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运动服装的文化内涵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21期
关键词:运动服装服装文化

王 宁 高 明

[山西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运动康复系),山西太原 030000]

引 言

服饰是特定文化价值观的物化表现,是在特定国家(或地区)、民族场景下生成、演化的。也就是说,在不同文化环境下,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的不同,造成了人们在穿着观念和穿着行为上的差别。服装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是指服装、饰物、穿着方式、整体装扮,包括发型、化妆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一种整体文化。服装文化传播是国家(或地区)与民族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场合,服装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运动服装是为适应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服装[1]。有史可载的“运动服”概念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期,是指专门从事体育活动而穿的服装,这些体育活动包括网球、高尔夫、自行车、游泳、滑冰、游艇和捕猎[2]。体育运动服装不仅具有实用性的一面,其作为文化展示与传播的工具,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体育服饰文化是人类在长期体育运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亚文化,作为人类共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已成为体育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在当今世界,随着体育运动日趋专业化、大众化的发展,运动服装也处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运动服装作为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的穿着传达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内涵,从更深层次来说,甚至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政策、社会发展程度、民众心理变化等方面。运动员的穿着,向全世界展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风貌。

奥运会作为全世界最高规格的运动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盛宴,还是各种文化交流、各族人民增进友谊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个国家(或地区)和民族都希望展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希望让世界读懂它、了解它,以此促进本国家(或地区)及民族文化的传播。本文以奥运会中运动员的体育服饰为分析对象,以传统地域、文化等基本要素作为划分标准,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奥运会运动服装的设计与色彩搭配等的分析,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运动员的穿着特色,以及在此种穿着特色下,其体育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由于运动场合的特殊性,本文将主要讨论服饰文化中的服装部分,对配饰及发型部分不做过多讨论。

一、关于运动服装中文化内涵的分析

服装不但代表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及当时社会风尚的不同特征,而且能够折射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变化。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别,各国的服装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服装作为一种最为直观、最先吸引人眼球的文化要素,是一种展现文化的绝佳载体。

(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体育服装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服装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大,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了中国整个服装文化的发展历史。在儒、道两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美学,即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审美观。中国人穿衣始终保持着一种东方式的矜持,严密地包裹、遮蔽肌肤。中国服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包”文化,既不能“显露”形体,又不能随便“裸露”肌肤。这使中国的服装始终保持在“宽衣”这个范畴内,衣服与人体之间保持着一个宽大的空间,这促使服装在造型和剪裁上的变化相对平稳,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因袭守旧的特点。近代以来的旗袍反映了人们审美上的进步与开放,但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朦朦胧胧、藏而不露的。同时,中国服装中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装饰手法,来表达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4]。例如,中式服装喜欢运用图案(如龙、凤等)来表示吉祥的祝愿。在服装色彩搭配上,中国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的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被称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开放,中国服装文化脱离了伦理宗教的束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类型的冲击,西化程度越来越高,服装风格越发多元,传统服装文化也受到了严峻挑战。历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领奖服,由于受到运动服装整体风格的影响,在剪裁上并不能体现中国传统服装的剪裁特色,而是遵循国际普遍性原则,而在色彩和细节展示上,则完全反映出中国传统中对黄色和红色的偏爱[5]。除2014年雅典奥运会中加入了蓝色渐变元素,象征着奥运圣火重回故乡、奥运精神永流传外,其他几届奥运会中,都采用了红、白、黄三色,并且大量运用祥云、龙、中国字这样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内涵。在比赛服的设计上,也主要在颜色的应用上加入了“中国特色”,主要采用红、白、黄三种颜色[6]。

总体来说,中国服装崇尚中庸、儒雅、优美、统一等美的感受,款式上表现出了端庄、严谨、大方和含蓄的风格。这一服装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国家(或地区),如朝鲜半岛和日本。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服装文化中,儒家思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7]。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韩两国,从日、韩运动服装的颜色选择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两个国家对儒家思想中深沉保守思想的某种传承,更能体现出在其思想意识中对儒家思想的接纳。从韩国队在近几届奥运会中的比赛服和领奖服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韩国队的服装设计更倾向于使用蓝色和白色,在少数情况下,如团体比赛为客队时,会加入一些红色。从韩国对颜色的低调选择上,可以看出其审美深受儒家严谨、儒雅思想的影响,甚至比中国更突出地保留了这一审美倾向。相较于韩国队的服装,日本队的比赛服和领奖服在颜色、风格上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更多地加入了红色元素,尤其是在2008年奥运会,为了体现中国元素,在其领奖服的设计上,摒弃了一直以来采用的蓝白配色,在裤子设计上运用了红色,彰显了其对中国元素的传承。

