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性“四法”

2020-11-25秦叶瑞秦安县第一幼儿园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四法笔者科学

○秦叶瑞 秦安县第一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研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主动经历世界,从自己的周遭生活和教师提供的环境中主动地观察和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但笔者发现,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着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如,探究材料无层次性,探究结果缺乏验证等。怎样改变这种现象,提高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保护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

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把握幼儿身边的科学现象,尊重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民主、开放的探索环境,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例如,对早晨的大雾、冬天的霜冻、雨后的蚯蚓等,应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探究。又如,当幼儿发现圆珠笔的笔尖可以摁出来、收进去时,会产生好奇心,会拆开一探究竟,此时,成人不能责怪孩子拆坏了笔,应给予鼓励、帮助,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索笔尖伸缩的原理。

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为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适时提供指导。比如,在“转动的乐趣”一课学习中,幼儿要探究如何使两个物体结合后转起来,但是要想使多个齿轮同时转动,对积木的拼插紧密度有很高的要求。面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甲,笔者只是鼓励他自己摸索,而一旁的幼儿乙似乎还不明白怎样才能通过两个物体的结合使齿轮转起来,笔者及时对其进行启发性的提示:“想一想,你往水里加糖后会怎么办?”他听完后,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快就找来了杯子和筷子,并不停地搅动杯中的水,看着不断转动的水,他开心地笑了。

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选择使用有效的材料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感知过的材料,引发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比如,在开展科学活动“奇妙的口袋”时,笔者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柔软的、袋口能收缩的小布袋,并在袋内放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常见且气味较强、触感较明显的物品,如,苹果、铃鼓、毛巾、玩具车、刷子等,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感官感知、猜测布袋内的物品,并交流探究活动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为了从多方面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教师必须拓展探究空间,为他们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操作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一方面,笔者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另一方面,让幼儿自主选择、运用材料,努力使操作材料蕴含科学元素,准确地为活动目标服务。

三、寻找切入点,强化探究方法指导

有趣的导入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引起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可以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导入活动必须形式多样,比如,魔术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实物导入、情景导入、外出参观和动手操作等。当然,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具体的探究内容来定。例如,综合活动“春天来啦”,可以采用“外出参观”的形式。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季节特点,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除了重视导入形式外,教师还要设计贴近幼儿实际的探究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流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合理设计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使其能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丰富自身经验。

幼儿在进行科学实验操作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令人哭笑不得。其间,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幼儿,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设想、大胆实践,帮助幼儿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对幼儿的表现要及时、准确地评价,还可以引导幼儿互评与自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注重探究过程,不断提高探究效果

幼儿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及利用物体等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比较物体之间的异同,由此初步认识他们周围的世界。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实验过程。例如,在用纸运送物品的实验中,教师的一句“某某成功了”,可能会使其他幼儿急切地用手而不是用纸来运送物品,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真实,探究效果不佳。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幼儿开展科学实验的过程,要指导幼儿以正确的实验方法与态度进行探究,允许实验结果的多样性,要让幼儿大胆地、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只有重视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才有意义。

猜你喜欢

四法笔者科学
老师,别走……
点击科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科学大爆炸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优选雏鸡四法
科学拔牙
体育课引“趣”四法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