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020-11-25兰州市第十六中学
○ 兰州市第十六中学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实验活动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主动性、创造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素养和探究能力。本文就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出一些做法。
一、用心设计每一个生物教学实验
1.实验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认真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实验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把需要进行的实验和课题在教学计划中清楚地列举出来,并且及时做好生物实验的准备工作,这能为生物实验探究奠定基础。实验的操作设计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满足自身探究实验的好奇心。许多生物课题知识的深化理解都应该在实验探究中完成,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生物实验的高度重视,通过动手操作也对生物课产生兴趣,以此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生物实验。生物实验有明确的实施步骤,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实验中所需的用品,要按照教学的实验目的和要求制定实验步骤,通过每一个实验让学生获得生物知识,提高生物实验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实验设计要确保让所有学生都可以顺利地完成生物实验,从而掌握生物知识和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设置多样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1.实验活动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生物实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融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在进行实验时就要让学生有所质疑,才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究。例如,教师提前可以让学生去思考,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霉菌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准备好探究实验,可以准备学生非常熟悉的器具:玻璃瓶、箔、细铁丝、水和一片面包。教师首先把面包片挂在细铁丝上,然后放进玻璃瓶,最后放入一些水,面包受潮后,教师将瓶子口用箔盖好,让瓶子外面保持湿润。不久,霉菌将会在面包片上长出来,教师将生长出的霉菌放在显微镜下,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然后让学生思考总结实验原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来:真菌孢子存在于空气之中,它们掉在面包片上,当条件成熟时,就会生长为霉菌。类似这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解决生活中的疑惑,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实验带来的探究乐趣。
2.实验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学生提出问题之后会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合最佳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师要多多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各种新思路,进行适时地点拨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探究能力,体验成功,增强探究的自信心。
三、创新探究实验
1.改进实验的教材设计。初中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很多部分都是可以用简单材料进行操作的,学生可以通过教科书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探究,验证实验结果是否与教材中的实验结果一样。实验方案设计细致复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例如,在进行单细胞生物学习中,学生就设计了酸奶、茶、糖等多种材料的特性实验探究方案,从实验探究中掌握了单细胞生物的特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和深刻理解。
2.探究改进实验材料和方法。在进行生物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可以探究是否改进生物实验的材料和方案,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并观察实验的效果是否一致。例如,在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探究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多种种子进行实验,如大豆种子、小麦种子以及玉米种子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操作、写出实验过程与报告。实践证明,这样的探究实验方法既增强学生们对种子萌发的认识,又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加以注重和培养,在设计实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设计,在实验操作时要多鼓励学生创新探究实验,采取不同的材料或者方法进行实验探究。总而言之,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为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