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键导航到达 让采摘果园“活”起来

2020-11-25胡利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8期
关键词:经济林林草社会公众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近年来,经济林每年新增面积超过1800万亩,占同期人工造林面积的30%以上。目前,全国经济林年产量近2亿吨、产值超过2万亿元,占林业生产总值近30%,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支撑产业,是当前情况下吸纳农村就业的重点领域。

经济林是森林的重要类型之一。全国经济林面积6.26亿亩,占全国森林资源的近20%。经济林分为木本油料、水果、干果、森林饮料、香料调料、森林药材、森林食品、工业原料等八大类,承担着果品等副食供应、木本粮油资源战略储备、生物基工业原料生产等重要经济功能的同时,发挥着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

而作为与社会公众直接接触的经济林,采摘果园不仅是城市生态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种植业、服务业、文旅休闲业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

一直以来,采摘果园是社会公众休闲游憩的重要选择,但是,许多人却并不知道周边哪里有果园、有什么果园,采摘果园也不知如何告知消费者、缺乏信息平台。

如今,大家只需在高德地图的手机客户端上,输入“采摘果园”四个字,即可轻松搜索到附近的采摘果园,距离远近、果园位置、果品名称、采摘时间、打折优惠、联系电话等信息也会按顺序推送,随后一键导航到达。这就是“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的独特魅力。

7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携手高德地图在北京共同启动“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计划,其目的就是要切实发挥好采摘果园等林草生态产业服务“六稳六保”重点任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积极作用。此外,还将打造全国首个在高德地图上“活”起来的品类,力争让用户通过高德地图找到全国优质的采摘果园。

今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持续推进林草生态建设的同时,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推动林草行业复工复产和林特产品产销对接,并探索创新经济林管理模式。

“启动‘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是政府主管部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林草产业与社会公众互联互通,强化林草产业社会感知和触达所迈出的第一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兼改革发展司司长杨超介绍说,采摘果园以露天环境为主,人员密度小、社交距离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搭建了广大市民消费与果农增收的便捷桥梁,受到了广大果园和果农的热烈响应。

今年6月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北京市开展了“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的试点工作,用科技助力采摘果园数字经济发展。

杨超称,从目前试点情况看:一是促进消费。支持各地开展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社会消费的行动,为各地政府引导社会公众健康安全休闲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提供场所。二是促进就业。采摘果园吸纳就业的能力强,不仅能够促进消费,而且能够促进就业。三是促进增收。减缓果农受疫情影响收入减少的状况,拓展果农等经营群体的增收渠道,促进经济林产销对接和提质增效。

杨超介绍说,北京市开展试点工作以来,从各区选择了350余家优质采摘观光果园,并从中优选和指导打造了50家图片美观、果品和采摘时间标注清楚、信誉度好的样板采摘果园。这些果园都是经过无公害产品认证、规模在30亩以上的,涉及桃子、李子、杏、苹果、樱桃等多个品种,能够满足不同季节公众采摘的需求。

目前,北京市在高德地图上线的采摘园总数达到3000余家,两个月以来曝光量达到近200万次。

“采摘果园标注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形成了可以复制推广的模式。”杨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按照国家林草局的工作部署,在全国推进采摘果园一张图工作,为社会公众健康休闲消费提供便捷平台,为采摘果园经营增收搭建创业平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采摘果园的软硬件水平,让社会公众吃得放心、玩得开心、出行安心,让与经济林相关的果农增收、果园增效、产业振兴,让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通达社会、产生实效,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真正办好。

猜你喜欢

经济林林草社会公众
四川省林草碳汇能力建设研讨会在蓉召开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提高林草科技实效性的思考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