政府间协作,合理调配信息和资源,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各乡镇基层成为彼此的物资储备中心和备用资源调控点,提升乡镇基层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能力。

加强协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就是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首当其冲的是人民群众,人人都是都是参与者,从来没有置身事外者。人民群众也是和谐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坚力量,基层政府要积极引导、组织人民群众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遵守公共秩序,避免引起社会恐慌。

加强科技在乡镇基层治理中的应用

乡镇基层的特殊性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需要党和国家的领导,在社会转型的大潮流中,加强下沉基层政府的预警单位和机制,加强基层政府间的协助能力,加强科技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舒莞香.在疫情大考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J].理论与当代,2020(08):45-46.

王玉堂.在疫情大考中提升治理能力[J].前进,2020(04):57.

邱琨.在防疫抗疫中淬炼“四个自信”[J].公关世界,2020(15):62-63.

徐艺嘉,洪成文.防疫抗疫视角下高校社会功能的发挥与拓展[J].大学(研究版),2020(04):92-95.

猜你喜欢

乡镇防疫抗疫
“画”说抗疫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豪华防疫包”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团结抗疫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