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德语专业的学科转向∗

2020-11-25刘齐生

外语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语指南方向

刘齐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提 要:《指南》的制订标志着德语专业面向学科的转向。 德语专业应以《指南》为坐标确定发展方向、做好专业定位、确立培养规格等级,并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框架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德语教学大纲、规划德语课程。 德语专业的学科转向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语教师应具备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学科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在系统学习学科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各项能力。

1 引言

“高等外语教育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更关系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建设。”(吴岩2019:3)《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简称《国标》)(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实施体现出外语教育界对这一人才培养挑战的思考,标志着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跨入新时代。 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语类专业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新时代同行同向,构建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严明2020:2)。 作为外语类专业,德语专业必须把握住高等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认真落实《国标》和《德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简称《指南》)。

《国标》是“外语类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按照《国标》编写的《指南》则是“一份指导性方案”,旨在鼓励各专业点在《国标》的框架下积极探索德语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完成国家交给的人才培养任务。 德语专业应在把握《国标》精神的基础上,以《指南》为坐标制订和实施切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近十余年来,德语专业发展迅猛,数量从2005 年的58个增加到2015 年的102 个(钟美荪2015:2),分布地域越来越广,差异也日渐增大,德语专业亟需针对这一新情况进行专业定位。 本文结合德语专业发展现状,以及笔者对新时代德语专业建设的理解,探讨《指南》对德语专业定位和专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2 德语专业在学科框架下的定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语专业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翻译、教学和涉外人才,但随着时代变化,以“熟练掌握德语”为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通用模式已不合时宜,德语专业需要在培养模式上升级改造,在差异化发展上拓展。 为此,《指南》明确指出,“德语专业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德语语言学”“德语文学”“翻译”“跨文化”及“国别和区域研究”5 个方向,以及“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0:34)。 《指南》的这一明确专业定位指明了全国德语专业的发展方向,各德语专业点应根据本校实际在以下几个方面制订、完善和提升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强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框架下德语专业的专业性。 与英语专业点相比,德语专业点师生数量少,学生之前也没有学习过德语,难以像英语专业那样及早开展专业教育及发展多个学科方向,而必须一面突破学生语言学习瓶颈,一面突出发展本专业的强项。 根据2009—2010 年的一项调查,多数德语专业自我定位为“以德语文学、语言学为主”和“以突出对德语交际技能的完善掌握为主”(贾文键2011:27 -29)。 它表明,多数德语专业基于学生德语零起点的事实,一方面强调熟练掌握德语技能,另一方面尽可能保持本专业性质。 这一点也可见于部分德语专业的改革实践:有德语专业以“德语文学”教学和研究为抓手培养高素质人才,除基础阶段的语言技能课之外,大三、大四德语专业课均以德语文学为主;也有德语专业以“跨文化交际”为方向凝聚教学力量,以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为导向整合德语教学,开设一系列跨文化交际方向的课程,培养国际交流人才。 但除以上个别亮点外,德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并不甚明确。 很多德语专业只开设“听、说、读、写、译”德语技能课程,以及一些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与技能课差别不大的“经贸德语”之类的专业倾向课,而“达到德福考试标准”往往成为专业的教学目标。 种种情况表明,各德语专业很有必要对照《指南》要求重新审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切实落实德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德语专业的专业性。

第二,按照“新文科”理念建设复合型德语专业。 上世纪90 年代后期,德语专业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展开讨论,各校在专业设置上进行过创造性的尝试。 有学校建立“三柱式”课程体系,也有学校创办德语专业经济学方向(魏育青2011:11)。 《指南》依然认同这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取向,并鼓励各校根据本校情况建设适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复合型德语专业。 但须要指出的是,复合型德语专业除了要重视德语专业与另外一个学科的融合之外,也要避免丢失专业本色,以免德语专业学习沦为德语技能培训。