(二)西方体育服装文化特征

西方的服装文化是指以地中海文明为基础,欧洲中世纪以来发展形成的基督教文化圈中的服装文化。西洋服装从一开始就强调了造型结构、构成组合等形式因素,也正体现了西洋服装文化对客观形式、形体美的追求。西方服装审美文化是建立在地中海文明基础上的,跨越了亚、欧、非三个大陆板块,相继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形态,相比中国服装文化来说,其更具多样性。西方服装的最大特点就是修饰显露出人体美,毫不忌讳地表现性感。女装以大面积的露颈、露肩、露背、半胸来显露人体曲线;男装则以填充物来显示肩和胸的雄健,以紧身的长筒袜(或者连裤袜)来塑造和显露下肢的造型,赤裸裸地表现雄性特征。剪裁方面也更加复杂,合乎人的运动规律,崇尚人体美。反映到款式上,收腰、隆胸等设计是常采用的设计。西方服装也喜欢用花边和刺绣来装饰,多以写实图案为主[8]。具体到欧洲各国,联系其各自的文化传统,又会有风格各异的服装来展现其不同的民族特色。例如,从色彩方面来说,法国人更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迷恋含蓄的蓝色和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在英国,人们更喜欢神秘的黑色和蓝色[9]。

纵观历届奥运会,法国队的比赛服和领奖服的色彩都以蓝、白色为主,有时会加入其国旗中的红色做点缀。法国的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这三种颜色也是正式场合最受设计师喜爱的颜色。西班牙国旗中使用的红、黄色,也是西班牙的传统色,代表着如斗牛士般的热情和对祖国的衷心。这两种颜色也是运动会中普遍采用的颜色,奔放的红色和黄色让西班牙运动员们在运动场上显得格外亮眼。此外,作为装饰,巴洛克式的印花,也经常出现在领奖服上,彰显出了一种尊贵美和贵族气息。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运动服设计在颜色选择上特征明显,选择使用其国旗上的红、白、蓝三色。它的国旗在设计上也综合了历史文化要素。上面的十字综合了原英格兰(白底红色正十字旗)、苏格兰(蓝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爱尔兰(白底红色交叉十字旗)的旗帜标志。现国旗的白边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比赛服的设计以蓝、白色为主,深沉低调,颇有绅士之风。美国作为一个“文化大熔炉”,其服装风格变幻不定,有时喜欢以国旗作为主要元素,有时则喜欢用极具现代感的银灰色,给人以很强的时代感[10]。

从以上几国的奥运会服装设计风格和色彩搭配上,我们可以看出,国旗颜色往往是运动服颜色设计所遵循的主要依据,反映出了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但是,由于比赛服和领奖服的局限性,欧式的优良剪裁和高雅风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体育服装文化特征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历史哲学》中把非洲分为三部分:一是“非洲本土”,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称“黑非洲”;二是“欧洲的非洲”;三是“亚洲的非洲”,指尼罗河流域的非洲,特别是埃及。非洲其他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影响,而“黑非洲”由于地理环境较为闭塞,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也因历史原因,其文化具备较强的本土色彩[1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服装文化,受地理因素、文化因素和宗教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非洲特色。阳光、沙漠、草原、雨林是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密切相关的几个地理名词,在其服装中,绿色、黄色和红色的大量应用正是这几个地理要素的体现,仅次于红色、绿色、黄色的是蓝色,而非洲人对蓝色的钟爱主要源于对水的渴望。非洲人由于要与复杂、恶劣的地理环境做斗争,使他们习惯群居,团结起来劳作、斗争。这一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民族性格中具备了热情、奔放、开朗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颜色的选择。同时部落文化也使他们对图腾和纹样有着天然的崇拜。他们喜欢色彩浓郁、整齐、统一、对称的纹样,也钟爱有着某种象征意义的图腾,在其服装和器物上都有所体现。南非、加纳和喀麦隆的奥运比赛服及领奖服,在色彩上都采用饱和度很高的黄色、绿色和红色。从其鲜艳的服装设计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独有激情。此外,有趣的是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或地区)的运动员很喜欢穿着华丽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服装,长长的袍子、色彩鲜艳的图腾,向世界展示着属于那片神秘土地的独有文化,非常具有观赏性,令人耳目一新。

