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25陈建兰
⦿陈建兰
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研究发现,影视文化对于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实践具有不一样的效果。中学生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心理生理特点出现独立的倾向,加之网络文化的影响,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除一般活跃课堂、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外,其他效果较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相比不甚明显。中小学生爱玩儿爱闹,心理生理主要通过在校园的日常收获逐渐走向成熟。中小学生通过观看优秀影视文化资源,在体验中通过模仿等形式学会日常交流方式逐渐塑造自身良好人格,积累写作素材,提升理解能力,影视文化资源在教学途径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影视文化元素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途径中的有效作用,并讨论其对中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影视文化资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特点尚未成熟,由于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待在校园内,其自身心理生理的成熟,待人接物能力的养成都与其日常校园生活所看所感息息相关。通过观看优秀的影视资源,学生通过模仿剧中人物优秀的语言、行为方式,能有效促进自身优秀素养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学生会将这种素养表现在学习、沟通等多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其自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添加影视文化元素,教师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法实现创新,通过深化情感体验环节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添加影视文化元素,既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又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身核心素养。
二、影视文化资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途径中的有效运用
影视资源文化有效的丰富了中小学语文的教学途径,实现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案例中导入影视资源文化,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上以书本知识的灌输为主,课外阅读通过阅读书籍这种单一的模式实现。在课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思考的空间,学生缺乏通过情感体验有效内化形成语文素养的途径。加之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认知能力尚未有效形成,单一的阅读模式导致学生无法吃透课外材料,愈发缺乏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而教师通过将影视文化元素融入中小学语文教学途径之中,生动形象的案例能有效将文中描绘的场景跃然纸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内化形成语文素养提供良好的契机。因此教师要结合影视文化元素,在教学中践行中小学语文创新理念。教师可在课上情景导入环节、课下实践环节等教学实践中融入该理念。
以《火烧云》为例,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火烧云变化的视频,在课上结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将学生脑内抽象的火烧云形象变得更加形象立体,有效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促进中小学语文有效性的提高[1]。
(二)在拓展学生语文思维中融入影视文化元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首先影视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景阳冈》为例,教师可通过观看影视资源带领学生提前了解武松的性格,加深对文章人物性格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兴趣的引导下课上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主动思考、主动反馈,学习上更加自主轻松的收获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可在观看影视作品后,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篇幅,整体感受《水浒传》的魅力。此外,丰富多彩的影视资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在体验中升华了自身的情感,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在学习爱国主义文章时配合观看爱国主义影视文学作品如《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等,通过电影场景的烘托升华自身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将升华后的情感运用于写作中能够有效提高其写作质量,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视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助力中小学语文教学途径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影视文化资源的力量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教师要注意不可过度使用影视资源,导致学生形成只对影视资源有兴趣,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态度,最终造成中小学语文教育失真。中小学生自身的自律能力尚未形成,若课堂氛围过分松散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有效性。因此教师还要做到教学中立足教材,紧跟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氛围张弛有度,保障中小学语文在素质教育的轨道内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