第三,依照“分类卓越”原则建设德语专业。《指南》指出,各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区域特点和办学定位,制订本校德语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这表明,《指南》鼓励各德语专业点办出特色,在不同领域里实现卓越。 “分类卓越”可以消除大学教育由分层带来的问题,“把发展模式引向注重特色、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钟美荪2015:5)。 对地方院校和专业类院校的德语专业来说,这无疑是重大利好。 这类高校德语专业可以针对地区和行业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关课程,走出一条与传统德语专业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发展新的培养模式,德语专业点需在“五大方向”上选择好突破口,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需求和学校优势全力发展一个方向,集中整合配置优势资源和力量(陈庆斌 严明2020:127),或者与另外一个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3 德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为配合面向学科的专业转向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指南》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全面要求。其中,“素质要求”体现出我国大学“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 而“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则是根据外语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制订,它们构建起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知识框架”和“能力框架”。

《指南》中的“培养规格”要求内容丰富,涉及德语专业人才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有的表现。 从德语专业人才素养发展的角度看,“培养规格”可以分为3 个递进等级:德语语言水平、感知与接受、思维与创新。 “德语语言知识”和“德语运用能力”构成德语语言水平,是德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其看似与过去强调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熟练”无太大差异,实际在内涵上已发生重大改变,更注重学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下和专业领域里通过德语理解事物、运用德语表达事物和在特定语境下解决问题的一般工作能力,因此,培养重点从“熟练”上升到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2006:1)。 “文学赏析能力”及“跨文化能力”表现了德语专业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接受和分析能力,德语专业学生能理解德语国家文化,并善于与德国人打交道,或者帮助他人与德国人交流。 “思辨与创新能力”及“国情研判能力”向德语专业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它针对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领导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能感知和分析事物,也要学会判别事物,不仅要有一般的工作能力,也要有统筹、组织和领导能力。其中,“国情研判能力”是对“跨文化能力”的升格,强调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要求学生具备较全面的人文社科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分析工具和具备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

“培养规格”要求为德语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但它还只是一个框架,针对它的每一项素质、知识和能力还有待细化和指标化,各德语专业点应针对该框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

第一,应规划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核心德育元素包括“政治信仰”“理想信仰”“价值理念”“道德情操”“精神追求”和“科学思维”,它们与“素质要求”的各项指标要求完全吻合。 “课程思政”必须全面涵盖德语专业课程,德语专业教师要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德语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德语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德语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应该在学科框架下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学科知识。 《指南》指出,德语专业学生应掌握“德语语言知识”“德语文学知识”“德语国家及相关区域知识”“跨文化知识和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等德语专业方向的知识,以及其它跨学科知识。这表明,德语教学应该是“以内容为导向”的专业教学,而非“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语言教学。 为了满足德语专业教学的需要,各德语专业点应根据本专业的定位,规划好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点、编写配套教学材料、制订教学实施方案、推行有利于学科知识建构的教学方法。

第三,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在“能力要求”上的达成度。 《指南》提出德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德语应用能力等9 项能力。 为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这些能力,各德语专业点应根据《指南》的“专业核心课程描述”,针对“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借助科学手段检测学生能力发展。 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外语教育界已经有一些好的做法。 比如针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英语界编写英语配套教材,在课堂上进行过一系列实验,获得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成果(孙有中2015)。 针对其它的诸项能力,外语教育界也有一些讨论,德语专业教师应关注这些讨论,跟踪外语教学前沿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4 德语专业课程体系

为实现德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培养规格要求,《指南》按功能将德语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是为了保障外语类专业的“本色”而设,要求学分不得低于专业课程总学分的50%。 而另外两类课程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扩展和提高,各德语专业可以据此发展自己的特色。 下面我们从功能和内容的角度说明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指南》开宗明义地提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0:36)。 这一表述与德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一脉相承,标志着课程范式的转变,具有如下意义:第一,肯定德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5 个学科方向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研究5 个学科方向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发展研究能力;第二,反对将德语课程设置为没有知识基础的“听、说、读、写、译”训练课,倡导学生在学习和研究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习得德语;第三,明确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不是在“专业方向课程”上才开始的,而是“始于专业核心课程、提高于专业方向课程”,两类课程在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学科知识上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德语专业的课程体系。

