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0-11-25刘晓东
刘晓东
(登封市中医院 影像科,河南 郑州 45247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为常见胆道疾病,轻症患者病情平稳,预后良好,但20%~30%的患者表现为重症,此类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近年来虽经过积极治疗,病死率仍高达5%~1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2]。并发症的发生加剧患者病情,是导致死亡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明确并诊断治疗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是挽救患者生命不可缺少的途径。AP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坏死性积聚(acute necrotic collection,ANC)、包裹性坏死(walled-of necrosis,WON)、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cute peri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APFC)4种类型[3]。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虽具有一定检出率,但对于软组织辨别效果不佳,导致漏诊、误诊时常发生。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及早确定AP局部并发症类型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大量研究已证实,其在AP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评估价值,然而目前关于其在AP局部并发症类型诊断研究较少[4-5]。本研究比较MRI和CT对伴有局部并发症的AP患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 4月在登封市中医院治疗的伴有局部并发症的9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9例,女38例,ANC 32例,WON 36例,PPC 21例,APFC 8例,年龄23~76岁,平均(47.93±4.28)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恶心、腹痛、呕吐等表现。本研究经登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AP诊断标准[6];②脂肪酶或血清淀粉酶≥正常值上限3倍,急性持续性腹痛,CT、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明显胰腺形态学发生改变,符合以上3条中任意2条即可确诊;③首次发作;④非手术患者行穿刺液检查;⑤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⑥采用穿刺液检查或病理进行确诊。(2)排除标准:①有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史;②入院时发病时间>1个月;③恶性肿瘤;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伴有肝硬化等严重肝功能障碍。
1.2 检查方法(1)MRI检查方法:设备为GE SIGNA Creator 1.5 T MRI机(美国通用电气有限公司),选择8通道体部线圈扫描,层厚3~8 mm,层间距1.0 mm;采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获取T1加权成像(T1WI),重复时间(TR)200 ms,回波时间(TE)2.2 ms;采用双回波序列获取同反相位T1WI,同相位TR 224 ms,TE 4.8 ms,反相位TR 224 ms,TE 2.2 ms;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获取T2WI,TR 8 000 ms,TE 89.3 ms;肘静脉高压推注钆喷酸葡胺0.1 mmol·kg-1行LAVA增强扫描,注射速度为3 mL·s-1,屏气扫描获取胰腺门脉期、动脉期、延迟期影像;依据扫描信号将T1WI、T2WI信号分为低、中、高信号。(2)CT检查方法:设备为Ingenuity 128排螺旋CT机(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20 mA,层厚2 mm,螺距3∶1,取仰卧位,平扫膈顶至髂前上棘;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
1.3 观察指标(1)MRI、CT对AP局部并发症的检出率:由2名资深影像学医生独立诊断,结果一致即可确诊;结果不同以第3名影像学医生诊断结果为准;以穿刺液检查或最终病理结果为“金标准”。(2)ANC、WON、PPC、APFC的MRI、CT影像学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不同检查方法对疾病检出率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97例患者穿刺液检查或最终病理结果显示ANC患者32例,WON患者36例,PPC患者21例,APFC患者8例;MRI对AP局部并发症的检出率为91.75%,与CT检查的90.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WON的检出率为97.22%,高于CT检查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PPC的检出率为66.67%,低于CT检查的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CT对AP局部并发症检出率的比较[n(%)]
2.2 影像学表现(1)ANC。在脂肪抑制T1W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区,呼吸门控T2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区,增强后T1WI图像上为无增强区;由于坏死区的出血内含具有顺磁性的高铁血红蛋白,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在T1WI上特征性地表现为低信号区中的高信号。CT平扫显示低或稍低密度,坏死区可见更低密度脂肪坏死,增强扫描坏死物信号无强化。(2)WON。MRI表现为包裹性、形态规则的液性造影,增强后脓肿壁明显强化。CT显示,可见脂肪组织或稍高密度坏死组织碎屑。(3)PPC。MRI上常呈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增强扫描后未见强化。CT显示,胰腺周围出现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的水样影,密度均匀,囊内未见坏死物,囊壁清楚且薄,增强后可见轻中度强化。(4)APFC。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无强化,内含的组织碎屑相互连接成条絮状,表现为T2WI高信号背景下的低信号,形似莲藕中的拉丝。CT显示无明确壁,可见均匀密度水样影。
3 讨论
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AP局部并发症检出率越来越高。CT成像可清晰显示胰腺及周围组织器官,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并能显示病灶内气泡,为局部并发症诊断提供参考依据。MRI扫描具有更成熟、完善的技术条件,对病灶内脂肪信号更敏感,且对软组织具有较高分辨力,能显示胰腺形态、坏死组织、渗液情况[7]。
ANC、APFC多见于AP早期,其中ANC在脂肪抑制T1W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区,呼吸门控T2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区,增强后T1WI图像上为无增强区;APFC的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无强化;CT、MRI一般可诊出[8]。本研究中,MRI、CT对ANC、APFC的检出率均为100%,提示CT、MRI诊断ANC、APFC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WON、PPC易继发感染,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MRI可显示出包裹性、形态规则的液性造影,增强后脓肿壁明显强化,对WON的诊断有更高价值;AP合并PPC患者CT影像表现为胰腺外出现类圆形水样密度影。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RI对WON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对PPC的检出率低于CT检查,表明MRI在诊断WON具有一定优势,而CT在诊断PPC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对AP局部并发症的检出率与CT检查对比无差异,说明MRI、CT在AP局部并发症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CT、MRI在AP局部并发症的诊断中各有优势,CT能更直观显示病灶内脂肪,对合并感染的病灶内气泡影诊断价值较高,而MRI对少量脂肪或坏死物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信号较为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生进行严格对比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临床实际应用中对于疑似或模糊疾病可同时应用,相互补充,以提高检出率。
综上所述,MRI可准确鉴别病灶内脂肪和坏死组织,CT检查可清晰显示病灶内气泡,二者在AP局部并发症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联合应用,便于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本研究仅初步探讨了对AP局部并发症的检出率,尚缺乏其他参数应用对比,有待临床上扩大样本量,分析参数与各并发症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其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