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20-11-25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记谱听音院校

○齐 莹 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

视唱练耳是一门技术性和基础性非常强的课程,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本科院校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学习视唱练耳课程的效率非常低,影响了音乐专业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分析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促使学生音乐专业素养的提升。

一、本科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

1.对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进入院校后,只重视声乐、钢琴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放松了对视唱练耳基础课程的要求。因为视唱练耳课程枯燥乏味,加之教师教学方法不新颖以及院校教学条件有限等原因,导致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程不感兴趣。除此之外,音乐专业的学生演出、选秀活动非常普遍,这些选秀节目让一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趋于功利化,无心学习基础知识。另外,个别教师也认为这门课程学习的时间比较长、见效慢,对学生就业也没有直接的帮助。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和教师都从内心深处对视唱练耳课程不够重视,行动上敷衍了事,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2.“视唱”“练耳”分离,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视唱练耳”简单来说就是“唱”和“听”。大多数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程不够了解,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的关联性都没有深入思考,只是简单地认为“视唱”就是唱谱,“练耳”就是听谱,把两者相互分离。个别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严谨,只是简单地将“视唱”和“听音”轮换着上。如此教学,必然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重技术,轻情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只重视技术以及知识层面的学习,忽略了对作品精神层面的分析,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在视唱教学中,教师不断进行音准和节奏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忽视了对作品精神层面的分析。学生只掌握了基础的技能,但由于不知道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等,无法理解音乐要表述的真实情感,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对策

1.加强对视唱练耳教材的更新。不仅要及时更新视唱练耳教材,还要进行必要的统一。选择教材时,尤其要重视突出师范专业的相对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体现也非常重要,教师要将之融入教学中。如,在原教材中加入一些民歌元素,这些民歌要具有民族的特征和地域的特色。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加入相应的唱词和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一般,视唱练耳教学主要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而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程度不一样,导致视唱练耳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比如,基础一般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内容和技能即可,基础好的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积极引导他们即兴创作和移调训练。

3.准确把握视唱练耳教学内容。视唱练耳教学最为关键的就是把握视唱练耳教学的基本内涵,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辨和声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辨调式的能力。

4.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考虑教学实际的基础上适时选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视唱练耳教学效率的提升。

5.不断提高听音记谱的能力。学好音乐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会听音记谱,而听音记谱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耐心培养和指导。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力。音乐本身是一种非语义性的艺术,它不像文学作品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重要的故事内容描写出来,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无法描述。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通过视唱、音乐欣赏、听音乐等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和听辨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听音记谱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听不同节奏的音乐,并尝试读出曲谱,从而提升学生听音记谱的能力。最后培养学生感性记忆和理性记忆的能力。根据记忆类型,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步骤和训练方法。

综上所述,要教好视唱练耳课程,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让学生认识到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音乐节奏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掌握节奏感的同时,提高视唱练耳和听音记谱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猜你喜欢

记谱听音院校
由“听音为字”看“戏”“䏘”“丫麻”
从有量记谱法到工尺谱
基于律制、调式、记谱及社会学角度的中西方音乐元素比较
修订版PEP 六年级英语毕业检测题
记谱法研究文献综述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