这一范式转变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外语教育领域里的深化改革。 新时代高等教育强调教书育人,注重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及个人未来的发展,反对将教育工具化和功利化。 从当前高考改革的趋势上看,国家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发展专业兴趣,引导学生选专业而不是盲目择校。 随着这一引导性政策的出台,学生和家长正逐渐转变按“分”索骥的求学方式,更重视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更注意考察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在此情况下,学生一旦入学,会期待尽快进入学科领域,用德语学习学科知识,并希望能在大学的帮助下及早实现用德语交换信息、表达思想、阐述观点,分析某个科学领域里的知识是怎样用德语建构和传播的。

随着这一范式转变,《指南》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描述发生很大变化。 例如,“德语口语”教学在《指南》中表述为“按交际情景和语言功能组织口语训练教学任务,融合德语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口头交际策略,构建话题丰富、形式多样、实用有效、循序渐进且系统性强的德语口语训练内容体系”(同上:45)。 这表明《指南》对“以内容为导向”的口语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以及试图改变以往按照“语音语调正确”“语法正确”“说话流利”“反应敏捷”等标准进行口语训练的做法,从而将传统的“记背”和“复述”训练课改造为依靠科学理论和方法用德语系统学习学科领域知识、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程,使口头交际具有语境和目的,答问有了内容和价值。

再仔细阅读《指南》对“基础德语”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描述便可发现,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为“德国社会文化”知识,课程通过专题形式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德国人的生活和德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科学等。 学生通过对专题内容的学习,获取关于德国的社会文化知识、提升德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而从《指南》对“德语文学概况”“德语国家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等知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描述上看,《指南》也把与“德国社会文化”相关的内容置于重要的位置,学生通过学习德语文学作品等获得德语国家文化知识、提高德语应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各德语专业应该按照《指南》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指引,进一步设计相关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入学即开始接触专业方向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语言学习都必须从简单的对话开始,但这并不表明课堂训练就是学发音、默单词、造句子和背课文,而是要按照《指南》给出的建议,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德语运用能力、学会交际策略、完成跨文化沟通任务,并逐步从“记忆”为主的低层次思维过渡到“理解和接受”为标志的中层次思维,为最终发展“研判和创新”高层次思维打下基础。 要做到这些,从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除要具有超强的语言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语言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与“专业核心课程”相比,德语专业“专业方向课程”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专业方向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要突出专业方向特色。 由于学生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已经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德语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将会在接续的“专业方向课程”中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科知识,发展“思辨创新能力”“国情研判能力”和“研究能力”,并同时完善和提高“德语运用能力”。 例如,学习“德语国家研究”方向的学生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德语国家国情基本知识,然后在“专业方向课程”上更加深入研究该领域。 两类课程在“知识框架”和“能力框架”上是相互关联的,都要把“以内容为导向的学习”放在首位,通过学习和研究学科知识提升德语运用能力、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些德语专业点已经在这方面做出很多工作。 例如,有教师在“德国外交导论”课上使用德语外交材料作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外语专业普遍存在的“思辨缺席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将漫画、图片、电影、纪录片、辩论等形式融入课堂教学,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学科知识,也促进学生运用德语表达思想。该方向的学生也通过选修其它方向的课程获得知识、锻炼德语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德语语言学课上,学生分小组收集德国各大媒体对“冠状病毒感染”的报道,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研究疫情话语是如何用德语建构和传播的,分析各大媒体的观点以及德国“疫情话语”的结构和功能,研判疫情对德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这两位教师的课程虽属两个不同方向,但本质上都指向对德国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的德语运用能力、研究能力、思辨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指南》给予各德语专业点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较大的选择空间。 按照《指南》,德语专业可以在5 个方向上开设课程,也可以“灵活设置特色课程”(同上:37)。 鉴于德语专业师生人数较少、学习德语方面投入时间较多,很难在“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再同时开设几个方向的课程,而是需要集中力量搞好一、两个方向上的课程。 针对这一情况,《指南》通过“专业方向课程教学计划(参考)”指引各校开设专业方向课程,并在课程设置、必修和选修、“讲授”和“实践”课时比例等方面让各校自主选择。 而在教学内容上,除不脱离学科核心知识外,《指南》还充分考虑到德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例如,在“德语语言发展史”课上,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研究不同时期的语言表现了解德国历史发展。 或凭借“语言与社会”这门课程提供的当代德国政治、社会、科学材料,通过分析德语隐喻、构式、语义角色等语言现象观察德国的社会问题,了解德国人对事物的看法。

