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0-11-25乔毅运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灌篮 2020年1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乔毅 运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中职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基础锻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另一方面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和潮流,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强化学生运动的个人特色,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教学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作为体育运动的主体,中职生普遍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够明确,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仅仅是在知识理论课以外的安排的放松时间,不能详尽地了解体育运动对自身的重要性。一方面,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性别技能充分发展的时期,这就很容易造成有些运动学生很排斥,不愿意做;另一方面由于中指生还处于一个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对体育运动、养成终身喜爱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很欠缺,缺乏一定的目的性和认知。因此,这就要求中职体育老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生对终身参加体育运动意识的深浅程度,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普及和加强;更重要的是,还要了解学生是否存在逆反和排斥心理,正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逆反和抵抗心理,因此,这就要求中职体育老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切实了解学生对终身体育运动的情感态度,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终身体育运动,从而养成良好的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有助于以后的成长和进步。

二、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现阶段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更加科学、明确的制定。传统的体育教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将其作为文化课程的补充,给学生更多自主的选择机会,让他们多多休闲,放松,这样的教学模式一开始能够吸引学生,但是时间长了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导致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他们就会浑浑噩噩,不知道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更谈不到对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另一种模式是“一刀切”式地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将所有学生都放在“一把尺子”下进行衡量,这样很难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性和兴趣点,通过不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强化,使他们在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的设置中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从形式上要不断创新,讲究课堂的实用性,除了有关日常的锻炼,教会学生科学的方式和方法,还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用灵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内容,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内容的积极性。体育是一种竞技性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地开展竞技类体育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好胜心。学生的兴趣根植于他们的喜好、成长经历等,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多多与学生交流,明确他们的兴趣所在,这样才能实现课程与学生兴趣的真正的结合。另外,教师要重视评价机制的运用,不能否认,有些同学缺失不擅长体育课堂,所以即使他们有兴趣,但是很多运动力所不能及,久而久之也会消磨他们最开始的学习热情,这时候教师要充分运用鼓励的力量。例如,体育老师对一些运动能力比较差的中职学生可以说“你最近的进步很大,但有些地方可以更加优秀!”多一些动作或体育项目中存现的问题也可以用委婉的语言进行指导“你们队的每位球员技术都不错,也要更加注意成员之间的配合”。这样能够保护学生的兴趣点和好胜心,更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在以后的学习更加积极和投入。

三、拓展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有机融合课堂教育与课外锻炼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离不开日常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成长规律、学习习惯等,不断地丰富和拓展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丰富依赖于很多方面,从时间上来上,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成长的渐进性特征,对动作的难度的层次划分有着明确的要求;从空间上看,要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体育教学要将课堂教育与课下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地构建更加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新型中职体育课程。首先,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开展有关的讲座内容,从学术上给予充分的支撑,讲座内容可以涵盖课堂教学、课下训练、课余活动、体育俱乐部、社团活动、运动处方等等一系列的内容,这样的理论性成果能够给教学内容以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帮助教师梳理体育空间的展开;其次,中职学校可以立足于自己学校创设的专业,合理地创建体育课程、创新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丰富体育教学中的活动,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机地融合与重组;最后,中职体育教育内容的拓展要充分地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这一阶段,丰富的教学内容是为培养意识和精神服务的,在丰富的、各式各样形式的体育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体育项目,并且坚持练习、研究和锻炼。将体育游戏、拓展训练等内容纳入到体育教学体系中有助于使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参与到体育知识的践行中来,使他们自发地产生热爱运动、热爱体育的意识,有助于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通过引起向上的体育动作学习,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拓展除单杠、双杠以外的其他体育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操练,学生在其中就能发现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在以后的无论课堂时间还是课余空闲,都能充分利用时间,增强身体素质。

四、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互动

体育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科目,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的模式下,通常是教师提出操作要领和动作要求后,由学生进行高强度、集中的练习。这样做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清晰、明确的知晓动作的要领、准则等等,有助于学生将教师的指导和自主的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但是长久的填鸭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的学习需要,存在学生的想法和问题不能及时收到关注,进而得到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求知欲望,使他们能够做课堂的主人。在知识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专业锻炼的网站,或者视频供学生提前预习,对课堂内容有充分和预先的了解;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结合当下的时事、网络热词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进而能够和教师积极地展开互动;在动作和运动的练习阶段,教师可以以某个有代表性的动作为例,让学生来示范,并请其他的学生作“小老师”来评价他的动作,可以是完成的好的动作,引导大家记住正确的示范,进而展开练习,也可以是错误的示范动作,这样很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已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在学习内容的汇报阶段,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展示动作,进行评比,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教学中的互动环节。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地发表内心的情感、情绪和感受,也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提升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良性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取得全面的成长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谁?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有哪些?为什么?说到自己喜欢的题目就能积极地对老师的问题作出回应,老师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的体育常识和知识,用发散的思维看问题,进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五、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培训活动,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中职学校中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素质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重中之重,体育教师可以直接影响学生是否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否可以熟知并掌握体育锻炼的要领和关键,是否对正确认知体育锻炼并使其成为内在的驱动力,等等。因此,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学中不仅要定期为体育教师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并更新中职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从最初对体育教师选拔工作开始时,就应该把好关,尽可能提高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为更好、更快地投入到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结语

总之,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要想培养中职体育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也不是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此国家和教育部对此投了很多的关注和重视,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解决传统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加强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