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河源”视域下河源市广场舞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25邓华荣

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河源市参与者广场

邓华荣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我国现阶段开展较为广泛的休闲体育活动就是广场舞,广场舞属于一种集体性舞蹈,蕴含多种舞蹈表现形式,具有娱乐性强、简单易学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广场舞不仅可以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还让参与者的身体得到充足的锻炼。然而在广场舞开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广场舞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源市五县一区内广场舞人群。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询有关广场舞的资料和文献,充分了解广场舞的发展现状。

1.2.2 问卷调查法在河源市五县一区内随机选取广场舞据点,每个据点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280份,回收率为100%。

1.2.3 访谈法

与广场舞人群进行访谈交流,收集相应信息。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源市广场舞现状

问卷调查显示:男性0人,女性280人。经访谈得知,大部分男性认为广场舞是女性专属运动,因此男性一般只观赏、不参与。

参加广场舞的方式:家人带动的有21人,社区单位组织的有32人,朋友带动的有111人,自发参与的有116人。可见,参加广场舞的方式主要是朋友带动和自愿参与,这也说明广场舞活动并没有政府部门和社会体育机构的参与,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

参与广场舞的动机:锻炼身体的占85.2%,预防疾病的占76.4%,健身塑形的占44.6%,休闲娱乐的占39.0%,扩大交际圈的占35.3%。可见,广场舞参与者的主要动机是锻炼身体。

参与广场舞的时间:清早进行的有89人,上午进行的有54人,下午进行的有32人,晚上进行的有105人。可见,晚上参与广场舞的人数较多,但这个时间段会对周围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我国广场舞流行的原因

2.2.1 广场舞适合各个年龄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标准,60岁为老年人年龄的起点。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这是广场舞较快发展的因素之一。广场舞形式多样、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并且广场舞音乐大多是积极向上的,不仅可以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还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质,令参与者心情愉悦,这些优势使其受到广泛欢迎。

2.2.2 广场舞不限场地和人员

问卷调查显示:参与广场舞2年以内的占80%,而3年以上的只占20%,这说明河源市广场舞开展时间不长,但开展的范围很广。广场舞对场地没有任何限制,只要平坦就行,室内室外皆可,如在小区里、公园中、广场上,其中一些大面积的空地成为广场舞爱好者的聚集地,这表明广场舞的适应性很强。广场舞不需要借助任何服装道具,只要有一个能放音乐的音响即可,并且无须任何额外的花费。同时,广场舞对参与者没有任何要求,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参与进来,也可以随时退出。当下,健身会馆越来越多,但这些健身会馆并不是接纳全部年龄段的人,而广场舞能做到这一点,且无须花费即可享受健身的乐趣。同时,广场舞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2.2.3 广场舞受到女性青睐,促进老年人交流交往广场舞是一种有氧运动。由于广场舞动作幅度不大,运动强度不高,既能健身又可以减肥,因此得到一大批女性的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这也使得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外在美,广场舞满足了女性对形体修饰的需求,这也是广场舞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参与广场舞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已经退休,还有一些属于独居,他们的生活圈子在不断缩小,沟通交流的对象也减少了。而广场舞的出现增加了老年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扩大了他们的生活圈,这不但消除了老年人自身的孤独感,给老年人带来一定的幸福感,也使其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2.3 广场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广场舞影响周围居民生活

现今,广场舞如此被大众所关注,原因之一是广场舞影响周围居民正常作息,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有的居民因为无法忍受广场舞噪声的干扰而产生过激行为,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另外,有的广场舞参与者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时,会强行占用其他场地,如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进而引发各种冲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3.2 广场舞缺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广场舞动作简单,随意性、适应性较强,对参与者没有要求,导致一些身体存在隐患的人也参与进来。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在没有适当热身的情况下立即跳广场舞,身体机能随即被调动起来,这可能会对其身体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对于跳广场舞时长的设置,建议应合理化、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身效果。广场舞锻炼时间过长,会导致体内参与分解的蛋白超量释放,超过心脏正常负载,损害身体健康[1]。另外,一些广场舞教练员没有专业证书,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亟须政府有关部门加以管理。

2.3.3 没有合适固定的场地

据了解,一些城市在规划过程中,并没有规划广场舞场地,导致一些广场舞随机进行,影响城市形象。随着国家对健康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相关部门也推出了一些体育锻炼标准和纲要,但是针对广场舞这种自发组织的健身活动并没有相关的规定,这就导致出现问题时无章可循。比如因场地问题发生矛盾而产生的过激行为。

3 广场舞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有效协调广场舞与周围居民的关系

在调节群众关系时,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各界积极协调,实现群众之间的良性沟通和互动。当前,广场舞对周围居民的干扰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在广场舞的配乐上,政府要对广场舞配乐的音量进行合理控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或是让广场舞参与者戴上耳机,保证周围居民的正常作息。调查发现,一些广场舞参与者也意识到广场舞给周围居民带来的影响,表示可以降低音量或戴耳机,但还是有一些广场舞参与者认为,在公共区域进行广场舞没有问题。由此可见,政府要提升管理的针对性,要从不同方面加强对广场舞的管理。比如对阵容庞大的广场舞团队要进行精简分散,以减少噪声污染[3]。

3.2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宣传体育健康知识

目前,广场舞的普及度很高,而且都是自发性的,其成员构成复杂,增加了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的难度,应该建立较为合理的广场舞管理机制,保障广场舞的有序开展,实现对广场舞参与者的有效管理。比如,广场舞参与者要树立环保意识,锻炼结束之后带走自己的垃圾。同时,也要加强体育健康知识宣传,比如广场舞锻炼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保障广场舞参与者的身体健康,提升锻炼效果[4]。

3.3 提升参与者素质,宣传广场舞价值

由于广场舞都是自发组织的,因此参与者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如有的广场舞参与者在锻炼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就需要广场舞团队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提醒或教育,提升广场舞参与者的综合素质,维护他人权益,杜绝不良行为,从而实现和谐共处[5]。

广场舞是一项集健身、娱乐、交际于一体的健身活动,河源市相关宣传部门应加大对广场舞价值的宣传,让大众感受到广场舞的魅力。比如,对河源市一些院校的健身健美专业学生进行广场舞培训,将其分配到各地开展广场舞教学,激发年轻人对广场舞的兴趣。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广场舞投入资金,建设广场舞活动场地,为广场舞锻炼者提供舒适的锻炼环境,减少广场舞占用其他公共场地现象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带头走进群众中,了解广场舞的开展现状,合理设置广场舞据点,严格控制噪声,让广场舞得以有序开展;安排巡逻队规范广场舞活动,减少广场舞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河源市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体育人员为广场舞参与者提供技术指导,组织相应比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广场舞,促进广场舞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广场舞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丰富了大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但在广场舞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以上对策,以期规范广场舞活动,使群众关系和谐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猜你喜欢

河源市参与者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近期原创作品
广场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浅谈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
粤东北山区绿色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街头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