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普通高中“以体育人”模式的构建*

2020-11-25梅学艳

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育人体育工作

梅学艳

(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安徽 宿州 2340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得到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更加重视对学生德育品质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品质的培养是当前高中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三全育人简单来说就是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和全程育人,而体育人就是通过在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工作来引导学生在三全育人的模式下得到更好的教育,培养学生更多优秀的品质,从而为国家的建设输送更多的全面人才。

1 基于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下普通高中的基本做法

1.1 统筹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指全校的工作人员不管是有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还是学校其他部门的人员都应该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再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教育指导,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地实现育人的教学目的。

1.1.1 管理育人,建立党委与行政齐抓共管机制

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一定要齐心协力,党政共同参与工作,制定合适的育人工作方案,各阶层的教育者以及领导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以身作则,充分地发挥党政在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要逐渐加强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坚持以体育人的教学目标,充分地发挥体育教育对德育教育的独特影响,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引领。

1.1.2 服务育人,形成全员联动教育的局面

学校除了有教学任务的教师以外,其他的教职工也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美的成长环境,成为学生坚实的后盾,为其提供后勤服务质量的保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思想道德方面不断地感染学生,使德育工作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能够使德育工作显得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尤其是在以体育人的教学目标下,学校所有工作人员应该营造一种热爱运动的良好氛围,这样学生也能更快地融入整个环境,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不断地践行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1.2 把握时段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一贯性和连续性。教师从高中学生进入校门开始接受教育到毕业离开学校的整个过程都应该严格的把控教学工作质量,全时段完整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工作。

1.2.1 培养过程中的道德养成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时机,高中阶段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正是他们可塑性较强的阶段,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利用他们对于新知识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来充分地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以及体育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上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价值,不断地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补充锻炼,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使他们在日后步入社会以后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历练,通过平时的体育教学来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意志,使他们养成坚韧不拔的信念。

2.2.2 毕业之后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日后要面对的就是更加复杂多彩的大学生活,对于学生的挑战是明显要大于高中的,尤其是面临高考时的选择等都是需要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不管是自身的个人能力还是自己日后的理想亦或是对于未来生活的期盼都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进行思考的。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理想以及毕业后的打算进行引导。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意愿,或是有属于自己比较倾向的未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督促自己日后的学习。体育虽然在普通高中的教学工作中并非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但是对于学生精神方面的历练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学生精神品质的提高也是有显著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以及培养体育的精神品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精神品质,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规划的未来,也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基于三全育人下的普通高中“以体育人”具体策略

2.1 利用体育教学展开德育工作

学校将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时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并进行妥善的利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平时能够放松的机会也比较少,只有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才能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放松。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还能够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不断地对自身的精神品质进行锻炼。例如,长跑训练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毅力以及坚持的意志;篮球、足球运动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结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配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具体的体育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精神品质进行不同的锻炼,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具体的分析,时时关注学生心态的变化,也就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步。

2.2 充分发掘体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思想提升的内容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合理地将德育教育与平时的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品质进行提升。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不管是团体作战还是个人竞争,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是常见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会存在比赛输赢的情况,教师除了要对那些赢得比赛的学生提出表扬外,还应该告诉他们不要骄傲自满,而对于那些输掉比赛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开导和鼓励,让这些同学明白一时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每一次失败的过程中都要总结自己失败的经验,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进步。还有在进行长跑或是短跑比赛时,学生所采用的策略是不一样的,这就像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一样。学生要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分析,不管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还是所面临的其它情况都应该是参考的内容,这样能够使学生自身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对那些因为怕苦怕累而放弃的同学,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除非身体有什么特殊情况,否则就应该拿出自己的全部能力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活动,这才是正确的体育精神。

2.3 发掘高中体育教材中与德育教育的联系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学内容应该尽量贴合教材,尤其是要在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而且针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并不需要专业性很强的运动技能,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体育相关的知识基础,并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的德育品质。例如,在进行运动项目相关比赛规则的介绍时,类似于在参加比赛时,学生一定要遵守比赛的规则,在进行团队作战时一定要注意与其他队友的配合,又或是在进行其他个人赛时都应该严格遵守比赛原则,不能够为了赢得比赛而使用一些不正规的手段,这是体育活动中被禁止的。教师在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时能够很好将体育运动中的体育精神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介绍,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进而也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2.4 加强教师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人物,扮演着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提升的重要角色,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应该以严谨的教学态度进行教学,严肃自己的工作作风,用更加高尚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平时的行为,为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精神面貌。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指导以外,还应该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加强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自身应该对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真正了解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2.5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改变适当地进行教学方式的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现在学生的要求,尤其是体育课程,如果一味的墨守成规就会使得整个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就会慢慢丧失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那么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也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妥善进行时间上的安排,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适当地借助一些视频或是具体的演示进行讲解,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的模仿和重复,体会实践的感觉,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教师所教授的德育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并非是一段时间就能够有明显成效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不要操之过急,或是采用一些过激的行为,而应该循序渐进、耐心进行引导,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到平时的学习中。学校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进行以体育育人是符合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的,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制定比较健全的教学计划,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育人体育工作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不工作,爽飞了?
我们的“体育梦”
选工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