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生态人”思想视域下的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020-11-25芮亚兰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

芮亚兰

摘要: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振兴,依托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人才技术匮乏等现实因素,仅依靠城市反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因此,需要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入手,激发农村自然资源与资本的活力,从而达到人与物的动态和谐。“生态人”视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命存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文章从马克思“生态人”思想的哲学内涵出发,探讨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困境,寻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人”;农村;生态文明;生态空间

一、马克思“生态人”思想的哲学内涵

“生态人”是与“经济人”所相对应的,更符合人类本质即贴近自然的设定。生态人具体定义为: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道德人,他们的行为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准则,即追求人与物的内在和谐与平衡。广义上的“生态人”不但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还以自身与他人、人类自身的完善为追求目标;狭义上的“生态人”可以理解为单纯的环保主义者。

从哲学角度来看,马克思并未在其著作中明确地定义“生态人”,但“生态人”理念内在地包含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自然观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自然观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当实践回归实践本身,人就一定会得到发展。马克思指出:“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人类的实践活动将混沌的自然划分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即未经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生态、系统;“人化自然”则是以实践为形式去改造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观念是不同的,人以异化的方式去接近物,人的自身也会随之异化。反之,人越接近自然,即不通过工业等异化的形式去接触自然,那么人越能成为人,从而实现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统一,人也就获得了生命的自由与可靠。

马克思的“生态人”思想核心理念在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此处的生态有双重含义: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正确理解了自然的先在性地位与人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一致性,达到双重解放。

(一)自然的先在性地位

自然的先在性地位,是相对于人、人的意识和人的活动而言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包含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双重含义,这种先在性地位决定了自然在人类存在之前就已经按其本身规律长久运行着,故而人类于自然界中生存,必然要受自然规律制约,按其规律活动。康德的自然观认为:人不能高于自然而存在,“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却想成为整体”,黑格尔也在其著作《自然哲学》中指出“自然界自在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黑格尔将以往的理性主义都穷尽,回归到人的实存,他关于自然与人类关系辩证性的观点成为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

(二)人的主体性地位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讨论哲学原理,一般都从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万物的另外一种关系则是将两者视为血肉相连的关系。美国当代哲学家梯利希(P.Tillich,1886~1965)认为:“我—自我与世界的相互依赖,就是基本的本体論解构,它包含了其他的一切。…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突兀的将人与自然置于主客二分的境地,就会陷入主体主义的形而上学。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马克思的“生态人”学思想不同于主客关系中通过认识的桥梁建立起统一体或整体这种将自然作为客体对象来认识的观点,他主张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中这种人的主体性地位,用实践的方式让人回归生命实存。

(三)人与自然的生态一致性

马克思立足人的实践活动,塑造出崭新的生态人思想,欲改变世界,首先须立足现实基点,从现实的人出发,追求人的自由解放。自然的先在性地位决定了它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场域,实现人在这个场域中的自由解放就要消除人之于自然的主体性地位,即消除这种主客二分。

生态人学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一致性。所谓生态一致性,又回归到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上。马克思指出,在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化的人与人的自然化二者皆存在着,人与自然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血肉相融,故而也就具有生态上的一致性。

社会的主体人与自然“在工业中建立的统一性不可能消灭自然界的自律性以及与自然的实在性联系在一起的、残留的不可消除的异己性”。无论何时,即便人将支配自然界的外在技术力量发展至一个至高的水平,自然界永远保留着一个人无法染指的实体内核,这是由自然的先在性地位决定的。在马克思的生态人学视域下,生态系统中的诸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在实践活动中与自然产生了密切且多样化的联系。“生态人”学思想揭示了传统价值观念下人与自然相异化的事实,并且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和谐在于在实践活动中解放人与自然,让人真正回归自然。这种回归是构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生态社会,也就是现在所倡导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从“生态人”学视域剖析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困境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涉及到的三层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划分为三类:一是人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引发的资源浪费;二是农村社会城镇化引发的工业污染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流失背后,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失语者”愈发增加。

(一)土地盲目开发引起的资源浪费

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在农村生态问题中表现在:人为了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无视自然生态自我修复周期的规律,过度的开垦土地,在破坏原有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又造成了过多土地闲置引发的资源浪费。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耕地逐步转为城市建筑用地:新城镇的建设、开发区扩建、道路拓宽、城市工业迁移……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一步步被城镇化侵染,建设占用耕地在逐年增长。

