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20-11-25魏晓龙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
○魏晓龙 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教学也迎来了全面的改革和全新的挑战。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及想象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创作灵感大有帮助。因此,笔者就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作为初中美术老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比如,在给学生教学《画画你我他》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完全不必急于进入到本节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先组织学生做一个相关的小游戏。游戏的步骤是:首先,老师把学生合理分成小组,每组四个人;其次,老师把提前做好的写有全班学生名字的纸条拿出来,让其中的两个小组成员随机抽选,选到哪个同学的名字,就要对这个同学的面部特征进行描述,让另外两个小组成员猜猜,看他们描述的是哪位同学?最后,看哪个小组猜得又准又快,就可以得到奖励,如小礼物等。这种游戏易操作,又有趣,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游戏结束后,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组同学之所以能又快又准地猜出来,说明他们在生活中一定是非常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描述的同学善于观察才能准确抓住描述对象的特点,帮助学生准确地作出判断,才能让这个游戏有趣、有效。可见,美术学习是少不了观察的,老师只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他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物和事物,学生才能够在艺术创作中迅速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使他们的艺术作品生动而形象。
二、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环境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观察环境,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深入观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投入到艺术鉴赏的气氛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作热情。比如,在给学生教学关于《以形写神》这一节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超强呈现功能,给学生播放图文并茂的一些传统工艺和艺术名家作品。
三、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在美术学习中观察能力是学生创作作品的必备条件,这就和文学作品的创作一样,只要形成观察的习惯,才不会错过遇到的每一个素材,否则在创作的时候,脑子空空,连想象都没有依据。但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然后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能力。所以,在进行一些美术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学习观察,尤其是一些能对学生产生知觉和视觉冲击的观察对象,更能有力地激起学生观察的热情,锻炼学生观察的能力。这种定期的、有计划、有目的观察,长期坚持就能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当然,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制订观察的计划和目标,以免学生在观察中走马观花,为了观察而观察,从而降低观察的效率。只要老师引导学生坚持观察,长期观察,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观察的习惯,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促进他们的美术学习。
四、给学生传授正确的观察技巧
1.对事物进行整体观察。分析其整体结构关系,再对其局部进行仔细观察,最后再进行全方位细致观察,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事物的特征,正确把握局部与整体的构架关系。
2.对物体的结构进行观察。任何事物的外部形态都是由其内部结构所决定,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对物体的内部结构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加深自身的理解与认识。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不应将目光局限在物体的形态上,还应该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仔细观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事物内在本质,以便创作出更具体、形象,且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3.对物体的形体进行观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正确掌握物体的形状、结构、比例及面与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作品线条不柔美,显得僵硬、缺乏立体感。因此,老师要给学生教会正确的形体观察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直线法认识事物的具体形态。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并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从而发现生命的美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