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合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0-11-25杨文意
⦿杨文意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事实的理性认知,与核心价值观没有什么关系,以至于很少有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实施价值观教育。其实不然,数学课程蕴含有丰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教材和习题中也隐含着一些价值观教育素材。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展开价值观教育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能力,同时对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值得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引导多元视角,培养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有些数学问题不止一个解法,而是对应有很多解题的方法,所谓一题多解就是这个意思,就像很多条路都可以到达终点站一样。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做到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表现机会,帮助引导他们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尝试去解决问题,活跃他们的思维,燃烧他们的大脑。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深入研究含有核心价值观因素的教学资源,给予他们独立思考、探究、创新还有表达的时间和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所领悟到的独特见解,以便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素质发展。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道题:“仓库储存的大米比面粉多180千克,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2/3,求仓库中的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互相交流讨论得到以下解法:①将大米的重量视为单位“1”,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2/3,得出大米的重量为180÷(1-23),从而计算得出面粉的重量;②将总重量视为单位“1”,这个时候总重量就变为2+3=5份,对应大米、面粉以及它们差值的对应分率求得总重量为180÷(3/5-2/5),最后按照2∶3的比例求出面粉和大米的重量;○3设置未知数,再列方程求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发展多元思维,尊重他们的思考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合作氛围,培养合作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上,不能只由教师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和解题方法,这样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尝试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发现线索、分析问题、处理信息、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要打造一个合作平台,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合作氛围,把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的学习方式与个体独立的学习方式有机融合,促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乘法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这个问题:15+15+14+15+15=?先让学生独立探究,思考解题的简便方法,再组织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讨论解题方法。小组学生积极讨论交流后,会得出以下不同的算法:①(15+15)×2+14;②15×4+14;③15×5-1;④14×5+4……教师也要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尝试去探索更简便的算法,不但能够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拓宽他们的思维。
三、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价值
只传授学生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将知识学以致用,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最好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平时的现实生活中去,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价值。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发展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要教学到“认识时分”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然后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比较一下谁安排的作息时间更合理。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明白时间可贵、要珍惜时间的道理;另一方面又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上的应用价值,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融合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新时代,教育方面也对学生和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广大的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教材和资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不断探索改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使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培养自身的人生价值观,进而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