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基建施工项目财务核算风险防控研究

2020-11-25毕永凯

市场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核算会计核算

毕永凯

(江苏长江口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226000)

一、引言

国有企业在基建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本身项目的特殊性,所以比一般工程项目耗用的时间更长、资金的需求量更大,对核算的准确程度与财务全方面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对基建项目的质量要求就更为严格。在整个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周密有效地完成项目的施工工作。而财务体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建项目工作开始的前提,做好财务核算工作有利于为后期施工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国有企业基建财务核算的好与坏关系到后续项目资金是否能有效地使用,以及基建施工项目是否能顺利竣工等。所以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源头上不断改进原有的财务体系,提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寻找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基建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国有企业基建施工项目财务核算的风险

(一)未建立相关的财务核算体系

在国有企业基建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部门未针对基建施工项目的特殊性建立一套独立的财务运行体系。目前的财务核算体系不健全表现在核算标准未统一,国有企业内财务核算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财务核算体系混乱。在以往基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基建财务管理没有统一的流程、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制度,再加上没有相对应的监督制度加以辅助,所以在基建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资金挪用、占用、非法外借等不良现象,造成财务核算过程中单据丢失和账目错误等问题,也容易出现原始凭证不清晰等情况,给基建项目完工时的财务结算工作增添困扰。国有企业的基建财务核算常常与企业日常的单位核算工作一起进行,两方混淆在一起使得拨付款项不独立,容易造成成本的分摊混乱。不仅如此,单据的丢失、原始凭证的不清晰造成基建项目中信息传递延迟,财务核算的不及时,致使财务管理部门与项目施工部门的工作交接环节脱轨,基建项目未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竣工及时验收,对国有企业的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预算编制的执行力不强

一般在国有企业基建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根据以往的个人经验先对资金的需求进行预算,在预算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预算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后期甚至会出现预算超支等情况,造成基建项目的成本增加。而待到项目执行之时,因为前期项目的周期过长,数据收集时不准确再加上财务人员的经验不足,会导致项目实际施工的时候有些工程造价和设备价格发生浮动,让预算在批复执行的过程中因为价格方面有偏差,让项目的工程内容与设备采购偏离了前期的预算,造成后期预算批复的困难。因此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控制项目资金浪费,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而且还可以从侧面提高基建项目的施工效率,让工程项目得以如期竣工。

(三)对基建项目和会计核算的认知不清

国有企业中因为部分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对基建施工项目的流程和具体的施工情况理解不足,会出现因经验不足而引起的工作失误。未能根据基建项目的整体情况来预估整个项目投资总额,前期的资金预算工作准备不充分,给后期的结算工作增加了难度。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会计人员来说,如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做好与基建项目有关的会计核算工作是许多会计人员要学习的方向。而资深的会计人员经过时间和阅历的磨砺,对整体项目流程的把控与突发问题的处理方式都较为合理,这是一些较为年轻的会计人员所不具备的技能。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出现没有严格执行国有企业关于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而出现了未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财务核算、未仔细审查可行性报告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基建项目中会计分类与预算的项目分类不相同。除此以外,财务管理的主管人员对负责基建项目财务方面的人员没有起到监管督查的作用,对财务人员核算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也会对财务核算的质量和最终的效果造成影响。

(四)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需要加强

目前在国有企业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综合能力较为低下。在现实的财务工作队伍中,许多财务工作者缺乏对应发事情的完美处理,缺少对应急突发事项的培训。加上工程核算岗位的人员流动如果比较频繁,新老员工工作对接不仔细,相对应的新进人员业务培训未能及时跟进,内容不熟悉和责任心不强等,会导致对会计核算的认知不到位。在基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工作失误,严重者会出现违反企业制度、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发生。对部分工作时间比较长的会计人员来说,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不高,不能自主更新专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在工作中不善于主动学习,对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方式未能熟练地掌握,甚至有些人员对预算管理和审计等相关工作的汇总信息不准确,操作不规范,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已不能适应国有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不能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五)国有企业中财务核算工作负荷量过多

依据基建项目的不同分类可以窥见财务核算的工作量,按隶属关系可分为主管部直属项目和地方项目;按照项目的建设阶段分为前期工作项目、筹建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项目和建成投产项目等,财务核算种类的纷杂和数量的居多造成了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骤加,再加上没有相对应完善的管理体系,庞大而又烦琐的工作量超出工作人员的承受范围之时,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造成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变大,给精神上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担,工作效率降低,在精神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提供了错误的报表信息,影响了后期的决策,进而财务审核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很多财务人员为了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必须要进行加班,但与此相矛盾的是,很多国有企业未能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奖励薪酬制度,这就容易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员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财务核算的质量。所以应该根据基建项目的诸多种类特性,分门别类进行分工。

