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究

2020-11-25于晓燕国秀龙

名师在线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初高中个体阶段

于晓燕 国秀龙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引 言

初中的化学知识和高中的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差别,且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思维方式也需要进行较大的转变。因此,想要使学生继续顺利学习化学知识,教师必须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基于皮亚杰理论,研究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不同特点,探索了初高中化学教学顺利过渡的路径。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理论

(一)从初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标准来看衔接

由于初高中化学的学习思维方式的变化,以记忆性内容为主的初中化学变为要求学生具有严谨逻辑思维的高中化学。学生在上高中之后,化学成绩普遍下降。

1.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标准

化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因此,教师教学必须重视化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能够利用化学思维解决日常问题;二是通过化学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1]。

2.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标准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化学世界,以实现学生认知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二是积极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引导学生用科学、灵活的眼光看待问题;三是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四是帮助学生了解伟大化学学家的生平事迹,让他们铭记前人的伟大成果,并让其明白“伟大的发明不是容易做的,也不是做不了的,只要有耐心、信心及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就可以成功”;五是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敢于、勇于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六是最重要的一点,即高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要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2]。

初中化学知识到高中化学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化学知识由偏向记忆性过渡为偏向逻辑性。高中化学课程前后连贯性很大,某一位置没学好,学生就难以学习好后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化学教学,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理论基础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在逐渐成长阶段,由于外界的影响,个人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3]。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一时期,个人没有形成思维,还是靠触觉、视觉、听觉等方式来了解世界的。个人对于世界没有明确的概念,只能靠反复尝试来形成记忆。在这一阶段末,个人会初步具有思维,开始理解世界,能够分清时空。

前运算阶段。个人开始使用符号来记录一些事物,对世界视觉层面的认识得到进化,开始出现象征思维。在此阶段后期,个人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拒绝接受外来的影响,使个人仍处于感性认知阶段,没有出现高级思维。

具体操作阶段。个人可以认识到物体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如不管铁会做成锅还是火车,但是铁就是铁。在这一阶段,个人处于受教育阶段。个人的思维发生了一些转变,开始形成了逻辑思维,也开始听从外来的声音,已经有了物体不能凭空消失产生的概念[4]。

正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开始喜欢推理一些事物,或者说预判一些事情。个人具有想象力,有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初中生恰恰就在这个阶段。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

根据皮亚杰理论,个人的思维和IQ发展一定是从低级慢慢过渡到高级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个人的成长环境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可能会限制个人心理上的发展,或者两者相互影响。聪明的个体会规避不利的影响,找到最优解。发展高的个体会找到适应的环境,甚至会为自己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皮亚杰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概念。

一是图式。图式即认知结构,每个图式都有其意义所在。当个体从外界吸收新知识时,就会形成新的图式,并和旧图式联系整合。而个体通过认知结构来处理问题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

二是同化和顺应,即如果吸收的知识表明现有的表达仍然适用,则新的表达被同化为个体的表达并成为个体知识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同化是通过现有的认知结构获取知识;顺应意味着当外部世界不能被个体原始的认知结构吸收时,个体会调整原始的认知结构,以实现对外部新知识的同化。

三是平衡与失衡,这两者是相互转化的。当新知识被吸收同化时,个体就会出现心理上的满足;当新知识无法完成吸收同化时,个体就会出现失衡的状态。个体的发展就是从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的过程。

初中到高中的学习阶段,正是学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学生对外界的认识也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到经过严谨推理形成的认识。而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在此阶段的认知发展情况。有部分个体可能出现此阶段的超前或滞后。对此,教师就需要因材施教,从而关注每名学生的心理发展[5]。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初中和高中化学教育衔接所包含内容的分析

初中对知识要求有两个方面,即对科学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对科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其中,对科学能力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实验方面的,可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对于科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个阶段:了解、认识、理解、技能、体验和应用。可以看出,初中的知识要求主要是体验与应用。高中则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到了首要位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把知识和能力简单对应即可。

(二)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显著变化

1.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变化

在初中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是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的。由于初中知识体量不大,学生只用按照教师安排的计划进行学习。而高中知识体量大且更有深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更为透彻地理解知识,进而需要学生主动制订学习计划。

2.化学学习定性到定量

初中化学主要是定性分析。所谓定性分析就是指学生知道大概的趋势,不用算出具体数值为多少,有少许计算也相对容易。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需要大量且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必须尽快适应化学学习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过渡的思考与建议

(一)从化学学科本身性质出发降低衔接难度

1.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降低初高中知识跨度的一个方法是,通过已有的化学知识体系来推测出新的化学学习规律,将化学的新知识通过总结形成新化学结论。由此,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新的化学知识,确定新化学知识的含义,使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的结构得到改进和扩展。但学生的整体认知模型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重视化学模型

化学模型是一种以生动的方式展示事物的具体情况和核心内容的方式。大多数化学概念都是基于抽象模型形成的。化学模型强调忽略掉次要因素,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理想化,从而建立理想模型[6]。

教师讲解化学模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模型,同时要增加理解的深度和高度。学生只理解基本的化学模型是不够的。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基本模型转换复杂后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讲解基本化学模型的同时,应注意知识的变化。第二,引导学生加强模型的意识、注意思维方式。高中生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他们无法模拟特定问题。学生在学习化学模型后,仅将其当作知识点来记忆。实际上,他们不了解也做不到问题建模。

(二)对高中化学教师的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的课堂气氛、有趣的问题和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化学教育应从传统的教学知识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化为主动地参与化学课程;鼓励所有学生独立思考、练习和讨论,而不能为了教学气氛、教学节奏把课堂参与机会都给优秀学生[7]。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然后采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探索新知和保持学习激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抽象思维,以实现良好的思维转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实现从图像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结 语

对于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教师应该充满信心,认真思考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和过渡的特点,锻炼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初高中个体阶段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