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休克程度产后出血患者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020-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5期
关键词:片状休克组间

党 君

(海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在产科中,产后出血属于常见疾病,其发生率为5%~15%,严重威胁产妇的身心健康。由于产后出血病情危重且情况危急,所以致死率极高。据调查显示,目前临床上产后出血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有10%~30%的产后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大出血休克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在临床治疗中,通常对产后出血合并不同程度休克的患者采用输血治疗的方法进行抢救,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输血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且在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会对治疗效果产生显著影响[2]。基于此,本研究旨分析产后出血合并不同程度休克患者的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DAS)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海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产科出血后合并不同程度休克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29.00±2.14)岁;轻度休克10例,中度休克9例,重度休克6例。观察组年龄20~43岁,平均(28.00±2.62)岁;轻度休克7例,中度休克10例,重度休克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产科治疗,即对休克患者进行补液与补血纠正治疗,保守疗法为静脉推注钙剂、按摩子宫与使用缩宫素;经阴道分娩后,对患者胎盘与软产道进行检查,如果患者行剖宫产术分娩,需用热盐水纱布对子宫进行温敷;妇科手术包括子宫全切术、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术等。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参考Seldinger技术,在右、左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在双侧髂内动脉置入4F Cobra/Simmons超滑导管进行造影,导管头放置在髂内动脉的上段,一次所用对比剂量为10 mL,每秒钟注射量为3 mL,压力为300 kPa;对双侧子宫的动脉与动脉走向进行明确,选择置于双侧子宫的动脉造影,将导管头置于子宫动脉的起始部,一次所用对比剂量为6 mL,每秒钟注射量为2 mL,压力为200 kPa,在完成造影后,于透视下注入适量对比剂,放置可吸收的明胶海绵条与明胶海绵颗粒。若患者的病情没有稳定,则会加大子宫动脉中导管置入的难度,这就需要借助弹簧钢圈栓髂内动脉的主干。

1.3 观测指标 ①收集两组治疗前后0.5 h的尿量、意识、呼吸、血压与中心静脉压等监测数据,评估患者的临床体征,并根据《通用危重病急救医学》划分失血性休克的程度。②比较两组不同休克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休克纠正时间、补血量、补液量及子宫保有率等。③比较不同休克程度患者的DSA影像学表现,对比剂的外溢属于产后出血最直接的DSA征象,按照对比剂外溢不规则面积的两点最长距离进行划分,在2 mm以内表示小点状外溢,2~5 mm表示小片状的外溢,5~10 mm表示片状的外溢,超过10 mm表示大片状的外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住院时间、休克纠正时间、补血量、补液量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失血性休克的程度、子宫保有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程度休克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同程度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程度休克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相关治疗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补血量、补液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补血量、补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补血量、补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治疗情况比较()

表2 两组相关治疗情况比较()

2.3 两组不同休克程度患者子宫保有率比较 两组中轻度休克与中度休克患者子宫保有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休克患者子宫保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休克程度患者子宫保有率比较

2.4 DSA影像学表现 中度休克患者的DSA图像显示有小片状或是小点状对比剂的外溢情况,2例有子宫局部的浓染,无对比剂外溢的情况,1例有片状对比剂外溢,经介入治疗后停止出血。重度休克患者有4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术、2例行子宫全切术、8例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1例患者实施子宫全切术,究其原因为术前子宫破裂伴有感染,所以在介入治疗后实施子宫全切术。重度休克患者有5例患者DSA图像显示有团状、片状与大片状的对比剂外溢情况,1例存在小片状或是小点状对比剂的外溢。

3 讨 论

产妇急性大量失血多表现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器官灌注量减少,红细胞丢失,携氧减少,组织缺氧,甚至出现酸中毒。此外,还会出现凝血因子丢失、凝血功能障碍等现象[3]。如果患者出血量过大,容易引起休克,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就产后出血合并休克的程度而言,出血量对于休克程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出血时间与出血速度对于出血量有决定性的作用[4]。对于大出血患者,当前临床普遍建议进行输血治疗。输血治疗能够对血容量进行有效补充,并补充凝血因子,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输血治疗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对临床预后效果造成影响[5]。目前,主要采用产科疗法与介入治疗对出血后休克患者进行干预,但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补血量、补液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补血量、补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休克患者中,观察组补血量、补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康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文献指出,产后出血会造成机体出现复杂的代偿反应,同时受术前治疗的干扰,患者多突出存在某一损伤现象,因此治疗的关键应为快速纠正主要矛盾[6]。成分输血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相应血液成分输血,可针对失血过程中损伤机制实施针对性补充治疗,如为患者提供冷沉淀、普通血浆、新鲜冷冻血浆、新鲜冰冻血小板、红细胞悬液等[7]。如果患者伴有休克症状,上述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而对产后出血合并不同程度休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而且能够提高患者子宫保有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中轻度休克与中度休克患者子宫保有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休克患者子宫保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就产后出血介入治疗而言,DSA可对出血速度进行直接反映[7-8]。如果出血速度在0.5 mL/min以下,则表示出现子宫浓染情况,也就是弥漫性的渗出性出血症状;如果对比剂外溢,出血的速度达到0.5 mL/min,则表示有片状或是小点对比剂的外溢;如果出血速度超过0.5 mL/min,则表示出现团状、片状或是大片状对比剂的外溢[9-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度休克患者的DSA图像显示有小片状或是小点状对比剂的外溢情况,2例有子宫局部浓染,1例有片状对比剂外溢;重度休克患者有12例患者DSA图像显示有团状、片状与大片状的对比剂外溢情况,3例存在小片状或是小点状对比剂的外溢。介入治疗后1例患者实施子宫全切术,究其原因为术前子宫破裂伴有感染,所以在介入治疗以后实施子宫全切术[11]。

综上,对产后出血合并不同程度的休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与产科治疗效果比较后发现,介入治疗的主要优势是可以保留患者子宫,止血效果较佳,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比较快,休克纠正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配合DSA影像可以清楚了解产后出血合并不同程度休克患者的预后情况、病情的发生与发展,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片状休克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片状电阻器开短路失效模式浅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有机物凝胶—助熔剂法制备片状钡铁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