不合理开发大大降低了农村区域城镇化建设用地的集约程度,闲置或废弃的农村土地成为了农村经济建设的牺牲品,土地浪费的背后,丧失的不仅是其原有可以创造的资源,更是环境恶化导致的无法循环利用的结果。

(二)农村城镇化下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是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用地的紧缺,土地开发后许多企业的工厂不断向农村迁移,这些迁移的企业工厂中,多数为一些传统产业以及污染较为严重的化工、医药等企业。近年来,许多污染十分严重被强行关闭的企业甚至“改头换面”,以所谓的“优惠政策”转移到农村生根,由于农村本身的排污设备等硬性条件未过关、农村区域的管理制度缺失、环保措施的缺席等现实因素都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在城市工业污染的来势汹汹下沦陷了。最终,环境污染的代价转嫁到了农村居住者的身上,而那些经济利益却被企业享有。

马克思的“生态人”学思想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为根本前提。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合目的性的特征,人的实践又要遵循客观规律,故而具有合规律性特征;生态人则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企业家们盲目放大了目的性,无视自然本身的规律性,割裂了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最终只会使得农村环境问题不断加深。

(三)农村环境治理背后的“失语者”

农村城镇化另一显著的变化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这其中多以中青年为主。农村留守群体老人小孩无法承担建设乡村的责任,“缺席”于农村治理环境,成为了背后的“失语者”。现代农村经济建设背后引发的生态问题,究其本质是社会秩序问题,也是人类生存模式的问题。人如何对待人,人也就如何对待物,对待环境也是亦然。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不是简单的依靠口号保护,农民在实际的环境治理中没有话语权,在理念上也并未树立起来保护环境的思维范式,乡村环境治理问题也因此显得愈发突出。

三、以“生态人”价值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马克思“生态人”學思想为当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生态人”学思想出发,解决农村生态治理有两大基本点,一是构建农村“生态空间”;二是从上层建筑出发,重新解构生态治理体系。

(一)构建农村“生态空间”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不再局限于马克思原本的实践哲学层面,因而构建新的农村生态空间,也就是在农村各类社会活动中,形成以营造生态人培育氛围和开展生态教育内容为指向,以培育出符合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为宗旨的系统结构。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主要主体:企业、农村管理者、农民等“失语者”群体,生态人空间构建可以划分为企业空间、学校空间、政府空间。首先,作为农村环境最有效的建设者,企业应当建立并健全农村的排污系统与垃圾处理系统,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其次,出于当前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问题的需要,农村必将经历这样一个“拆迁”的过程,这样一来,作为农村的管理者,乡政府作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主导者就必须从内部做起,加强对村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以内部带动外部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后,培育生态人的学校空间这一环节,我们需要构建生态化绿色学校,这不仅指在学校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灌输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还包括给在校园外的农村居住者提供这样的生态思想教育。

马克思的“生态人”培育着重于生态人的实践活动,反生态的行为范式是异化了的人对自然环境的外部反应。构建生态人空间的目的就在于规范农村居住者的行为范式,为他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解构生态治理体系

解构生态治理体系,就是要打破历史的、旧制的生态治理道路,重新回归人的生命实存,以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的生态思想方针为指导,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理念,重新建立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治理体系。

当前我国乡镇一级的环保机构尚未健全,环境检测与监督工作未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现有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设仍旧以城市为中心,忽略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牺牲农村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铺路的现象还在持续,因此,建立并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的工作尤为重要。我国的农村生态治理需要一套符合农民需求,切合农村实际情况且强力有效的建设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法脱离城市展开,建立一套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在城镇化进程中激发乡村生态与自然资源资本的活力,形成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才是真正意义上重建了农村生态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国生,郭郦.“生态人”的理论蕴涵与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08(02):16-17.

[2]刘希刚.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的思想内涵及其绿色发展意蕴[J].江海学刊,2017(03):220-225+239.

[3]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45.

[4]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5]仝联勃.论和谐思维方式的历史形态[J].沈阳大学学报,2009,21(03):50-53.

[6]郁蓓蓓,孙昃怿,陆树程.论马克思“生态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世界哲学,2019(03):5-12+160.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