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歌为媒,让识字教学更高效
2020-11-25江苏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许思雯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 许思雯
传统的识字课堂,常常是教师为学生示范生字笔画的顺序,然后进行领读。但是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味同嚼蜡的感觉。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不妨在识字课堂教学中引入儿歌,打造真正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
一、趣味激学,活力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倡高效学习、智慧学习,而儿歌作为特殊的教育资源,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效率。教师将儿歌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必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加油站”部分时,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数量词。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理解某个知识,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比如,教师不妨将表示数量词的儿歌与识字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产生识字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将儿歌进行当堂播放,营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然后让学生边听儿歌、边跟着唱,如“一头牛两匹马,三只小虾水里游;四根笔五本书,六件衣服挂起来;七个梨,八棵树,九面旗子十辆车;数词量词要分清,合理使用才最行”。学生学习了儿歌后,不仅能有效、正确地组合数词和量词,而且识字的兴趣大大增长。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儿歌的意义不只在于活跃氛围,更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儿歌是一种朗朗上口的教育素材,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儿歌相结合,用儿歌激活学生的记忆,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儿歌为媒,提升效率
如果教师可以将生字放在具体的儿歌里,让学生结合儿歌的内容理解生字表达的含义,识记生字的读音,这样教学更加灵活生动,也符合小学生的记忆特点。
例如,在教学《日月明》这一课时,教师不妨将儿歌引入课堂,让学生边听这首儿歌边思考,它和以往学习的儿歌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原来儿歌中的“明”字,是由“日”和“月”共同组成的。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拼音自由的诵读儿歌,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哪些新的有趣的内容。学生逐步发现,原来这首儿歌里的“尖”字是由前面的“小”和“大”构成的,而后面的“灭”字,同样是由“一”和“火”组成的。此时,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忆,教师要求学生和同桌组成一个合作小分队,重新诵读儿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儿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既轻松又愉快。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中,如果教师将生字单独拎出来教学,并不能就此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造成语义的断层,给学生的识记带来困难。但是,如果教师可以将生字放在具体的儿歌情境中,就能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创编儿歌,发挥想象
在利用儿歌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不能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根据别人创造的儿歌进行教学,而是主动出击、积极创编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的儿歌。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二:第一,每个班级的教学情况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可以创编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儿歌,必将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第二,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一同参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时,这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有“冲、姑、吐、荡、杏、寻、娘、柳、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将某个生字单独拎出来教学,但是这样教太过枯燥,而且不容易让学生记住。因此,教师不妨创编一首儿歌,同时将所有的生字融合其中。这样学生只要记住了儿歌,就能记住所有生字,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本节课的识字目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儿歌的创编活动。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想出一个画面来表示具体的生字,比如针对“冲”字,有的学生想到的画面是一只小狗正冲出来;针对“寻”字,有的学生想到的是寻找春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画面的构思。然后,教师将学生构思中比较出彩的画面进行串联,为学生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儿歌:小狗冲冲冲,姑姑吓一跳。吐吐小舌头,姑姑咧嘴笑。孩子荡秋千,娘在下边笑。杏花开得好,柳条随风摇;不知何处寻,桃花长得俏。通过创编这样一首儿歌,很好地串联起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过程中,采取传统的策略,并不是长久的可行之道。首先,由于传统的教学思路具有时代局限性,所以很难适应当前的小学教学氛围。其次,识字教学作为小学生的基础学习内容,更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儿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素材,如果教师可以将儿歌与识字相结合,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