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供给侧改革研究
2020-11-25邢丹
邢 丹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214153)
随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实践,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模式和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供给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产学研三者之间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数快速增长,然而成果向产业和市场的转化率偏低,不到10%。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受制于引进制度的约束,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的途径并不顺畅。技能型人才多集中于企业,如果仅靠职业院校的师资,想要培养出职业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难度很大。因此,为培养出更多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性人才,高职院校必须直面新常态,依靠产学研供给侧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企业行业共同协作培育人才。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立足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角度。如果单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侧为出发点,可以将产学研理解为就业导向性的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容易忽视科研的作用。但事实上,产学研应该是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对接、教学与岗位对接、毕业证与从业证对接,应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应协调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着重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师科研成果创造。
一、基于供给侧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应转变传统思路,创新思维,融入“互联网+”思维,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目标。
(一)从需求角度出发,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过程中,应结合院校所在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合理规划专业布局,从知识、素质、能力角度,有效对接人才供给和行业需求。在“互联网+”思维基础上,秉持发展差异化原则,以区域产业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等全国行动,设置更实用、更有地方色彩的专业。
随着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涌现,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进行专业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加入新岗位、新要求,并在课程设置中加以体现。如:淘汰落伍专业,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应及时取缔,增设与新形势相符的新专业;将传统专业进行整合,设置实用性更强的复合型专业,以适应“互联网+”新常态;开设特色专业,重点培养就业趋势好、招生情况优的专业,优先发展、重点支持校企合作度高的专业。
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行业标准,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产业的不断变化,灵活优化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应立足于行业标准,将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进行提炼,设置相对应的课程并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合理设置各专业培养要求,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目前,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中,“互联网+”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正不断加强。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及时改变高职教育方式,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基础上,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多地体验职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各种在线课程平台上学习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手机和电脑,寓教于乐。此外,高职院校应通过信息整合和大数据监测手段,分析学生的学生需求和习惯,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对应的教学资源供给,以改善教学质量。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在校内授课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导向”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安排时间让学生去企业学习实践,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同时,学生评价方式不应仅限于学校教师评价,而应引进行业企业专家评价的方式,充分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力引进行业资源,多样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可以定期组织讲座,邀请行业企业出场,展示和讨论行业和企业内部的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专业最新要求,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知识面,优化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建更多实践基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合作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专业对口企业岗位需求,进而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专业培养效率。
(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高专业就业质量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投入资源,组织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地,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资源。实际训练是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最佳方法,通过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手段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如开设创业心理学、商务礼仪、投资理财等课程。双创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在学校成功培养创新思维,掌握创业能力。另外,学校应优化双创教育的环境,加大创业基地的投入力度,组织策划双创比赛,推进创业项目的建立与实施。从学生角度出发,在校园中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
二、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科技成果专业是指以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对科学研究技术所产生的科技成果通过后续再开发、推广、应用等手段,形成新的成果的活动。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正不断提高,同时也产生了较丰富的科研成果。但是,通过分析已结题的项目,会发现高职院校的科研只停留在最基础的理论阶段,缺乏实践应用价值,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结合普遍较紧密,设计地方产业的研究项目较多,因此,应制定保障措施,提高这些项目成果的转化率,促进社会发展。
(一)提高科研选题与产业、行业结合度
成果转化率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选题应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围绕行业和产业紧缺课题进行研究。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部分师资来源于企业,他们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可以提出一些真正有用的对策建议。因此,科研人员与企业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使双方及时交流并获取最新信息。
(二)合理制定政策,优化教师考核办法
高职院校的课题多来自横向科研项目,支持经费一般较少,一定程度制约了教师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的放大效益。对此,建议高职院校在进行课表申报工作时,使教师在选题阶段就对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和可能带来的市场效益进行论证,使科研课题效益更科学化。
加大教师对于科研经费的个人配置权。目前很多高校院校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对于科研经费的限制较多,科研经费使用和花费审批流程与操作程序过于复杂,致使教师申请课题的积极性遭受打击,降低了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同时科研质量也未能得到提高。对此,应放开科研课题经费使用范围,提高课题申报者的主动参与意愿,完善现行的科研考核体系,增加成果转化的科研考核比重。
(三)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搭建成果转化公共平台
科技管理部门应鼓励课题负责人进行专利申报,并对专利进行主动保护,防止课题专利遭受侵犯;科研成果的转化离不开信息平台,高职院校应及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制度,让信息在学校和市场之间流动通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院校应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负责受理科技成果申请、转化等系列工作,并配备专人管理。也可通过托管等方式,通过引进第三方中介机构,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交易机制。
三、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要成功培养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因此,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极其重要。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学校寻找的合作企业,认为培养学生是一种负担,让学生来本企业实习,只为找临时廉价劳动力,而并没有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意识,企业作为理性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本身和本科院校之间存在差距,很多企业更加偏好和本科院校合作。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事情,因此,学校在设置校企合作方案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学校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一)校企共建共享平台,资畅通源共享渠道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专业所在产业行业的情况,并制定出符合当地产业需求和现状的校企合作方案,进而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学校投入资金建立创业基地,打造创业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气氛,可以引进行业中知名企业入驻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室、实验室,建立双创教育平台,学校和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咨询校内老师,也可以咨询校外企业专家,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将学校专业、学生就业、企业岗位有机融合,为学生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广“职教集团”办学模式,集团成员单位协作育人
教育部主张“推进集团化办学和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建议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结合本行业、本地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资源,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在联合培养观念基础上,产学研三方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多方机制,包括学校和企业、学校和行业、学校和政府、学校与产业之间的协同育人等。
在集团内部,学生所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力,负责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此基础上,其他院校和企业负责进行同专业、同行业学生和员工的知识培训,使学生在本校学习时,能多了解其他学校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清楚专业就业岗位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
职教集团内部需要建立结构模式,可以将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根据分工的不同,分为核心层单位、骨干层单位和协作层单位。
(三)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
为丰富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高职院校可以和行业企业协作,创办教学与生产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在校内,可以引进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在学校教师进行理论教授的同时,校外企业在学校成立一个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经营场所,使学生在本场所学习时,真正地从事生产工作,同时可以开展创新和研发;在校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边学边做”,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协作育人。
(四)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产业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更新,为及时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立足于企业对于专业人员的岗位要求,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合理制定校企共同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出能力强、技能高、基础扎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工学结合”型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学习能力为目的,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校内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实训室使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模拟,认识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内容。同时,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将学生送入对应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到对应工作岗位进行操作,接受企业员工的指导和培训,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的。通过“工学结合”,学生了解到了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在校内进行学习时,能更加有针对性,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目前普遍流行的“工学结合”模式包括:①“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最后一年去相应的企业进行岗位实习;②“1+1+1”模式,即第一年在学校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授,第二年去对应企业进行实习,第三年一部分在校内、一部分在校外企业学习;③“1+2”模式,即第一年在校内接受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后两年在校内学习的同时,去实习单位工作。
2.“订单式”培养模式
此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由学校、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并成立订单班。“订单班”的学生在大学三年中,所有课程都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和讲授的,校内教师主要负责理论性知识讲授,企业专员负责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知识和要求的讲授并传授实操经验。“订单班”合作企业一般会在校内建立专门的实训场地,为学生提供工作时需要的设备,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直接去企业进行就业。
3.“政企校”结合型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紧密结合,立足于当地产业特点,进行深入协作培养专业性行业技能人才。“政企校”结合型培养模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体现,强调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与侧重点,培养紧贴行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学校专业师资与教育基础外,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保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