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5孙侠逊
孙侠逊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危重症,其具有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的特点,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尽可能地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是最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次试验将选取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于我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患者共计76例,将其作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呼吸困难、腹部疼痛等症状,在入院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后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排除合并其他肝肾疾病、血液疾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入组后按照是否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6.37±1.26)岁;心梗部位:前壁梗死、广泛前壁梗死、下壁梗死分别为19例、12例、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58.15±2.37)岁;心梗部位:前壁梗死、广泛前壁梗死、下壁梗死分别为16例、13例、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梗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放院内绿色抢救通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整个急救时间约为2 min。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以及进行临床检查等,为患者病情的确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方便后续的治疗。
1.2.2 观察组 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如下。
1.2.2.1 优化急诊抢救人员的排班制度 对急诊抢救人员的排班制度进行优化,确保排班的合理性,能够使抢救人员在面对较为紧急的抢救事件时,可以确保其对患者实施抢救的有效性,提高急诊抢救工作的效率。为了确保抢救人员排班的合理性,可以采用等级责任制的排班方式,将所有急诊抢救人员按照护理经验、专业技术能力等进行合理的分组,并选择三班制的排班方式,每个班次中需要设有一名专业能力较强的组长,并设立一名责任护理和多名辅助护士[1]。同时,需要对所有抢救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培训,使其可以熟练地掌握抢救流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1.2.2.2 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 预见性护理措施指的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以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避免患者病情出现加重或恶化[2]。具体来说,在急诊护理流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需要以整体护理模式为中心,抢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急救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确保其在到达现场后能够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病情抢救,使整个抢救流程的主动性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进而能够加快抢救流程,缩短抢救时间。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则是需要抢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进而能够控制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出现心梗面积扩大、病情加重等现象发生,提高患者实施后续院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3]。
1.2.2.3 优化院前急救和患者转运 在接到急诊抢救电话后,抢救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反应,争取在5 min内将抢救物品准备齐全,并进行出诊。同时,在出诊过程中抢救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保持电话通畅,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症状,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基础的抢救,为抢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有效抢救做好基础。患者家属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医护人员到达抢救现场后,对患者进行氧气吸入操作,并实施心电监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状况,以确定患者是否为心肌梗死,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4]。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与院内抢救人员进行沟通,做好接诊准备,并根据患者的症状随时准备实施心脏除颤、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在到达医院后迅速开放绿色抢救通道,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
1.2.2.4 优化病情评估 在患者到达医院后,首先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询问患者发病的原因、胸部疼痛的症状、胸痛位置、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史等,进而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基础的判断[5]。在此过程中,需要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以及抽取静脉血和动脉血进行化验,以判断患者的病情症状。
1.2.2.5 优化院内抢救措施 急诊室护士在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为其开放绿色抢救通道,在运送患者到达抢救室后,立即采取四定模式对患者进行抢救,具体包括了定时、定人、定位和定责。定时指的是在患者到达抢救室后,护理人员需要在2 min内对患者进行氧气吸入,在3 min内完成对患者血压和血氧的检测,在5 min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抽取静脉血液标本[6]。定人指的是由一名护士辅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根据医嘱为患者使用抢救药物,并且在患者出现危急症状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等;同时,由另一名护士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抢救操作,如吸氧、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等。定位和定责指的是明确抢救室内各抢救人员的任务,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以缩短各抢救环节所使用的时间,提高抢救有效率[7]。
1.2.2.6 优化术前准备 若患者为初次心肌梗死发作,且发作时间在6 h以内,则可以采取介入溶栓治疗措施,以起到疏通梗死血管的作用[8]。在将患者转入介入室前,需要将患者的抢救记录进行详细地书写,严格按照标准填写护理交接单,并将转运患者过程中需要的物品准备齐全,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抢救时间主要包括输液通道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抢救效果主要包括抢救成功率、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率;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资料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和处理,抢救时间等计量资料以()表示,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输液通道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的比较(min,)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的比较(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和院内再行PCI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29例、满意为8例、不满意为1例,护理满意度为97.37%;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24例、满意为9例、不满意为5例,护理满意度为86.8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最重要的就是缩短抢救时间,在短时间内进行冠状动脉的疏通,以消除梗阻,恢复心肌血液的再灌注,确保抢救的成功[9]。因此,为了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需要对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从优化急诊抢救人员的排班制度、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优化院前急救和患者转运、优化病情评估、优化院内抢救措施、优化术前准备等方面,实现各个护理流程的优化,完善急诊护理流程,缩短各抢救环节所使用的时间,确保抢救的有效性,提高整体的急救效果[10]。通过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在明确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下,围绕患者的病情症状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和抢救措施,提高护理抢救流程的连续性,进而构建出更加完善和规范化的急诊护理抢救流程。
根据本次试验可知,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其输液通道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抢救成功率、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行PCI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措施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缩短各抢救环节的时间,完善抢救流程,提高抢救的有效性,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