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25徐润萍

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思政

赵 峰 徐润萍

(1.伊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2.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1]。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打破以往毕其功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役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体育课其特有的学科特点及组织形式,围绕“运动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积极探索并向“课程思政”改革,发挥大学体育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作用。

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校全部课程教学和各项教学工作中,“课程思政”的提出是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和大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为根本任务,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实现全课程、全方位实施育人的教育理念。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将体育中关于思政教育的元素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在教学当中发挥思政的隐形教育功能,促使体育课的“动”与思政课程的“静”实现高度融合,形成合力进行育人。

1.1 大学体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南怀瑾先生认为:“21世纪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可能是精神病。许多孩子精神有问题的背后,就是教育的问题”。目前,作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思政课程,由于形式上不能与时俱进,理论上流于说教,教育内容上与社会文化、社会现实存在脱节等现状,传统的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群体来说日益缺乏吸引力。体育课程本质属性旨在“身心兼修、魂魄并铸”的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2]。大学体育与“课程思政”结合可以使学生在习得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并塑造完美人格。体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中,便于施教者运用学生的喜好,实现理性启迪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达到“寓教于运动”的教学目的。

1.2 大学体育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方式

大学体育属于“课程思政”理念中隐形课程(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的一部分,其主要是起到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大学体育利用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公平正义、遵守规则等的理念,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与锻炼中促进人际交往,实现人的社会化;同时利用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精神的认知,可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进大学生的品质素养,培养其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1.3 大学体育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

正如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更高、更快、更强”这一口号,体育带给学生的价值理念是具有正能量的、是积极向上的,它蕴含着当今时代和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体育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概念到概念,从知识到知识),体育参与带来的是具体的、有实践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在学生中形成潜移默化理念的,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运动中各种运动规则及标准把体育课堂营造出引导学生践行社会行为规范的模拟场景,这种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方式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

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大学体育属于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课程思政”中隐形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牢铸理想信念浸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体育课程更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3]。

2.1 大学体育蕴含丰富德育资源

大学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培养人的这一过程中,两者相互联系与渗透。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体育教育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是人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或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增强体质和习得运动技能,还要伴随着对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时要克服身体及心理上的困难,不断磨砺意志、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这是因为在体育竞赛中由于有严格的竞赛规则要求,学生要约束自我言行,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这一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最后体育运动展示在公众面前的“公平、公正、公开”的价值标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塑造其完善的人格,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2.2 落实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大学体育是普通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中包涵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目标等,具体表现为:一是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二是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三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四是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集体主义、爱国精神。新时期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是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的重点工作,通过有效的体育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成为品德优良、意志坚韧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育体”与“育人”的有机融合提供改革方向。

2.3 发挥大学体育的德育优势

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最佳方式,它往往通过不同的载体将德育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在其中,个体通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预设效果。在这方面体育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体育课程是受学生广泛喜爱的课程,体育课程在高校具有先天的教育优势;其次,体育的感染力强,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时会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实现积极向上、团结合作、遵守规范等品质在个体的内化;最后,体育课程实践性显著,学生在参与和亲身体验时更容易达到内心震撼,形成对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可,比单纯的理论性德育教育更易被“消化吸收”。

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显性化、形式化现象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同向同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显性化现象,由于部分体育教师对于“课程思政”认识的不足,常将体育中的思政元素以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直接灌输给学生,甚至在教学课程中设置特定的教学模块将思政元素直接灌输于学生,将本属于隐形教育再次转化为显性教育,影响体育课程本身的完整性与特殊性,透出明显的思政味道降低学生的接受兴趣。其次是形式化现象,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注重形式而轻实质性的“课程思政”,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套用课程资源,模仿其他同类学校的同质类课程,无法触及实质精髓,导致学生的获得感不足。

3.2 体育教师缺失能动性现象

随着高校的日益发展,高校体育教师承担越来越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甚至有些教师还承担着社会兼职与行政职务,导致部分教师仅仅是起到对学生的“教导者”作用,而忽略学生思想道德、为人处世的“引导者”作用。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教师见面次数的减少,导致体育教师与学生只有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堂上才能进行简单的沟通与问题的解答,体育教师更无暇顾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将“课程思政”局限在“课堂思政”,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动性。

3.3 对大学体育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是围绕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展开的综合评定。目前的大学体育的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生的体质情况,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这是制约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其次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过程难以量化,如果强制量化考核势必导致教师为了应付考核将“课程思政”变得形式化、功利化。最后,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原有的评价体系过于陈旧,缺少对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整体评估。如果仅仅以期末考试、问卷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则明显突出了显性思政化考核违背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隐性德育教育的理念;同时问卷调查的指标设定难以全方位反映出“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以及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获得感。

4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

4.1 及时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明确定位,要从体育课程体系中充分挖掘提取思政元素并进行全方面的梳理,找准思政元素与体育教育交叉的关键点,以体育教育作为一个载体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传授给学生。其次,完成体育课程各教学要素层面的整合。一是整合课程内容和教材,在此方面要进行整体设计,知识结构要实现层层递进,价值结构要实现共同发力,发挥体育课程的特殊性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获得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不断深化和验证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效果。二是在体育教师层面的系统整合,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体育教学只需要传授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体育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价值引领,忽略体育课中的显性课程属性运动技能学习与隐形课程属性道德品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体育被重新赋予更加深刻的责任,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兼顾到对学生社会道德培养、价值观引领等方面的培育。将传统的体育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培养格局。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养成;三是在创新层面实现教学系统整合。合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形成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构建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学科间的合作机制,为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建立共享、共惠的教学平台。

4.2 针对性展开系统的课程设计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源泉。离开课程设计与建设,“课程思政”就是无源之水[4]。大学体育融入“课程思政”首先需要厘清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教材、课堂讲授、学术研究之中,深度挖掘体育中的“中华优秀体育传统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等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教学体系之中。开展“课程思政”不是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讲授当中单独设定一个环节来按照思政理论课模式去讲思政内容,而是要求体育教师在讲授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理念与思维方法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唤起学生在获取运动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领域的思考。

其次,要发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辅助功能,构建链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平台,实现对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生活的全面介入。高校以校园体育活动为实践环节,是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检验,也是学生实现和现实体育生活的有效对接。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正确看待问题并形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实现“一主一辅”双向融入及双向育人。

4.3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是直接影响“课程思政”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要强化教师的政治方向与思想引领。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习背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各有不同,但是对“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却是统一的。高校提高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效果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动力,要使其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将影响到学生的精神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其次,需要提升体育教师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授课过程中必须严格规范课堂话语体系,定期参加培训学习,探索如何将中华民族优秀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育教师作为学生运动能力和价值观引领者的感染力。高校同时尝试将体育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及社会资源打造成开展“课程思政”的育人共同体,实现优势叠加,做到教育与教学的统一。

大学体育课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评价的原则更应注重整个过程而非短时结果,评价体系也应该侧重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其次,评价指标的制定应针对受教育的学生,主要对学生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思政素养方面进行调查,这些调查不应该是短期的而应该进行长期的调查,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可以进行定期的访查,形成指标化的评价方案。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高校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虽然体育教师与主要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教师对于“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在协同育人的道路上角色定位还是有所区别,所以在评价体系建设中还是要有所侧重,这样能更好的印证大学体育课在融入“课程思政”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最后,高校将学生的评价结果更多地应用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效果中;将体育教师的评价结果更多的应用在思政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挖掘、切入及结合运用中,最终形成对大学体育课融入“课程思政”的综合评价,以期提高大学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5 结语

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场域,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这一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新一轮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为此,大学体育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争取在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思政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