其它的专业方向课程也同样针对德语专业实际,兼顾学生语言水平和学科知识建构的需要,既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翻译类课程通过翻译实践不断提高学生德语运用能力。 德语国家研究方向和跨文化研究方向都设计了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便于学生今后使用分析工具自主开展研究。 文学方向的课程不仅可以通过分析德语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中学习到丰富的德语表达手段,在批评中提高思辨能力。

德语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毕业论文。《指南》指出,毕业论文写作“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上:38)。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指南》针对学生的需求提出,毕业论文“可采用学术论文、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翻译与评析等多种形式”(同上)。 毕业论文的一大功能就是检验学生德语运用能力,所以《指南》规定,毕业论文一般应使用德语撰写,选择“翻译与评析”的学生,评析部分也必须用德语撰写。

综上所述,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条件,各德语专业不仅要认真讨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思考各门课程开设的理据和主要教学内容,也要督促任课教师安排课程教学计划和准备教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5 师资队伍

德语教师是实现“教书育人”教育思想的关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德语专业必须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职称和高学历的德语专业教师队伍。 《指南》为此提出强制性规定:“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 人”,“师生比应符合德语专业要求,不高于18:1”(同上:40)。 这一规定实际上是落实《国标》的准入要求,而要遵照《指南》开展德语专业教学,6 人规模的教师队伍显然太小,根本无法承担“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无法完成《指南》要求的德语课堂教学转型任务。 另外,《指南》还针对德语专业师资质量提出要求,规定教师“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带头人”(同上)。 这项规定主要考虑到德语专业的学科转向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新要求,考虑到“外语(语言)教师”向“外语类专业教师”(孙有中等2018:4)转型的需要。

《指南》提出“德语专业教师”应具备3 项基本能力:“扎实的德语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以及“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同上)。 简而言之,这3 项基本能力就是德语语言能力、德语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从目前德语专业教师素质上看,大多数德语教师并不具备该“三项能力”。 他们大多是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没有教学研究能力的语言教师。 他们可以教好公共德语,承担德语培训和中、小学德语教学工作,却无法胜任德语本科专业教学工作。 有鉴于此,各校应按照《指南》规划教师发展,要求教师通过学历教育获得专业方向知识、提升专业水平,鼓励教师钻研外语教学、开展科学研究,以扭转不利的专业教学局面。 德语教师自身也应针对《指南》提出的教师素质要求,主动补齐短板,打造自身学科背景,并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完成从“德语语言教师”向“德语专业教师”的转型。

6 结束语

本文从德语专业面向学科转向的角度对《指南》的意义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德语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变革和德语专业教师素质。德语专业需要按照《指南》,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定位、规划课程和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以真正落实德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合格人才。 由于《指南》只是提供基本的专业达标标准,对于争取建设“一流专业”的德语专业点来说,必须在《指南》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标准,并细化各项指标,建立评价机制,使人才培养质量可测,建设成果可推广。 最后,《指南》最终能否落实,取决于各校和各专业点的改革力度,更取决于广大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各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南》,结合《指南》研讨本校德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本校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猜你喜欢

德语指南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