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探析

2020-11-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课程思政人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0 引言

总书记多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承担着培养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总书记的这一系列讲话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这一伟大的教育理念。目前在学术界,“课程思政”被定义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所有的课程设计、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具体到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该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关键课程,主要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及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从事人才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工作的管理人才。因此不难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显示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才需要有较好的政治素养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在融入“课程思政”方面具备天然优势,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绝佳实验田,也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从人力资源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思政”要素的提炼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政”要素的融合三个方面研究如何把“课程思政”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通过上述研究,以期对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改革,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各高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部分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也在被积极探索中。一些学者提出以人力资源管理六大职能为切入点,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思政”要素,将“立德树人”贯彻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全过程。上述举措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中的融合,然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来看还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不够深刻,把“课程思政”粗浅的理解成“课程”加“思政”,简单的将零散的、碎片化的思政要素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进行杂糅,无法将思政教育深层次的、润物细无声的与人力资源专业教育结合。第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挖掘有限、梳理不够完整,在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素结合的过程中,遗漏了重要的思政教育内容,不能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体系,难以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第三,“思政”要素在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融合过程中,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制度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某些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难以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政课程”改革,如对于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措施不足,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不够健全,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政课程体系”覆盖不全面、类型单一、缺乏层次、无法做到相互支撑。

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进入到了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对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在下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本文在总结已有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改革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2.1 把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则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主体框架和理论大部分来源于欧美国家,因此为了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要在保留西方先进管理知识的情况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入。在课程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必须摒弃原来只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建设的思想,树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并重的思想,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出能够胜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社会核心价值观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该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发展,实现国家平衡、包容、可持续的最高层面价值,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内各类人才的价值观有统领作用。第二个维度为“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该层面的价值观能够直接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影响着企业愿景、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价值导向。第三个维度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甄选、员工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核心指导思想,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企业的具体管理活动,以及员工的工作行为和职业发展。

表1: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各教学内容的“思政”要素提炼

2.2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要素的提炼

以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理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与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工作说明书制定、员工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劳动关系处理流程和步骤。然而,这种传统的人力资源课程目标与内容仅仅关注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树立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改革的内容和目标就是使学生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各知识点背后的思政内涵,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管理水平,以及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树立服务企业经营的创新意识,服从国家战略的全局观念,培养客观公正的品德。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通过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对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中的“思政”要素进行了提炼。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思政”要素如表1所示。

2.3 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政”要素的融入举措

(1)提升学习主动性,强化“思政”与专业知识结合。首先,对于修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生,要增强他们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帮助学生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境性到一般普适性来理解相应的理论与知识体系,让学生把握不同学派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关联,并引导学生从这些逻辑与关联中厘清理论的价值性、历史性与社会性。其次,在向学生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时,特别是在剖析课程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的过程中,应该设法将“思政”要素巧妙的嵌入其中,做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同步教授。再次,注重学生辩证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史观的培养,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具备专业要求的思维方式。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应力求做到理论分析与实践运用结合,翻转课堂与传统授课相结合。

(2)改革课堂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得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同时,充分利用MOOC,微课等网络教学手段,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等),破解课程当中的知识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吸收相应的专业知识。

(3)教材联系热点、强化时效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将行业与企业所面临的热点问题穿插其中,并及时更新企业实际案例。同时,在讲解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以及翻转课堂的形式,穿插时事政治的内容在其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和方针,了解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等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深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思政”要素的理解和感悟。

(4)改善课程考核,优化思政教育。在课程考核方面,可将标准化考核与非标准化考核相结合,以设计更加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例如在非标准化考核方式上,可以选择诸如模拟招聘、模拟培训、模拟薪酬制度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拟的形式,或者要求学生在课堂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并阐述案例背后的思政内涵。通过上述这些形式来考察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而在标准化考核主要是传统的集体笔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思政内涵的掌握情况。多样化考核方式的结合有助于更加全面的检验学生的学习和价值观培育情况。

3 结论

在新背景和新形势下,积极探索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方法和模式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此,高校教师应不断改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自身德育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指导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思政”要素浸润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知识点和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课程思政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