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2020-11-25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丰学区王君霞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9期
关键词:桂花香读后感习作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丰学区 王君霞

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从阅读出发做好习作的指导,从习作出发做好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从阅读中渗透习作的方法

小学阅读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在分析阅读资料的同时应渗透习作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习作思路,将阅读材料中的习作内容提取出来,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以《落花生》为例,借物喻人是本文习作的亮点也是写作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阅读的角度出发做好借物喻人的习作渗透工作。例如,文章中的第十自然段,作者用花生、桃、石榴和苹果代表了不同的人,用花生与桃、石榴与苹果的对比来达到借物喻人的效果。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析,父亲眼中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父亲要让我们“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桃、石榴与苹果是不是不中用呢?文章中怎么描述桃、石榴与苹果的样子,它们又代表了哪些人呢?然后组织学生从阅读角度出发,结合文章对花生和桃、石榴与苹果在位置、外表和印象上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在习作中作者用花生和桃、石榴与苹果表达不同人及性格的方式,强化借物喻人的习作方法。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引导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文章中蕴含的各种习作思路,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渗透习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在习作中掌握多种写作方法,实现在阅读中渗透习作。

二、在阅读中渗透习作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资料具有丰富性特征,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渗透习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习作意识,自觉去仿写、扩写内容,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以《桂花雨》为例,在第四自然段中写的是桂花的香气弥漫,“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通常会以“浸”字为例分析用词的精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桂花香独特的情感,感受到桂花香的独特香气。基于“浸”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仿写,围绕桂花香进行仿写,写出桂花香的想象与情感,在习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文章渲染的内容进行仿写和扩写,写出其中的韵味,例如:“那浓浓的桂花香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经久不散,这桂花香可谓是香了四季更香了生活。”通过类似的语句激发学生的仿写意识,在阅读过程中自觉选择文章中的优秀句子进行仿写和扩写。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桂花香的描写方式选择自己熟悉的场景或事物进行习作,写出真情实感。

三、从习作中应用阅读的材料

阅读为学生习作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教师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将积累的素材应用到具体的习作中,通过习作分析不同素材的应用角度和完成素材应用的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质量。

以《写读后感》为例,写读后感是小学生必备的基础习作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将阅读内容进行概括和升华的具体策略,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一般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素材,要求学生阅读素材以后写读后感,这种习作方式下,学生写读后感的质量不是很高,一方面,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对学生来讲较为新颖,需要一定的时间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学生在写读后感时对阅读材料的把握不是很好,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阅读材料进行整合。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已经学习的素材入手进行读后感的习作,如教师鼓励学生对本单元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资料进行读后感的习作,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阅读素材入手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习作意识,实现在习作中对阅读素材的有效整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质量。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习作的整合应坚持从阅读中来到习作中去的教育思路,积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素材积累,在素材积累中逐渐发展学生习作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桂花香读后感习作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一粒桂花香
在爱和自由里成长——《狼王梦》读后感
风吹桂花香
甜蜜的小惊喜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习作展示
豪宅八月桂花香——胡雪岩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