三、国有企业基建项目会计核算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规范管理模式,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以往基建项目的施工经验,结合国有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针对基建施工项目的特殊性,制定一份完整的财务运行体系。设立统一的运行标准、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的流程,使财务管理工作在基建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做到上下一致、互相勉励、互相监督,坚决杜绝中饱私囊、恶意挪用资金等情况的发生。基建项目的财务核算工作应与国有企业的日常核算工作各自分开,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严格执行独立的管理制度,做到款项账目分开登记,明确各自体系的资金报表、项目对比表、执行表等,避免因数据错误而造成报表混乱的现象。

(二)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

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就要建立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以保证基建项目到预算管理工作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保证工程资金流动的合理性。首先,预算管理体系要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上,使项目预算更具有合理性,预算环节等方面较之前要更为细致。财务是整个基建项目数据的核心部门,财务核算的标准化和流程化才能为基建项目的数据核心做好夯实的基底,在基建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中按照规定去制定合理的开支,把预算管理工作重视起来,更加深入了解基建项目的流程工作。预算管理包括年度、季度与月度报表,能更加直观地展现出资金的流动去向。其次,因为基建项目周期跨度比较长,需要将预算管理与基建项目的进度紧紧地联系起来,严格控制预算管理,明确资金流向,且要基建项目各个部门做好本职工作,相辅相成互不干扰,逐渐建立起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并针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进行规范与完善,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在此期间数据的传输工作要准确,以免因数据的传递问题造成困扰。最后,国有企业应针对预算管理工作建立考核制度,一是可以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二是对整个财务管理体系有一个良好的增强效果,基于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预算管理考核制度,进行预算的监督观察、考核、奖励与惩罚,真正发挥高效预算管理作用。

(三)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

国有企业要针对财务核算人员制定与其相符合的成长计划。通过定期组织核算人员参加专业的技能培训,例如专家讲座、业务培训等方式。开展关于财务规章制度和政策的学习,学习有关于基建项目的税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掌握电算化的知识与基建项目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相关人员发生流动时,着重于工作的交接程度,重视新进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培育。同时与财务人员相对应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应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对财务人员付出的辛苦成果予以肯定,让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地激发。根据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和工程项目真实的开展情况来看,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人员不仅要学习与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基建项目的流程、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要认真地学习,为后期的财务结算工作做好准备,为更方便快捷地适应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四)规范财务核算的流程

从项目施工开始阶段,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严格把控进出账项目,做到凭证清晰和报表明确,确保资金的流动都有相应的文件,在符合各项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财务核算人员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担任的职责始终贯穿其中,定期将项目资金的支付方式和流动渠道整理归纳,有计划地审查基建项目工程的结算报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起到监督作用,加强财务管理与项目结算管理工作,项目竣工后及时整理相应的财务记录与资产报表,提交到国有企业的相应部门进行审核。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项,及时处理,每位财务核算员工面对突发的事项时,要有魄力和处事的能力,做好应急事情的备选方案,及时上报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与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深入了解基建项目的流程和环节,充分发挥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要作用。

(五)建立健全的财务核算监督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要将企业内部有关财务方面的部门进行划分,把关于财务核算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分配,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内容,如出现问题可以快速找到对应部门的负责人,避免出现问题责任互推现象。分工明确可以使各部门之间能独立运行又可以相互辅助进而可以发挥出财务核算的监督作用。国有企业内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执行,违背国家规定的财务工作行为,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让财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企业内部实现对财务核算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基建项目的决策者要提高对财务核算的重视程度,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做好各个环节的财务核算工作,并进行认真核实。给予财务内部工作人员监督的权利,让每个人自觉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让监督管理制度具有普遍性和实效性,让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机制更有意义。

四、结语

在国有企业现阶段的发展中,财务管理工作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做好财务核算工作不仅影响到项目施工的进度,而且还关乎基建项目能否圆满成功。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财务核算工作,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完善财务监管机制,提升财务核算人员的水平,规范财务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财务核算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定期对某一阶段的经营进行工作的考核与评估,对各部门工作完成进度进行检查,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愈发激烈的情况下,根据国有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制定适合企业前进发展的规章制度,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核算会计核算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好老板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