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模式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11-25施芳艺

名师在线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实验课导图

施芳艺

(福建省毓英中学,福建晋江 362251)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让学生重复背诵一些理论知识,这会影响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也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师应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通过“少教多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凸显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僵化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有效革新。因此,在旧的教学理念下展开的教学就会显得僵化。通过实践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更多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课本为主,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相关问题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无法对知识进行充分学习和深度反思,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降低。

(二)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安排不够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虽然采取了一定的实验方法去引导和发散学生思维,但是很多化学实验课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践行。在化学实验课上,多是由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即便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尺度的把握也并不合理。这就使学生在实践中缺乏对知识探索的欲望,只是操作能力有所提升而已。甚至在一些化学实验课上,教师完全采用理论讲解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无法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不能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三)学生在记忆化学知识时较为困难

在学习化学元素和化学公式时,学生常常会遇到许多的困惑。这是因为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主要是对很多化学现象进行解释,并未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如果只是对一些知识内容简单概述,对公式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就无法透彻地认识和掌握所学知识,无法实现规律性学习,进而导致学习缺乏系统性[1]。

二、“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让“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化学生本课堂中“开花结果”

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是“少教多学”模式得以开展和应用的前提条件。教师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制订教学方针和计划,旨在将学生的潜能彻底激发出来。“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原则为先学后教、先做后学、多学少教。例如,在教学物质量的内容时,教师引入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渗透了化整为零的观念,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效地渗透了教学方法。教师让学生把1粒大米的重量称出来,然后推导用什么方法能称量更小的物体,在引入正题后,抛设问题:一个原子或者分子该如何称量。这种“少教,多引导,多学习”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这样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更好进行分类和总结。学生在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探索信心和学习动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回家后寻找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或探索一些化学现象。有的学生会把化肥袋子上化学符号的照片拍下来;有的学生做了一些小实验,如自制咸菜等。然后,学生将寻找到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物品或者观察到的化学现象,在化学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还加深了对理论联系实践的认识,提升了学习效果[2]。

(二)课程小立,功夫大作,实现“少教多学”模式教学

基于“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开展初中化学授课,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在化学课堂中,接受性或者传授性的内容过多,学生感悟的时间太少,无法切实彰显和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压缩接受性或者授予性的课程内容,把更多的精力或者时间用在教学生如何正确自我学习上。这就是所谓的“课程小立,功夫大作”。教师尽量精简所教授的基础知识,然后利用更多的空间与时间去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3]。

与此同时,针对一些操作比较危险的实验,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实验操作的视频。这种播放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播放,而是需要结合实际的实验情况和相应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这些实验的价值,从而在思考问题时才能更好地结合相关化学原理,不断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

(三)巧妙彰显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信息时代下,很多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不断涌现。其中,思维导图的出现有效地丰富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帮助。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给予学生更多自我探究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渗透[4]。

思维导图是反映学生能否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点,也是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一个过程。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相关的化学元素、化学公式进行分类。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去思考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难免会由于个体性因素而出现一些操作上的失误,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纠正,从而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针对化学元素的分类、化学公式的分类及同类化学实验的原则归类和整理等。这样,学生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更好地应对形式多变、复杂的问题。

结 语

综上所述,化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将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生活实践和多种辅助工具,采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促进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实验课导图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