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5王淑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5期
关键词:耐多药吸收率肺结核

王淑文

(抚顺市第四医院,辽宁 抚顺 113123)

耐多药肺结核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结核病,在临床上属于难治型肺结核疾病,是指引起肺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等常见抗结核药品产生耐药[1]。其发病率占普通结核病的10%左右,有很强的传染性,危害性大,临床治愈率仅为50%,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极大的威胁。临床研究发现,影响或导致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因素主要有病程长、治疗费用高及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等,长期的药物治疗会让患者心理和生理受到双重打击,继而导致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2-3]。完全管理模式是一种将护理措施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包括患者居家护理的护理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可以更加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质量。为了进一步明确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我院结核科接诊的9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研究并比较护理效果,期望可以为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意愿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48例。研究组患者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6.30±6.10)岁;男28例,女20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0±1.00)年。对照组患者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7.10±5.50)岁;男29例,女19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70±1.1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经过CT、X线联合检查及痰涂片确诊为阳性。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心脑血管疾病;②治疗依从性过差和精神类疾病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按照耐多药肺结核化疗方案所制订的针对性化疗方案,方案至少包括4种以上耐药性检测结果为敏感的抗结核药物。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建立个人病情档案、病情评价、卫生健康教育、药物规范使用及出院后的社区护理等。研究组患者接受完全管理模式,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①成立完全管理小组。本科室护士长牵头,选取科室长期护理结核病、经验丰富的护士作为组员,及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重点以完全管理措施规范宣教为主,掌握填写患者护理管理报告的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制订和调整护理计划。②建立患者个人档案:除了常规记录患者姓名、年龄及性别外,重点要对患者治疗方式、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细节性加以记录整理。③消毒隔离管理:鉴于耐多药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而护理人员要做好病房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病房紫外线照射消毒。对于含有患者痰液的废纸等要集中进行处理,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也要进行消毒,避免出现集体传染事件。④安全药物管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治疗药物的正确服用方式,并重点向患者讲解治疗护理过程中安全用药、依据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对一些特殊的药物要重点讲解,提醒患者做好各方面的防护,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并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保证患者药物服用的安全性。⑤健康宣教:采取一对一的宣教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耐多药肺结核疾病的严重性及传播途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⑥定期监测病情: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并进行1次体质量测量和痰涂片检查。每月1次痰培养,进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⑦饮食护理: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戒烟、戒酒,禁忌辛辣和刺激食物,多补充富含高蛋白和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食用牛奶、茄子、牛肉、海鲜及腐乳等。⑧院外护理管理: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向其讲解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并叮嘱家属要做好日常病情监测,在规定时间内回院复诊。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有需要时可以建立微信群,定时向患者推送相关的耐多药肺结核护理知识,增强患者居家护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护理2个月后对患者的痰菌转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加以比较。①病灶吸收率。显效:经胸部CT显示病灶面积减少≥50%;有效:病灶面积减少10%~49%;无效:病灶面积减少<10%[4-5]。病灶吸收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等8个维度,共计36个问题,各维度的得分是将所属条目的最终得分相加后的平均值,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处理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SF-36评分)用()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用(%)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比较[n(%)]

2.2 两组SF-36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治疗的关键是加强治疗期间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并做好预后护理工作。鉴于耐多药肺结核疾病会对肺部功能造成严重损伤,极易引起呼吸困难和咳喘等症状,因而进行早期诊断,明确疾病类型同样至关重要,目前诊断耐多药肺结核的常用手段以X线和CT等为主,均可以有效诊断病情[7-8]。完全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护理中可以实现全程管理的目的,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遵医遵护率低和健康习惯差等问题,而且通过诸多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与配合度,进而提升患者预后质量[9]。

完全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与作用:①护理具有全程性与责任制,完全管理模式可以对患者实施全程化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能够一改传统重住院轻门诊的情况。②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完全管理模式可以从患者住院后开展护理工作,重点以健康教育、心理指导、药物使用安全及饮食护理等为护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患者出院后依然可以进行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居家护理的质量,是对接式无缝化护理[10]。③护理过程中的管理更加规范,护理措施更加合理,患者入院后科室可以快速成立完全护理小组,并积极的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相关知识培训,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应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加全面和规范的管理护理,进而提升预后质量。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经过护理后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完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分析原因在于患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通过定期评估病情可以及时调整耐多药肺结核用药标准与护理内容,合理科学的用药方法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责任护士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CT及病菌培养等检查,确保了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在提升预后质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从护理结果可以看出,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并无差异,经过2个月的临床护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很大的提升,但总体来看,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提升幅度大,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主要通过健康宣传页、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能够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明确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②饮食护理:护理期间饮食护理是完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在饮食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戒烟戒酒,多食用高蛋白和高纤维的食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有助于病情好转。③院外护理管理是完全管理模式的突出优势之一,当患者出院后,完全管理模式依然可以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比如可以定期与患者进行电话沟通,做到随访工作,可以在有效时间内掌握患者居家护理过程中的情况,对于患者提出的护理难点和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内解决,增强了患者居家护理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赵凌华[11]在研究中发现,通过给予试验组完全管理模式、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后,试验组的痰菌转阴率71.74%、病灶吸收率86.96%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60.78%,与本次研究结果相吻合,更表明完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

综上所述,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耐多药吸收率肺结核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LF冶炼低碳铝镇静钢钙处理吸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同位素技术测定钙吸收率的维生素D补充临床试验荟萃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加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耐多药肺结核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
冷冻组织射频比吸收率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