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歌曲演唱中童声训练的方法
2020-11-25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
○ 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
演唱歌曲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关键作用,而童声又是世界上任何声音都无法比拟和取代的声音。如果童声训练不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声带的发育。下面,笔者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声音特点,就如何训练学生正确发声,使得他们能唱出最美好纯洁、清脆明亮、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发声练习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经常是喊唱,这是由于喉部的发声动作过于紧张、韧性不足所导致。而用不合理的部位控制气息,也会对声音产生影响。因此,在发声练习之前,需要让学生先放松整个身体及喉咙,使其保持一种气息和动作的相对平衡状态。喉咙的放松张开是整个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之后的练习打好了基础。通常情况下,正确的吸、放气需要在颈部放松的前提下,张开颚关节,伸展舌头,为声音的产生提供一个较为空旷且舒服的环境。通过不断引导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放松的状态下发声。
二、让学生养成唱歌前先练气息后练声的习惯
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西班牙声乐教育家、理论家加尔西亚也说:“没有掌握控制呼吸的艺术,就不能成为高明的歌唱家。”由此可见,呼吸对于歌唱的作用不容小觑。人在少年时期身体的各个部位还属于生长阶段,较为弱小娇嫩的器官不足以为强有力的发声提供所需的动力。如果不注重气息的调整,随意而为,各种相应的毛病便会随之而来,为以后演唱歌曲增加了负担。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使用腹式呼吸法配合声音练习。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声乐歌唱中必须掌握的,不同于平时我们呼吸所用的胸腔呼吸法,其联合胸部、腹部、小腹肌肉群多个部位配合并控制吸气,形成一种有节奏感、流动性强、力量足的声音。但需要注意的是:腹式呼吸法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避免产生诸如憋气、气短等问题。
三、让学生对断音与连音进行练习
在发声过程中,通常我们会使用到两个基础的技巧,即断音与连音。断音,顾名思义是通过断开、闭合声带去控制腔体的发声状态,需要腹部肌肉、胸部肌肉配合,这种发声效果是瞬时性的。与之相反的连音是通过打开声带,运用各部分肌肉群使发声的咽喉部位达到一个理想的发声状态,这种状态下发出的声音更流畅、更灵活。断音和连音是声乐发声中相对协调而动态的过程,熟练掌握、灵活切换两者是发声练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的童声训练经常是从断音练习开始的,因为相比较断音,连音的技巧难度相对过大,需要发声者有很强的胸腹部力量。童声练习开始时以断音练习为主,在学生逐渐掌握之后,可以加入连音练习,最终形成一个合理且完美的发声状态。一个良好的发声习惯需要在以上两者技巧的互相配合下,加之以正确的咽喉腔部动作而形成的。故而,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断音与连音的练习。
四、训练学生发出圆润舒缓的声音共鸣
轻声歌唱是最舒服的发声状态,其高位置的共鸣音比起扯着嗓子喊轻柔有力很多,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没有经过这种练习的人,唱歌的时候会很累,甚至会把嗓子喊哑,这种情况被我们称为“喊歌”。要想训练学生发出舒缓圆润的声音共鸣,应该从高音训练着手。因为高音发声时,我们可以更为容易地用肌肉的张力控制声带。想要形成轻声歌唱,声带需要大幅度变薄,以适应更高的震动频率。这样的声带发声动作有利于调节气息轻柔、徐缓地去支持喉部发声,避免了用强大的气流冲击声门,形成较强的阻力。
五、培养学生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扩展音域
上下行音阶练习是音乐唱歌教学的重要环节,通常音阶练习是从下往上、从上往下开始的,由此可以更为容易地调节发声状态。因为高音相对容易调动出一种兴奋的状态,提供一个舒服理想的嗓音平台。随着音阶的上下行练习,发声也越来越容易,声音也越来越理想。此举使得发声器官动作较为流畅柔韧,顺势而下,用稳稳的气息去支撑均匀合理的发声。需要注意的是:柔和连贯的发声需要我们在起音的一瞬间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不能过度紧张。
总而言之,歌曲演唱中童声训练必须循序渐进,掌握技巧方法,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训练中学会发声,同时提升了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