二、不同文化起源体育项目中的服装差别

在奥运会众多项目中,某些项目着装风格独特,除了与项目本身的特征相关外,更与这一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

起源于英国的花样滑冰,在服装特色上保留着强烈的欧式风格,在剪裁上讲究细腻、得体,一方面更有利于运动员在冰上行走跳跃,减少阻力;另一方面凸显了欧式服装对人体美的崇尚。女运动员身着卡腰裙、丝袜,显示出女性优美的曲线。在男性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上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设计师喜欢采用“V”字领显示胸肌,用合体的西裤来凸显下肢的健美;最开始的花样滑冰场地还在户外时,男选手有时会身着西装比赛,这一元素直到现在仍被经常采用,并不断做出改良。近年来,随着服装风格的日趋多样化、面料的多样化,考虑到穿着的舒适性,男选手的上身服装做了改良,加入了飘逸的灯笼袖。随着服装制作水平的提升,滑冰服的面料越来越亲肤、舒适,同时,越来越多的装饰物出现在滑冰服上,更加令人赏心悦目。一大批亚洲运动员的崛起,也对服装宽松化的改良起了推动作用。但紧身、V领、收腰这些典型的欧洲元素,一直在传承[12]。

在一些起源于中国或者起源于日、韩的比赛项目中,儒家文化中穿衣宽松的传统反映到了服装剪裁特征上,依稀仍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服装的影子。与花样滑冰运动服相比,起源于亚洲,准确来说是起源于朝鲜半岛的跆拳道运动,在其服装设计中,蕴含了深厚的儒家思想。中、韩两国历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两千多年以前,韩国就从中国输入书籍和文字,并引入思想、文化和技术。因此,韩国社会和中国社会之间不知不觉形成了共通的文化意识,这从跆拳道的起源发展历程中便可见一斑。唐朝时,少林寺有一批和尚被流放到琉球群岛,传下的武术叫唐手。“唐”翻译成韩语为“跆”,唐手就变成了后来的跆拳道,并在韩国发扬光大。在跆拳道中,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从服装上看,跆拳道服是在中国武术服装基础上加以改良。为了更加符合这项运动的特征和规则,其在领子上做出改良,在腰间加入一条束带,但总体上延续着上衣下裤的设计和宽松、舒适的剪裁,从中可以看出其明显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13]。

结 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亚地区尤其是中、日、韩三国,在其所展现的运动服装中,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方国家的运动服装更多地反映了其国家历史的传承和民族个性等要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运动服装中更多地体现了地理气候和宗教要素;因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体育服装的剪裁和设计上也体现了各自的传承与特点。此外,除了以上讨论的几个地域的服装特征外,放眼全球,还有大洋洲国家和美洲国家没有做详细论述。这两个地域的国家,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文化交融程度很高,难以将其服装文化归类或做确切的定位。通常来讲,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如巴西、牙买加喜欢选用鲜艳的红、黄、绿色作为主色;而地处纬度较高的加拿大则喜欢选用较为干净的色彩,如珊瑚红和白色。

当代体育服装主要受历史、地理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多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和民族所处的历史及文化传统。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我们在看待其他国家(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时,不应过多地掺杂价值判断的成分,更不应采用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而是要以一种尊重、包容的心态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做到和而不同、兼收并蓄,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人”。

猜你喜欢

运动服装服装文化
GB/T 41176—2021《专业运动服装 滑雪服》等国家标准发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道具服装
谁远谁近?
2017健身装备评选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从《洛奇5》的复古摩登棉衫说起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