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2020-11-25⦿李涛
⦿李 涛
数学是一个充满趣味和逻辑性的课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教师只是灌输知识,将使得数学变的枯燥乏味,全程都是灌输式的教学。小学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非常关键,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借助提问,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学生的灵感。这样不仅学习效率高,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增加互动环节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
数学是一个本是有趣的课程,但如果教师一整堂课都在自顾自的讲,学生很快就失去兴趣了。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以学生的视角去设计,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设计的问题要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索数学的欲望。让课堂更加生动起来。学生才会真正喜欢数学。有效的提问,是我们始终在探索的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营造出更活跃、更高效的课堂。
比如,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讲概念。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里讨论自己的生日,然后找出有没有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然后问问有没有2月30号出生的?有没有4月31号出生的?同学会发现,找不出来。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告诉他们,2月是没有30号的,4月也是没有31号的。那么每个月分别是几天呢?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问问重要的节日分别有哪几天。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号。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结论。告诉学生1、3、5、7、8、10、12是大月份,有31天。而4、6、9、11是小月份,每月是30天,而2月是最为特殊的,闰年有29天,平年有28天。再比如,学习时针和分针的时候,可以带上钟在讲台上演示,然后给学生讲解钟表的来历,然后提问让学生说出钟盘上显示的是几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样课堂会更加生动,课堂上这样提问加讨论加总结的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了数学知识点。
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如果只是学习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无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学习和钻研,则终究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获很少。所以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不再被动的接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这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借鉴别人好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要从小学阶段抓起。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合理的设计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哪些物品是三角形。为什么这些事物要做成这种形状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相互讨论,然后再讲解这些形状的特性,进而讲解图形的计算公式。再比如,教师提出50*10+50*15,这个题是讲的乘法分配律,先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结构,然后再讲解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先观察再思考,再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数学就没有那么枯燥乏味了。在经历了提问、讨论和答疑这一系列过程,学生自然而然会主动去思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灌输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相对比较活跃,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就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
三、增加互动环节,提升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育模式一般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自问自答,这样学生容易走神。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设置互动环节。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在讲解知识点之前,先提出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再进行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关系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假设小明走路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从家到学校一共需要走10分钟,那么小明家离学校有多少米?这样学生可以在小组里面讨论自己家离学校有多少米,每分钟走多少米,从而计算出走路的速度。如此,学生加深了对速度和路程关系的理解。再比如,学习元、角、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硬币,在讲台上展示,然后模拟买东西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买东西的过程中,思考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就加深了对元、角、分关系的理解。然后具体讲解多少个一分等于一角,多少个一角等于一元。这样更生动一些,避免了直接灌输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就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保证教师的教学成效。
总之,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虽然学习的知识简单,但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是非常关键的,这关系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果在初级阶段产生厌学的情绪,后面很难再提起兴趣。教师课堂提问是激发兴趣的开始。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行了,教师通常也是采用灌输的方式,自问自答,教师成了主角,学生成了配角。学生很容易分心。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注意提问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的讨论、探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