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优化路径探究

2020-11-25黎祖庆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0年1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院校

黎祖庆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在思想、精神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并提出了“培养什么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将高职院校体育学科同思政培养体系进行有效衔接,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当前体育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对于民族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体育教学优化的意义

课程思政对于高职体育的优化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如:通过课程思政,能够让体育知识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和内化;通过将体育思政化,教师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训练学生的思想品质,这对于高职学生成才成功将具有很强的助推作用;体育课程内容具有规范性、对抗性、竞争性和文化性,它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让体育课程改革和优化能够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目标;此外,体育课程可以成为思政最好的载体,而思政也可以成为体育课程最有力的思想和精神支撑,思政与高职体育课进行交融,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明确任务,也是教育的初衷,这对体育课程在思政层面的多维优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二、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政目标模糊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很少有帮助到学生实现明确的思想政治目标,导致高职院校很多体育教师在大部分时间里过于注重运动技能和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体育课上对于学生思想品质升华方面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少之又少,又因为思政因素的缺失,使得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并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目标,学生也难以及时发现自身在体育知识和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思政模式单一

体育课上,在教育高职学生时,很多体育教师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停留在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思路上,却很难将主要精力用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上,这对于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从而严重阻碍思想政治因素和体育教学进行更好的融合。除此以外,体育课程唯一的思想政治学习是很容易让学生厌烦的,从长远来看,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热情会逐渐消失,不利于高职学生今后在体育学科上的思维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思政评价缺失

目前,在体育课程评价上,很多高职体育教师最普遍采用的评价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技能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这种相对单一、不完善的评价模式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结构与体育学习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效率。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优化策略

(一)明确思政教学目标,营造体育思政氛围

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将思政元素体现得更加清晰明了。简单概括来讲,思政育人的方向就是高职体育育人的方向,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和精神思想素质。当“明确目标”是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形”时,其“隐性目标”即变成了体育与思政两者共同的“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依靠多种方法与手段来实现课程开发的“形与神”,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在体育课中认真落实思政的基本任务。

(二)引入多元思政精神,多样化体育教学

高职体育教师不仅要依靠外部的信息技术,还要把思想政治的多样性精神融入到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思想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激励效果。在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训练,如克服阻力训练、联合训练等,让学生养成不轻易言败,不轻易害怕的坚韧品质。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和奖励接受思政教育的学生,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科思想进行有效融合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格,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勇于斗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思政教评机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体育教师可结合所授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将整个思政教评机制进行合理植入,利用阶段性测评与整体性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对高职学生的体育课程情况进行合理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更为及时地更新对学生现存问题的认知,并且可以及时根据评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动态指导与帮助,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积累大量的体育知识,其思想政治水平也会在无形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立足学生个性表现,树立体育思政标杆

客观地说,个性化表现是学生心理状况的精确反映。在许多体育竞赛中,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竞赛中,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心理特征是关系重大的,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争抢得分的机会,而一些学生则有所衡量、有所放弃,这显然不利于他们今后人生发展。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和素质上存在的不足,可以以身作则,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继而营造良好的体育思政课堂环境。

(五)强化资源管理,深化体育思政认知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对体育思政教学支撑性资源进行管理,统筹规划,加强资源管理和组织建设,调动多方教育力量,在基于课程思政基础上,从教育学、体育学、管理学等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创新。与此同时,高职体育教师可以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进行重构,为体育课程更好地与思政资源相融合夯实基础,促进体育课程思政课优秀经验的交流,加强学校各部门间的相对统一调整,确保思想政治因素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明确衔接和明确责任,并落到实处。

四、结语

总之,体育课程教学是所有高职院校必开的一门重要课程之一,具有普及性广、教育意义强、开展灵活方便等特点。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广大高职体育教师应正视“思政”的指导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德体兼备,并能更好的打造学科教育和思政教育新态势,突出体育效益。思政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德育有机结合,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体格优良、思想先进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院校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