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2020-11-25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能达校区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能达校区 张 显
让学,是教师的“让”,将课堂让给学生不仅是理论上的,更应该是实践性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儿童的心理来设计教学活动,让教学内容以及方法都可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需要引。在引学的基础上让学,才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那么,我们让学都是让什么呢?从教学目标的设定、问题的提出、活动的参与以及学习的收获等方面,教师都要让给学生。
一、让学生自主设定教学目标,凸显语文价值
教学目标的设定,大都是教师自己完成的,而教师依据学情制定的教学目标只是自己的主张,有时学生无法实现,真正的学情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将语言、思维、品质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强加给学生,而在这样的强制性的目标完成过程中,学生就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最终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要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给学生自己,使其在自主性的环境中了解到自己想学什么,怎样学。
例如,在《守株待兔》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定教学目标。“同学们,明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守株待兔》,但是老师却想让大家思考,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呢?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我希望大家今天可以做好预习,然后提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起讨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目标各异,有的设计为:了解寓言的特点,找出其中的道理。有的设计为:有感情地朗读寓言,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的体验。很多学生的想法都是教师没有想到的。这样的让学是非常有意义的。
语文学习的价值就在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而失去了这样的价值,就会使语文课堂变得暗淡无光。在让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妨让学生在课前制定好教学目标,使其学习产生期待和目标。
二、让学生自主提出课堂问题,肯定思维发展
教师问,学生答。这似乎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思维定式,但是长期坚持的就是对的吗?这样被提问真的有效吗?有的学生能对答如流,而有的学生只有沉默不语,这样就失去了教育的公平性。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问题,但是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却也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师不妨转换思维,将问题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自主质疑中感悟到自身对文本深层解读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例如,在《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然后提出问题:“大家来读课文,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学生开始认真阅读起来,很多学生都可以针对一些词语和文章结构等提出问题,还有的学生就文本的思想主题提出了问题。“铁罐凭什么来奚落陶罐?”“从铁罐的话中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陶罐是怎样回答铁罐的?”“什么是氧化?”“我们要向谁学习呢?生活中有陶罐和铁罐一样的人吗?”学生的问题多种多样,他们在深度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从文本本身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自主提出问题,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质疑文本的同时,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在关注内容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三、让学生自主讲述学习收获,提升教学效果
每节课都需要沉淀,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更是如此,每节课的结束部分,都需要学生讲述自己的收获。在这样的讲述中,既可以总结文本的基本思想,还可以深化自己的认知。小学生的思想单纯,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让他们的思想得到真正的尊重。在具体的课程中,每节课结束的前8 分钟,教师可以留给学生,让他们畅谈学习收获。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无形中得以发展。
例如,在《我不能失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感悟:“同学们,大家一起聊聊学完这篇文章的感想吧!老师觉得做一个有诚信的人真的可以得到大家的尊重。”学生开始讨论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过的话怎么可以不算数?”“我不能失掉信用,这样就不会有人搭理我了。”“没有信用,就没有了做人的基本尊严,没有人相信你,那么人生就没有价值了。”学生对文章的内涵不断解读,深入挖掘,提升了品质,感悟了人生。
自主学习就需要自主地表达,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一起努力,将语文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出来,深化自己的学习体验,联系实际的生活,感悟语文学习的魅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一起努力,实现真正的让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感受到语文的情感性和人文性,得到语文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