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2020-11-25谢森
谢森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河南 商丘 476100)
乳腺癌是女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也是导致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因素,但疾病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但是疾病早期发现、准确鉴别及诊断临床分期对治疗乳腺癌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临床主要通过钼靶及B超检查乳腺疾病,而随着MRI的不断发展,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不断提高,但检查时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形态特点表现无明显差异,因而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有时出现误差,临床实际运用时常采用动态增强扫描、灌注成像及DWI等联合判断,提高其诊断率[2]。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DWI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2~58岁,平均(45.62±3.17)岁;经穿刺或术后病理显示,良性病变56例,其中纤维瘤28例,导管纤维瘤17例,炎症肿块或结节11例;恶性病变24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1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导管内癌3例,导管原位癌4例。
1.2 检查方法对所有患者首先进行MRI平扫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双梯度1.5 TMRI扫描仪及乳腺相控阵表面线圈。患者取俯卧位,垫高腹部,保持乳房自然悬垂。参数设置:层距4 mm,层间距0.8 mm,层厚6 mm,激励3次。横断面行T1WI、T2WI序列扫描,冠状面行T2WI扫描,均采取脂肪抑制技术,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横断位扫描,采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联合脂肪抑制技术。参数设置:层厚3 mm,FOV为11 cm×11 cm,激励1次,矩阵256×192。DWI扫描采取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层厚6 mm,间隔1 mm,b=500、800 s·mm-2横断位扫描,FOV设置为32 cm×32 cm,采取脂肪抑制技术。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阅片,分析其临床症状,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标准进行征象描述。
1.3 观察指标记录MRI增强扫描结果,计算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根据MRI增强扫描图像绘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s,TIC),按照曲线进行分型,分为4种类型,Ⅰ型为信号持续上升,内部信号不断增加;Ⅱ型为平台型,即早期持续上升,然后信号突然中断;Ⅲ型为信号早期持续增加,后期开始逐渐减少;Ⅳ型表示信号无变化(增强或延迟),其中TIC下Ⅰ、Ⅳ型诊断为良性病变,Ⅱ、Ⅲ型诊断为恶性病变。而ADC值诊断时以穿刺或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确定ADC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以最佳阈值为临界点,判断诊断结果。根据诊断结果,以穿刺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MRI动态增强成像、DWI及联合诊断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符合率。联合诊断时若任一诊断为恶性,则表示乳腺恶性病变。
2 结果
2.1 MRI动态增强扫描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病灶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检出情况高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P<0.05)。见表1。
表1 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n(%)]
2.2 ADC值诊断当b=800 s·mm-2,恶性肿瘤中DWI扩散受限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ADC值为(1.104±0.343)×10-3mm2·s-1;良性肿瘤中14例呈低信号,41例呈高信号,1例炎性肉芽肿病变呈高信号,良性肿瘤中平均ADC值为(1.658±0.335)×10-3mm2·s-1。良性肿瘤ADC值高于恶性肿瘤(t=6.731,P<0.001)。以穿刺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ADC值诊断恶性肿瘤的ROC曲线,发现以恶性肿瘤ADC平均值的95% CI上限(1.200×10-3mm2·s-1)作为判断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界值最佳,敏感度为99.90%。见表2。
表2 ADC值诊断乳腺癌患者ROC曲线分析
2.3 MRI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根据MRI增强扫描下TIC分型结果发现,良性组Ⅰ型(33例)+Ⅳ型(4例)为37例,Ⅱ型(14例)+Ⅲ型(4例)为18例;恶性组Ⅰ型(2例)+Ⅳ型(0例)为2例,Ⅱ型(8例)+Ⅲ型(14例)为22例。
2.4 两种检查方式结果DWI诊断以ADC值1.200×10-3mm2·s-1为临界点,良性组判断8例为恶性,48例为良性,恶性组21例为恶性,3例为良性。以穿刺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联合诊断下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符合率高于两种单项检测(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比较[n(%)]
3 讨论
乳腺癌不仅影响女性身体的完整形态,同时威胁生命安全,近年来,其发病率受生活压力与环境的影响而逐渐上升。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方式较多,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等技术,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存在较多的局限性。MRI可进行多参数、多序列成像,为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提供详细信息,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3]。
MRI平扫时,肿瘤形态及边缘显示欠清晰,故而在乳腺肿瘤诊断中意义不大,而MRI动态增强成像可在短时间内清晰显示肿瘤形态学特征,并反映出肿瘤微循环状况,临床应用较为广泛;DWI可从分子水平层面上,准确反映出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水分子功能变化及空间组成等信息,对组织含水量变化相关的形态学及生理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本研究对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采取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DWI检查,结果显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病灶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而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形态多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缘毛躁,DWI检查时,当b=800 s·mm-2,乳腺良性肿瘤病变患者ADC值高于恶性肿瘤患者,绘制ROC曲线以ADC平均值的95% CI上限(1.200×10-3mm2·s-1)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动态增强扫描绘TIC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以穿刺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联合诊断下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符合率高于两种单项检测。MRI动态增强成像检查乳腺良性肿瘤病变时,其病灶组织成分简单,边界清晰,边缘光滑,而恶性病变血流丰富,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内部可出现钙化、液化,且呈浸润性生长,破坏周围正常组织,进而表现为不规则或分叶状形态,但部分良性病变具有潜在低度恶性,故而形态上难以区分,单纯MRI动态增强扫描时易出现误诊[5]。DWI可通过与正常乳腺腺体组织标准化ADC值,对乳腺病变作出定性诊断,b值越高,对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越敏感,但信噪比降低,可产生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6]。由此可以看出,单独使用MRI动态增强成像或DWI扫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形态观察、ADC值计算时,良恶性病变的判断可发生重叠,将两者联合应用可弥补其不足,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