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脱贫攻坚背景下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研究①

2020-11-25郑婷金霜菲

市场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助力贫困地区金融机构

郑婷,金霜菲

一、引言

2015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精准扶贫战略,目标是“到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正处于严峻的脱贫攻坚决胜时期,传统的脱贫方式已不再满足国家脱贫需求,想要实现可持续性地脱贫致富,促进农业发展,需借助金融的力量。利用金融助力绿色农业的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创新之路和必由之路。2019年5月15日央行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2020 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利用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从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所做的探索实践。

农业是农民的根本,是百姓的切身依托。但通过依靠农民个体力量发展精细、绿色农业来实现脱贫效率低下,农民缺少资金和技术,靠传下来的经验种植仅能解决家庭温饱问题,而非致富的根本之道。所以在农村脱贫攻坚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的状况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我国积极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习总书记说过,“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将更加快速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将反过来推动金融工具的衍生和发展,与绿色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加快构建系统化、体系化的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理论梳理

(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理论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运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金融产业对真实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日本和美国做得比较完善。日本的农业信贷以利息补贴为主,国家财政补贴农民的优惠利息,并利用农协吸收农户存款,发放各种农业补助。 美国政府对农业采取高额补贴政策,给予税收豁免权,并且给信贷社发放优惠贷款利率。我国可以借鉴这两个国家的做法,发挥政府的作用,鼓励金融支持农业发展。

(二)金融促进农业全生命周期运转理论

农业的发展遵循生命周期理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从金融市场不断获得资金的支持。农民最为熟悉的莫过于绿色农业,但其对农业发展的周期性认识大多来自生活经验和祖辈延续,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撑。以蔬菜种植业为例,它的生命周期从播种进入土壤的那一刻开始,生命周期的结束是其进入市场被进行交易买卖。这一过程中它需要不断地汲取肥料和水分,农民还需要考虑气候、环境、种植技巧等因素,成熟后还需要考虑如何推广和进入市场。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仅凭农民一人之力,是无法实现绿色农业的规模化、集中化的。

(三)金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

农业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之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核心和根本。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由此产生的农村金融服务缺口越来越大。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需要实现农业绿色化发展,坚持绿色循环生态,而借助金融之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绿色化发展,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有很大作用。

三、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一)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案例

我国一些省市的贫困地区在金融扶贫的导向下,在各地已有成功的经验。

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该地区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和有关金融机构签订协议,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信贷产品,贫困户可申请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政府贴息的信用贷款,该方案解决了贫困户缺少生产启动资金的难题。有了资金的大量输入,农户可以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自2016年河源市新一轮脱贫攻坚启动以来,该市已新建或改造茶叶、柑橘、柠檬等种植基地。黑龙江通河县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建立四大基地”的发展战略,把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突破口,通过政府主导和金融助力,加速了通河县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进程。

所以说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这一新型脱贫方式,具有创新性,它不仅创造出了一种可持续性脱贫致富方式,更让农民在农作物种植中凭借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良好收益。

(二)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的国内外成效

在金融扶贫理论的相关指导下,世界各国依据国情、农业发展特点进行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欧盟的绿色农业金融产品到今天为止,是比较健全和多样化的,这离不开欧盟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其成员国具有的高度创新开发意识。欧盟农业委员会主要采用财政补贴等财政方式,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减轻金融机构的负担,一方面鼓励绿色农产品的出口,促使农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形成绿色农产品品牌效应。

随着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日益强烈,我国在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上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四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鼓励各分行因地制宜开展创新,截至2018年其对涉农、扶贫等领域已累计创新产品40 余项,如建行湖北分行的“小微企业扶贫脱贫贷款”“恩施扶贫脱贫易贷”,建行河北分行的“助农薯业贷”等。这些创新型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地区农民资金缺乏等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充分体现了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在脱贫攻坚之路上所做的贡献。

四、我国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所处困境

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动态平衡,发展绿色金融是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阻力与困难。

(一)贫困地区信用机制不健全

贫困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状况,农民受其所处环境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信用状况不够重视,再加上农村缺乏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导致部分贫困户诚信意识淡薄,总以为自己贫困,政府会帮助自己,所以不作为。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百姓普遍缺乏信用记录,银行难以评估其潜在的信用风险,形成“银行有钱不敢贷,贫困户缺钱贷不到”的两难境地。

(二)金融机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

目前的绿色信贷产品主要围绕产业融资需要,但在绿色发展的要求下,绿色金融服务的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绿色产业融资,更要满足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比如秸秆回收、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因此,绿色信贷产品覆盖范围小,资金配置渠道单一,也将阻碍我国金融助力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金融机构多是以营利为最终目的,农民的能力让其担心自己的大量资金投入换来负收益。久而久之,金融机构不愿意继续投入资金助力绿色农业发展,扶贫资金出现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三)相关部门职能缺位,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尚不完善,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力量依然有所欠缺。贫困地区的农民因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受教育程度低,对于国家政策、相关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不够,很难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动态并做出相关措施,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而不是内部相互推诿。

五、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实现农村脱贫优化方案

(一)提高信用意识,构建良好的信贷环境

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使其了解绿色农业产品投入产出销售循环整体运作机制。让农村干部、百姓等都意识到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对于实现农村脱贫的重要性。政府可以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强化农户信用意识。统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乡风建设,确保农户不会因为信用问题而在借贷时受到银行的拒绝。政府、金融机构、贫困地区,三力合一,共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

(二)强化创新驱动,优化资金配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简单的资金借贷模式已不再满足绿色农业发展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着眼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和发展机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丰富和拓展融资渠道以满足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对于资金的配置要切实落实到有需要的农户和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农业种植上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支持乡村振兴绿色金融政策

持续推进金融助力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政府需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政府机关在贫困地区和金融机构之间起沟通桥梁的作用,应通过意见的反馈整理,加快双方问题的解决。政府应给予贫困地区技术、设备与人才的支持,在产品推广与销售方面给予农户渠道支持。对于开展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绩效显著的金融机构,予以优惠存款准备金率、不良贷款核销等政策的支持,激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助力农村脱贫,开展绿色金融服务。

六、总结

针对金融助力贫困地区绿色农业发展目前存在的困境,由点到面,逐个解决,由贫困个体农户到村集体到金融机构到当地政府,落实各方责任,同心协力。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信贷资源,开发创新为贫困地区农户拓展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夯实发展基础,早日实现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猜你喜欢

助力贫困地区金融机构
助力成功七件事
比亚迪集团扶贫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