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情绪与理性方法研究
2020-11-25吴美贤
吴美贤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大路小学,甘肃兰州 730304)
引 言
如今,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逐渐深入,相关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班级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视[1]。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班级管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从“理性”和“情绪”入手,创新班级管理策略,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
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及生理状态。小学班级管理主要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部分组成,被管理者就是小学生,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可以说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2]。因此,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教师的情绪,是教师面对学生的不同状况的管理行为以及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面对调皮的学生,教师会感到生气、烦躁等,会采取惩罚等措施;面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往往会出现高兴、欣慰的情绪,会采取表扬等措施。这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有关,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应付学生的不同状态时,能够保持理性的情绪。
第二,学生的情绪。因为年龄特点,小学生多表现出活泼好动、调皮、不听话等特征。在新时期,受到一些先进思想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校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如独生子女的自私、任性,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小学生性格天真,其思想转变较快,因此小学生的情绪成为班级管理的重点。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理性
分析管理中的理性,仍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教师的理性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3]。教师需要遵守相关制度,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教师在管理班级时,要遵守这些规范制度,必须保持理性,同时教师应在理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实现理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小学生受到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在理性方面较为欠缺。学生接受教育是希望其能通过教育得到思想、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学生会受到学校、教师的约束和管理,保证学生行为的合理性,确保学生的理性。教师在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要约束和管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
二、小学班级开展情绪和理性管理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需要两者相互结合,让理性实现对情绪的控制,也能通过情绪使其理性发生变化[4]。班级管理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情绪的利用,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的。所以要实现情绪与理性的合理转化,实现两者的统一,教师应将两者协调配合,使其共同作用于班级管理。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实现理性对情绪的控制
若班级管理完全情绪化,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较为不利。若造成情绪失控,将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教师面对一名表现较差的学生时,若在管理中完全情绪化,可能会出现放弃教育学生的错误行为,导致学生向着有害的方向发展,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学生如果完全情绪化,一味重视个性化发展,就容易上课不认真、逃课,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因此,情绪离不开理性的指导控制,班级管理需要理性的支持,理性下的情绪控制是班级管理的重点。
在班级中,有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的正确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产生愤怒的情绪是正常的,但不能被情绪支配。教师应理性控制情绪,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学生往往无法有效控制自身情绪,需要教师进行理性的引导。学生的情绪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某些时候会产生冲突,这需要教师采取一些理性的方式来开导学生。
在具体的管理中,教师需要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在此基础上再采取严格的方式,形成理性的情绪化管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对学生进行理性的指导。比如,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的一面,教师应在给予关心和理解的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错误,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情境教学等方式达到管理目的。
(二)小学班级中情绪化的理性管理
完全情绪化管理是不对的,但完全理性化的管理也是不可取的。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没有弹性的管理方式将会使人的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班规的作用是辅助班级管理,教师如果把班规作为对学生的硬性要求,就容易导致班级缺乏活力,使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容易让学生失去自己的思想。
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开展情绪化的理性管理,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调试,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和需求。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组建班委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积极展现自我。教师应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选出班干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应为班级制定目标,让所有班干部行动起来,带动全班学生,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努力。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中,教师应做好沟通,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义务。班级需要竞争,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评选班委,并鼓励学生参与竞争。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自我展现的机会。
结 语
小学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发展,本文从“情绪”和“理性”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开展小学班级管理。笔者通过对班级管理中的理性和情绪的阐述,提出在管理中将情绪与理性统一协调,让两者相互配合,满足小学阶段的管理要求,适应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